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今年的主題是「綠色發展,美好生活」。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我縣堅持「生態立縣、產業興縣、綠色發展」不動搖,堅決守護綠水青山,美麗東平的生態底色愈發清新養眼,文旅產業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我縣共到訪遊客24萬人。全縣納入監測的重點景區景點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比2019年同比分別增長81%和50.7%。一系列數據顯示,如今我縣生態效益加快變現,口碑效益逐步遞增,東平生態文旅的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打響。
東平湖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節點,更是東平生態建設的聚焦點和關鍵點。近年來,我縣瞄定「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這一目標,大力開展清網凈湖、餐船取締、環湖生態隔離帶建設、砂場清理、拆違清障、菹草清理、船隻整治、沿湖村居環境整治、沿湖路域環境整治等九大攻堅行動,舉全縣之力打造東平湖區域生態高地,精心描繪出一幅山水相融、水景共生的綠水青山畫卷,一湖碧水撲面而來,環湖文化旅遊業態生機勃勃。
「五一」假期前,我縣首條彩色瀝青旅遊道路——環湖東路(濱湖大道水滸影視城至老湖段)正式通車。
路上即風景!環湖東路依次串聯起水滸影視城、水滸古鎮碼頭、東平濱湖國家濕地公園等景區景點,一側是碧波蕩漾的東平湖,一側是草木葳蕤、繁花叢叢的生態防護林,人文景觀與自然美景交相輝映、渾然天成,構成一幅雋秀的山水生態畫卷。這條集生態隔離、智慧系統於一體的景觀大道極大提升了東平湖東岸景區的旅遊環境,吸引大量騎行愛好者和各地遊客旅遊觀光、打卡東平湖,成為生態東平的又一張靚麗名片。
近年來,我縣依託獨特的生態優勢,積極推行「生態+旅遊」發展路徑,加速培育發展生態旅遊產業,陸續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景區景點和線路,逐步構建起全域旅遊新格局,旅遊經濟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東平湖景區遊客人數分別比2017年、2018年、2019年增長5.18萬人、4.78萬人、3.53萬人,收入增幅分別為192.44%、142.22%、56.82%,再創歷史新高。
如今,「處處皆景點、隨地可旅遊」的全域旅遊格局初現雛形,全縣上下正努力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奏響生態文旅高速發展的「綠色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