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的「十面埋伏」

2019-11-18     國際電子商情

作者簡介:「天涯書生」,擁有十多年在通訊和ICT行業從事供應鏈管理工作,先後在富士康科技集團和紫光集團下屬H3C工作,對供應鏈管理有著獨到的觀點和看法。

2019年,如果硬體行業需要評選年度十大熱門事件,肯定有一件是關於電子煙的,否則說明電子煙的炒作是十分失敗的。

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通知,將敦促電商平台、自營App等網際網路平台,及時將電子煙產品下架。

在一周後的11月8日,筆者發現,各大主流電商平台已經全面下架了電子煙。實際上,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相關通知後,電子煙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台上依然在售,「雙11」的促銷活動也並未暫停。

11月5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專賣監督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重點地區煙草專賣監管部門正在與相關執法部門聯合約談主要電商平台,督促其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下架電子煙產品,並將採取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 隨著監管趨嚴,電子煙被強制「斷網」,沒能挺過即將到來的「雙11」。5日晚間,京東屏蔽了「電子煙」及部分電子煙品牌的關鍵詞搜索,並在6日全面下架所有電子煙店鋪和產品。7日,阿里巴巴宣布即日起平台下架電子煙產品。8日,記者搜索發現,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唯品會等主流電商平台均全面下架了電子煙。

一石激起千層浪。11月13日,上海崇明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院受理的首起涉電子煙犯罪案件,並當庭宣判。據澎湃新聞報道指出,該院判決被告人姜某甲、姜某乙構成非法經營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拘役四個月,緩刑並分別處以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五千元。

到了11月15日蘋果公司將於今日(當地時間周五)從App Store應用商店中下架全部181款電子煙相關應用。

對於電子煙從業者來說:No news is good news(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懂行業的朋友都知道電子煙在中國製造和出口已經有很多年事件,而在2018年下半年突然爆火也是有其存在的土壤。

網際網路創業和資本越來越急功近利

電子煙的特點提供給資本和網際網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選擇,媒體聽誰的,資本嗎?然而就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媒體不斷錦上添花,電子煙儼然成為了創業者淘金聖地。

浮躁的創業者和創業環境

最近幾年,房地產的暴力無以為繼,製造業的環境也非常的不理想,那些流動的資本怎麼去尋找新的利潤區呢?

5G,人工智慧,物聯網,研發投入大,回收資本周期太長;手機行業已經殺得天昏地暗,進入的規模要求太高,資本要求太大,不合適;什麼行業可以滿足短平快的資本回收,滿足一夜暴富的創業者呢?

電子煙可以。鑒於產品在技術上門檻較低,加上從產品開發到製造工藝,供應鏈上下游也是現成的成熟體系,電子煙成為了流動資本的最佳選擇之一。

對於電子煙行業而言,缺乏的是知名度和炒作,如何讓更多網際網路的網民及煙民去了解這個產品,去熟悉這類產品,到最終使用這個產品,宣傳和炒作顯得無比重要。

90%的人進入這個行業都理解自己是幹個一兩年,賺點塊錢。所以在行業標準缺失的情況下,產業鏈亂想環生:供應鏈上的元器件、材料,甚至是工藝都是五花八門,定價亦沒有標準。作為用戶,你可以花300塊買一款煙,也可以只50塊買到。

由於煙是一種消費食品,是直接接觸人的嘴巴和口腔的消費品。混亂的產品標準和產出條件,結果可想而知:一些電子煙的事件輪番上演,如電池爆炸,甚至致死。

電子煙標準落地不易

為什麼這個標準無法出台和落地,應該有很多方面的考慮。

煙草是個特殊的消費品,對於人的健康的影響非常的大,歐美國家自稱是民主國家,任何政黨和利益團體觸碰這塊蛋糕都有可能背負上極大的政治代價,面臨巨大的政治風險。

我國的居民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斷提升,政府機關對於人民的健康關注也是一直在提升,如果在全球都沒有明確標準的一個敏感產業出台國標,顯然是不符合政府的形象的,而且有損我國的政治地位。

電子煙的身份在網際網路時代尤其敏感,任何的不慎重都會遭遇網絡,專家和各種的批評,而電子煙產業對於政府對於中國經濟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的巨大影響,對於整體經濟的推動是微不足道的,肯定比房地產差遠了。所以這個標準短期肯定是不會出台的,如果這個行業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到了非常大的時候,或者電子煙行業亂到無法理解,也許會有一些新的措施和標準出來。

電子煙現在遭遇的十面埋伏也是應該可以預見和推測,或許是巨大的利益蒙蔽了部分還算精明的創業者。

首先,電子煙是個煙草相關製品,這類產品從誕生就存在巨大的道德風險和輿論風險,從來就不適合大規模的宣傳和曝光。

而要推廣產品和改變消費者習慣需要廣泛的宣傳和輿論導向,這是個非常矛盾的選擇。就像老羅(羅永浩)一樣,其實他如果可以不成為焦點,也許會成功得更早更順利,現在他的創業幾乎成了很多人的關注點,這個也會影響他的創業環境和遭遇。雷軍在做小米的時候也在採訪時說了,我們創業開始小範圍搞,不要搞得所有人知道,搞個一兩年,最多三年,失敗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大家散夥,這樣壓力也不會那麼大,也不會顯得很丟臉。

另外我也順便提一下美國對於華為的封鎖的事情,在7月份,還有國內企業在私底下說到「我們做事情很低調,悶聲發大財,不像華為」,很可惜這家高科技企業第二天就被美國給納入制裁範圍。

電子煙已經發財的投資者很多,在深圳那個小片區內,他們也許真不希望被全世界都知道他們是靠加工電子煙撈取的大量財富。

然而網際網路和資本改變了這個現狀,也為電子煙因為過度的熱度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增加被政府監管和禁止的風險。

其次,電子煙產品的質量狀況層次不齊,對於消費者帶來影響的風險非常高。

在深圳,處於作坊式的電子煙一條街,在那些規模幾十人,不到一百人的工廠,大量組裝生產出經過網際網路包裝的華麗電子煙,在經過3-6個月積累,肯定會堆積很多的質量風險和質量事件,這類質量事故在中國消費者相對曝光小,成本偏低,而一旦走向了國際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面臨的風險會高很多。行業缺乏系統的質量指導標準,就導致了這個亂像的持續。

最終,電子煙的市場選擇的無奈,作為一類舊瓶裝新酒的產物,需要全新的消費群體,電子煙包裝的宣傳是替代傳統煙草和戒煙,但是在傳統煙民裡面並得不到大量的客戶,而最能接受新鮮事物和成為未來客戶的就是青少年。

炫酷,另類,小野一點,所有的廣告宣傳都指向了年輕群體,而年輕群體必然包含未成年人,在十年前,國內法制和經濟發展不是那麼完善的時候,或許政府還真的沒有如此快速的去禁止這個行業野蠻生長,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經濟發展到了相對文明的階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能以犧牲子孫後代的利益來發展,包括電子煙產業。

當然政府出台的禁令並不是要把電子煙趕盡殺絕,其實還是為了規範行業市場,只是採取的手段特殊一點,通過渠道管理,明顯會將那些小規模的沒有線下渠道的小規模玩家出局,最終會留下那些大的玩家,大的公司管理起來相對容易,而且產品質量也相對更有保障,也方便這個行業朝集中化和規模化發展,符合行業的利益。

當然禁令對於大型的代工廠家影響不大,因為本身產能就不足,而且大部分訂單是海外客戶訂單,目前代工廠會依舊火熱一陣子,到未來歐美的市場有新的波動才會有新的影響。

在7月份我曾經一度非常的看好這個行業,也廣泛的接觸了悅刻,合元還有麥克韋爾等相關朋友,身邊的供應商也有很多從事電子煙行業,看好邏輯是既然資本都看好的行業,他肯定是合理的,至少當前是合理的,通過這樣的反證式的推理去說服自己相信,有點鴕鳥心態在裡面,自欺欺人;也沒有完整的和詳細的去思考這個行業的本質,沒有耐心去仔細的去考證一些事實,就是沒有把問題想得很清楚,想得很通透(華勤通訊的某製造總監的理論,我不喜歡他為人態度,但是喜歡他這個觀點)。

人很多時候都會自欺欺人,懶於仔細分析周圍狀況,為自己安於現狀和行動提供藉口和心安理得,前段時間我回杭州,某些同事押寶給公司高層,他們總是相信公司高層有不一樣的人脈,可以解決公司發展的所有障礙和問題,並未去分析自己的技能,知識結構和公司的政策走向,也沒有去思考公司面臨的財務風險和可能採取的HR淘汰政策,鴕鳥心態會導致溫水煮青蛙,確實是個不好的的兆頭。

最後,用瑞.達利歐的《原則》裡面有這樣一條的忠告作為總結:「不要自欺欺人,做決策拍腦袋,做承諾拍胸脯,做總結拍大腿」,因此,我們做任何的思考和決定前,都要想清楚再行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Mgnf24BMH2_cNUgOe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