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翠山下,醉尋虞氏堂。說起慈溪的老宅舊跡,民國時期的虞氏舊宅一定榜上有名。作為國家3A級景區,虞氏舊宅建築群中西結合,雖然建造年代相差了幾年,卻過渡的很自然,樸素實在,正符合主人一生沉穩不張揚的性格。
圖:岑舟
為開創全域旅遊發展新局面,前段時間,市文廣旅體局以3A級景區虞氏舊宅為切入點,按照全域發展、優化服務、補齊短板的思路,重點對景區內旅遊交通、公共服務、智慧旅遊等方面進行提檔升級,不斷完善景區配套設施,努力提升景區服務形象,滿足遊客多元化的旅遊需求。
巧匠琢美玉,舊居換新顏。秋高氣爽的天氣,不妨緩步虞氏舊宅,探看深沉的古韻新顏,找尋不一樣的民國記憶。
旅遊交通升級
穿梭古今更便捷
虞氏舊宅位於龍山鎮山下村,是寧波幫代表人物、中國民營航運業巨子、近代中國民營資本家虞洽卿赴上海經商發跡後在家鄉營造的中西合璧庭院。
整個建築占地13700平方米,融中國傳統建築和西方建築藝術於一體。建築坐西朝東,位於同一中軸線上,左右對稱,錯落有序,是一座蔚為壯觀的樓群,一條波光粼粼的河流從門前經過,光潔的青石板把河塘及路面砌得平整有序,一扇懸有鐵環的朱漆大門鑲嵌在高聳的大牆中間,花園天井,亭台閣榭,粉牆碧樹,雕樑畫棟。
旅遊發展,交通先行。目前,景區不僅對原有停車場場地進行了平整維護,還增加了大小車及非機動車分區,配備入口電動門與專人管理,交通標誌標牌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極大地提升了旅遊便捷度。此外,正在落實的旅遊專線將實現「運游一體化」,與旅遊交通實現交通換乘的無縫對接,滿足遊客需求,實現全時銜接。車停景區停車場,閒庭信步邁入虞氏舊宅,便有一種穿梭古今的感覺,似乎可以呼吸到時代碰撞交融的空氣。
公共服務優化
遊客更添獲得感
虞氏舊宅氣派而幽靜,由相對獨立的兩部分、共五進建築組成。前三進以中式傳統風格為主,抬梁穿斗式梁架、精雕細琢的船舶蓬軒前廊、氣勢恢宏的走馬樓以及鳳戲牡丹等傳統題材雕刻,一襲古韻。後二進為西洋風格建築,堆塑西式花卉的牆頭、雕飾垂幔紋的檐柱、色彩艷麗的馬賽克地面及簡潔典雅的室內壁爐,一派洋風。
依託原有的建築,景區對原有的旅遊廁所進行提升改造,增設殘障設施,內部衛生用品一應俱全,全力為遊客提供舒適、乾淨衛生的旅遊環境。不僅如此,景區原有的遊客中心也煥然一新,不僅布置了多媒體宣傳點、擺放宣傳資料,同時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諮詢辦公區、簡易購物區、休息區以及醫務室,在提供旅遊必要信息和諮詢服務外,完善旅遊購物醫療等特色服務。
為豐富遊客體驗,景區對所有標識標牌都進行了更新和增加,走進虞氏舊宅,它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特有的姿態,展示著那些年塵封的歷史,而外形美觀、內容完整、視覺效果良好的雙語標識系統則讓人更能讀懂它的風姿情韻,增強遊客的參與感與獲得感。
智慧旅遊先行
滿足多元化需求
在虞氏舊宅外遠望,隔著高牆,只能見到舊宅灰色的一隅,略窺民國風格的滄桑。然而進入後,內里別有洞天,錯落有致的亭台閣榭,曲徑通幽的天井花園,集中西建築的精華於一體,構造奇特,令人嘆為觀止。
你可別以為這座百年老宅只有那種沉澱意境,在它向我們講述一個個蒼老的故事的同時,智慧旅遊也賦予它新的活力。目前,景區已實現門頭電子顯示屏和免費Wi-Fi覆蓋,方便遊客一目了解景區實時人流量,同時在遊客中心小憩時,還可以隨時將虞氏舊宅的民國風情分享給朋友。
當然,在改善景區整理設施與服務的同時,作為觀覽虞氏舊宅的補充,市文廣旅體局也推出了相關旅遊線路,將單一觀光游升級為豐富多彩體驗游,開發建設遊客行前、行中和行後各類智能化旅遊服務。將山下村的伏龍山、虞氏舊宅、民國風情街、滑翔傘運動和水果採摘等景點和活動串聯成線,增加了觀賞性、互動內容,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旅遊需求。
來源:慈溪日報旅遊專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JNa0G0BMH2_cNUggg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