長幼次序,也就是排行,就像屬相、血型、星座一樣,是你與生俱來,又無法改變的。那麼,它是否同屬相、血型、星座一樣,影響到你的性格乃至為人父母的風格呢?想了解的話,就來看看我們的趣味解析吧!
排行究竟能不能影響到性格,很容易就能斷定。隨便找一個和你排行相同的朋友聊一聊吧,看看老大們是不是都接受過父母「你是老大,你要給弟弟妹妹當榜樣」的「哼哼」教導?老小們是不是都有過穿哥哥姐姐舊衣服的光榮事跡?「三明治」孩子們,你們通常是團隊中公認的好脾氣同志嗎?還有,專享父母之愛的獨生子們,你們是不是比較善於解決問題,但同時也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呢?
出生排行,從客觀上影響到父母對待我們態度與方法、我們與兄弟姐妹和同齡人的交往狀況,以及我們待人接物的方式。雖然不能排除的外界因素和突發事件的影響,但從一脈相承的家庭關係來看,排行從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我們的父母風格。
老大
個性關鍵詞:可靠、盡職盡責、組織性強、謹慎、控制欲強
老大是在父母的關注中長大的,因此他們有時候表現得像個「小大人兒」。老大們在每件事上都要求完美,也容易討得父輩的歡心。
父母往往在無形中就把自己的價值觀、理念以及家庭傳統授予老大,因此老大通常比較誠實、勤勉、嚴肅,有組織紀律性和責任感。父母總是希望老大是其他孩子模仿的對象,他的成功與失敗,往往被誇大並指給弟妹和其他人看。因此,老大往往以成就為導向,心裡壓力大、好強,對自己對別人都難免苛刻。
老大通常非常倔強。身為第一個孩子,他常認為自己看待事物的觀點一定是正確的,他堅信自己的價值觀、認知、意見、理念、解析等,很難接受不同的觀點。對老大而言,解決衝突通常是以爭輸贏的方式,這種堅持讓他們成為權威,但也固執地要求其他人服從們。
成為好父母的潛質:天生的次序讓老大們順利成章成為領導,而且通常成績不錯。他們基本生活在權力感和優越感當中。所以他們通常是順其自然的、比較體貼的父母。老大們有時過於苛刻,但嚴格地遵守時間、規矩和組織,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變成壞父母的隱患:老大們顯得有些喜怒無常,有時不太在意孩子的感受。他們習慣於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見辦事,不太能夠接受拒絕和挑釁。他們希望自己顯得全知全能,更相信自己而不太信賴別人。他們有時候太權威,追求完美。
中間的孩子
個性關鍵詞:有親和力、輕微反叛、社交圈廣、善於調停
較早出世的中間孩子,受年長的兄姐影響很深,而較晚出生的中間孩子,行為較像是弟妹。中間的孩子非常忠誠可靠,他們是很好的團隊夥伴。他們避免敵對,在人際關係中通常採取調解、妥協的立場。中間的孩子很少表達真實情感,而且多少有點神秘。朋友甚至配偶很難了解或親近他。面對情感時,中間的孩子也許是個很差的溝通者,他們有些害怕面對面。
成為好父母的潛質:中間的孩子通常具有好人緣,他們是喜慶氣氛的製造者,不喜歡與人針鋒相對,所以他們總是充當聖誕老人的角色。中間的孩子最喜歡平靜的生活,他們的座右銘通常是「去留隨意,寵辱不驚」,所以給孩子很輕鬆隨意的生活。另外,中間的孩子通常是很好的傾聽者,往往能看到事物的兩面,有成為最民主爸媽的潛力。
變成壞父母的隱患:他們對於設定界限和紀律感到頭疼。他們希望讓所有人都開心,所以有時顯得沒有原則。這一點雖然讓孩子在短期內幸福無比,但是也許會成為孩子過於驕縱的原因。另外,他們猶豫不決的風格,容易激起配偶的怒火,並因此而引發家庭矛盾。
老小
性格關鍵詞:熱情友好、簡單直接、控制欲強、希望引人注意、自我中心
老小喜歡享樂,生命對他們而言,是漫長而快樂的經歷。典型的老小有趣、關心別人、深情,但同時他們相對地沒有紀律性,甚至反抗權威。老小們往往想要什麼就要什麼,而且立刻就想要,並且投入決心和活力去努力。問題是,他們對於想要的常常改變主意。儘管有叛逆的性格,老小又有些依賴傾向。他們習慣了父母及兄姐照顧,期望能繼續如此。雖然老小通常有很強的自尊,對自己的能力也有信心,但不太懂得去分辨對錯,他們經常依賴權威。
成為好父母的潛質:最小的孩子成為爸爸媽媽後,往往是家裡的啦啦隊長。他們有很好的交流熱情和技巧,喜歡與孩子交流並且讓孩子開心。他們很容易同其他的父母、孩子的老師交朋友,讓人覺得親切熱情,這樣可以為孩子創造很好的人脈環境。他們性格外向,精力充沛,勇於冒險,是孩子的超級大陪玩。
變成壞父母的隱患:老小們很容易對一件事情產生厭倦,很怕需要長時間精力集中的事情。在缺乏興趣的時候,他們往往迅速放棄轉換新的項目,所以有些時候他們容易厭煩,容易被觸怒,情緒顯得不穩定。有時,他們過於以自我為中心,容易和配偶發生不愉快,不利於和諧的家庭氣氛。
獨生子
性格關鍵詞:比實際年齡更成熟、追求完美、責任心強、勤勉、有領導力
過去,獨生子常被認為是被寵壞的、自私的、對別人感受不敏感的,除了自己之外,他們不在乎任何事。但其實太冤枉了。獨生子占有獨特的出生次序,他們同時是老大和老小,因此具有這兩種出生次序的特性。大體而言,獨生子比較像老大,有時像到誇張的程度。他們知性、嚴肅、勤勉。和老大們一樣,他們在孩童時就像個「小大人」,沿用父母的價值觀、看法、傳統及期望。獨生子是父母親精力及期望的唯一焦點,所以他們常常成為完美主義、吹毛求疵的大人。婚姻中的分享和體諒,對獨生子是個問題,因為他們從小不需要和其他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玩具書、空間等。
成為好父母的潛質:獨生子通常是實幹派,他們以目標為導向,並且有很好的組織能力、盡職盡責,所以他們是值得信賴的父母,他們運用天生的熱情、敏銳和想像力,給孩子創造奇幻的童年世界。同時,他們擅長解決衝突,遇到人際問題時,他們會尋求具有邏輯的、相當理性的解決方法,這對孩子是一個很好的影響。
變成壞父母的隱患:獨生子最大的缺點是吹毛求疵、苛求完美,因此他們往往顯得不夠寬容——即使對他們自己。所以,給獨生子當孩子,可能有很多潛在的壓力。有些時候,獨生子害怕失敗,拒絕接受批評,不喜歡在孩子面前低頭,因此親子之間的矛盾可能會隨著孩子的長大而增加。
父母交叉大碰撞
出場組合——老大vs 老小
通常觀點:
雖然老大穩定、勤勉、嚴肅、傳統、對生活看法保守,老小魯莽、衝動、叛逆、喜愛享樂,但這反而是比較穩定和諧的組合。他們表面上個性相牴觸,但卻能夠互補。老小習慣了有年長的兄姐在身邊承擔責任、組織事情並照顧他們的利益,而老大也喜歡去照顧年幼弟妹,監督且負起責任。在這樣的分工和風格比較鮮明同時又互補的家庭環境中,關於育兒的矛盾不會很大,孩子也會感到壓力較小。
爸爸:張儒(排行老大,下有1個弟弟)
自我分析:我的父母從小對我要求很嚴,因為父親認為老大很關鍵,老大帶好了,其他孩子就都沒問題了。我基本是被打大的,因此我對我的女兒非常寬鬆。我覺得父母的嚴厲對孩子是一種精神上的打擊。我是個寬容的人,但這並不妨礙我也比較固執。比如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和學校的事情上,我比較堅持,因為我希望給學習創造一個好的開始。不過我對女兒的要求並不是很高,我的理論是小的時候太優秀,長大後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反而不好。
媽媽背對背:他是個挺能照顧人而且非常獨立的人。我們家的事基本都是他定的,我也就是鬧騰鬧騰,最後全是聽他的了。不過我覺得也挺好,我發現每次都是我當時想不通,事後又覺得還是他有理。哈哈。
媽媽:孫莉(排行老小,上有1個哥哥)
自我分析:我發現一個現象,所有的老小好象語速都比老大快,哈哈。這個人是典型的老小,愛說、愛折騰、想法多變得也快,情緒波動大,昨天還氣得不行,第二天就忘得一乾二淨。我的依賴性特彆強,以前聽爸爸媽媽哥哥的,現在基本都是聽他的。看到別人的孩子都報興趣班的時候,我心裡就開始發慌。結果他說「孩子就是應該玩」,我一下子就輕鬆了。我們現在都認為,女兒在班上保持在中不溜兒的位置最好,不當最好也不是最差的,這樣最好!
爸爸背對背:她是一個特別活潑愛熱鬧的人,想法特多。她總覺得我固執,其實很多事情我已經為了她做出妥協了,但是在她看來最終還都是我做主了。在孩子的問題上,我覺得她比我容易較真,所以在女兒面前,基本上是她要求多一些,我寬鬆一點。
出場組合——中間vs 老大
通常觀點:
這是比較穩定和平和的組合。中間孩子傾向於磋商和妥協,他們會做些事以求取和平安寧,同時,因為中間的孩子習慣了自信、年長、果斷的兄姐,所以不會對老大的自大而不快。在生活中,老大是帶動孩子和全家的快樂源泉,而中間的孩子則是維持和平氣氛的中堅力量。但中間孩子對那些以取悅他人尋求滿足的老大而言,也可能是麻煩的另一半。中間的孩子很少表達他們的期望和需要,所以老大通常占據主導權。
爸爸:張晨昱(排行老二,上面1個哥哥,下面2個妹妹)
自我分析:哥哥對我的影響很大,從小都是他照顧我,在我眼裡他是萬能的。反過來,我對妹妹們沒有感覺,似乎到了16歲之後才知道讓著她們。所以,我現在也是個極其沒有眼力見的人,出去玩的時候都是等著別人安排飲食住宿……不過我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人,該我乾的我肯定干。比如說,我非常喜歡周末陪著孩子在外面玩,雖然周圍都是媽媽們。我覺得我繼承了父母的很多傳統的東西,比如孝敬老人、吃虧是福、不給別人添麻煩,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保留我交給他的這些觀念,當然我不會教孩子吃虧的概念。
媽媽背對背:他只比我大1歲,但是感覺比我成熟多了。所以我們的小家基本延續了他家的傳統,男人主持這個家庭,女人照顧家人。他很愛家、顧家,從寶寶出生第一天起到現在,他每天都陪著我一起給寶寶洗澡,逗寶寶玩,後來我才知道這不是每個爸爸都能做到的。
媽媽:翟小芳(排行老大,下面1個弟弟)
自我分析:我好象是習慣了當姐姐,所以特別喜歡替別人拿主意,特別是當了媽媽之後,覺得自己更有能力了,方法也多了,就更喜歡管管弟弟了。我老公總提醒我少管一些,可是我做不到。對我的孩子也是這樣,我好象總覺得自己都是對的,老公和我媽都都應該按照我的方式來。家裡的事情,基本都是他提議,我做主,他來辦。比如說他覺得孩子應該添什麼了,於是我調查、列單子,最後他去落實。呵呵……
爸爸背對背:她很熱情,也很懂得照顧人,對我、對孩子、對她的家人都照顧得很周到。不過同時她也非常喜歡決定別人的事,這種傾向極其嚴重,而且結果常常是費力不討好……
出場組合——中間vs 獨生
通常觀點:
這樣的組合當中,話語權基本掌握在獨生子這一邊,而且獨生子往往對配偶的需求及慾望不是很敏感,所以相對而言,中間的孩子可能會受些委屈。不過這種組合的家庭很少爭吵,因為中間的孩子可以通過妥協、磋商來避免爭端,而獨生子是只要事情照他們的方式進行就會變得很溫順。所以對於這種組合家庭的孩子而言,這倒也是一件好事,反正家事誰說了算對他來說無所謂,氣氛好是關鍵的。
爸爸:李政(排行老二,上面1個哥哥,下面1個弟弟)
自我分析:小學畢業以前我一直跟著哥哥玩,哥哥當兵走了,我就成了最大的了。一般都認為大哥會發展更好些,但是我們家一直是我學習好。和很多家庭一樣,大事基本我說了算,按照重要等級依次為:買房子我說了算,裝修莉莉說了算,菜譜她媽媽說了算。不過在孩子的問題上,莉莉的發言權比較大。比如看電視的問題上,我說不能看,她說可以看一點,我說對孩子眼睛不好,她說有控制就沒事,那就看一點好了。
媽媽背對背:我真的佩服他的性格,我都氣死了,他也不生氣,我都急死了,他還跟沒事人一樣。好在我們在一起通常都是我說,他聽。特別是在孩子的問題上,他非常尊重我,甚至稍稍崇拜我。
媽媽:孫莉莉(獨生女)
自我分析:老公最最生氣的時候說的就是:「你太霸道了!」嘿嘿,我承認我霸道,我鋒芒太露,因為我就是喜歡掌握話語權和控制權。因為我從小就沒有哥哥姐姐罩著,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權衡利弊,思考和尋找出路,所以已經習慣做主了。如果說我有完美主義傾向,那麼我也是屬於外向型完美主義,就是要求別人完美——老公、孩子、媽媽、領導、下屬,然後自己逍遙自在。所以,我總是不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即使他有過獨自一人帶孩子回老家度過22天的「壯舉」!
爸爸背對背:莉莉比一般的獨生子女懂事、體貼人,又像很多獨生子女一樣喜歡,習慣於領導和影響別人。沒有我在的時候,她有著非凡的堅強表現,05年的時候我去英國一個月,岳父生病住院,孩子也不太好,她工作太忙只得辭職照顧家人。但是這些事她沒有告訴我,直到我回來才知道。當然有我在的時候,她就變得比較依賴我了。
其他組合
老大VS老大:兩個難以應付的老大在一起,可能會把時間花在爭奪誰是「老闆」上。而如果是兩個慣於討好的老大結婚,他們會花很多時間去討對方的歡心,並怨恨對方不知感激。當難應付的老大和討好的老大聯手,當然是難應付者掌控討好者了。
老大VS獨生子:這種家庭變數很大。他們的文化及家庭背景、才智及個性的差異愈大,爭執就愈多。,老大總是確信他的看法最正確,獨生子又很難想像不同的思考模式。所以,如何解決衝突、分享權力,是老大+獨生的爸爸媽媽面臨的最大難題。
中間VS中間:當兩個都不專斷、善於妥協和磋商的中間孩子必須和對方交涉時,為了避免不愉快,其溝通只限於「安全的」話題上,結果是難題從未離去,且從未讓任何一方滿意。
中間VS老小:這是種平和的組合,中間的孩子通常能和衝動、愛享樂的老小處得不錯。老小總是充當溝通者的角色,成為自己和對方的橋樑。
老小VS老小:學習溝通技巧應該是這對夫妻間最重要的一步。兩個習慣了自我為中心的人必須學習去傾聽對方,努力調整一些屬於自己的個性,讓氣氛更好。
老小VS獨生:獨生子傾向於誠實、嚴肅、穩定及負責,這些剛好是老小所沒有的。這兩種排行互補性比較高。但是,如果老小任意衝動、魯莽且不負責任的話,獨生子可能就會控制不住憤怒了。
獨生VS獨生:如果其中一個人有老大的特質,而另一人有著老小的特質,他們可以理性地解決問題。當兩個吹毛求疵、完美主義的獨生子配成對時,生活將是井井有條的,但也許雙方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