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適、消化不良,醫生多用這4類藥物來治,有你了解的嗎?

2019-12-11     奇妙的本草

「我最近腹脹、噁心,吃東西都吃不下,睡也睡不好,我好痛苦。」

陳女士今年35歲,是個工作狂,三餐極不準時,所以胃病一直斷斷續續,她也沒在意。但是最近幾天,她感覺腹脹噁心的感覺越來越嚴重,這才來醫院就診。醫生最終的診斷結果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如何定義功能性消化不良?其症狀有哪些?

在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率占人群的20%,也就是說有3億人飽受消化不良的困擾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消化不良,一般會表現出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人群中有人單獨出現不適症,亦有同時出現腹痛、早飽等一組症狀,並持續或反覆發作,因此每個患者表現症狀各異。

胃、十二指腸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起源。由於是慢性病變,因此患者病史較長,症狀常反覆發作,其中不乏長達幾十年的患者。上腹脹多發生於餐後,多餐後病情加重。早飽反映的症狀是進食一兩口,很快就有飽腹感,攝入食物明顯減少。早飽和上腹脹常伴有噯氣,時常不斷打嗝。而噁心、嘔吐的不適症狀屬於消化不良人群中比較少見。

比較特殊的有,消化不良的同時因產生「恐癌」心理,而伴有失眠、焦慮、抑鬱、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

如何對功能性消化不良進行改善?

功能性消化不良,由於表現在個體上的病症有所差異,因此需要對症治療。中醫和西醫對於消化性功能的改善各有所長,我們可以將中醫學與西醫西藥結合起來,遵循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來治療消化不良。

中國醫學雖無「功能性消化不良」這一病名,但對「痞滿」、「中滿」、「胃脹」、「脹滿」、「納呆」、「嘔吐」、「吐酸」等消化不良相關症狀的記載早在《內經》中就有所論述。《素問•六元正經大論》云:「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慾不下。」中華中醫藥學會專家一致通過將上腹痛綜合徵定義為中醫的「胃脘痛」,餐後飽脹不適綜合徵定義為中醫的「胃痞」。

中醫藥治療消化不良有什麼方法?

首先是中藥熱熨治療消化不良。中藥熱熨敷是將中藥加熱後裝入布袋,在人體局部或一定穴位上移動,利用溫熱之力使藥性通過體表透入經絡、血脈,從而達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等作用的一種操作方法。大家可以將食鹽、吳茱萸、麥麩等炒熱後,用布袋包裹熱熨痛處。

此外,一些中藥在改善消化不良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以下3類就較為常見

茉莉花具有理氣,開郁,辟穢,和中等功效。《本草再新》中記載:「治瘡毒,消疽瘤」;《飲食譜》中記載:「和中下氣,辟穢濁」。對於寒邪導致的消化不良, 飲用茉莉花茶有輔助治療的效果。但是由於茉莉花性味偏溫, 不適合多飲。

陳皮又名廣陳皮、橘皮、桔皮, 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本草綱目》: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 適合胃部脹滿、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狀的人食用。陳皮所含的揮髮油、橙皮甙等成分, 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 有助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但是, 陳皮偏溫燥,氣虛體燥、陰虛燥咳、吐血及內有食熱者慎用。

雞內金是家雞的砂囊內壁, 此物藥源極廣, 功效亦多, 在臨床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雞內金的炮製方法頗多, 因此產生的功效也不同。《本草經疏》雲:「肫是雞之脾, 乃消化水谷之所」, 故能「寬中健脾, 消食磨胃。」《本草綱目》記載其能治「小兒食瘧, 療大人淋漓反胃, 消酒積」, 因此雞內金適合因為飲酒不適導致的消化不良。

西醫藥治療消化不良的4個方法:

首先是抑制胃酸分泌藥治療消化不良:一般用於以上腹痛為主要症狀的患者,可選擇性地用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

此外,還可以用促胃腸動力藥治療消化不良,如: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一般適用於上腹脹、早飽、噯氣為主要症狀患者。

然後是胃底舒張藥治療消化不良:丁螺環酮、5-HT1A受體激動劑坦度螺酮。可以用於改善餐後飽脹、早飽等症狀。這類藥物具有鬆弛胃底、促胃動力的作用。

最後是抗抑鬱藥治療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抑鬱、焦慮等心理因素患者可試用。但是要注意,切忌大劑量使用,建議在專科醫師指導下服用。

日常生活中,由於各種不良生活習慣,才會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問題的出現,那麼從今天開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切忌少吃一些不幹凈和垃圾食物,養成一日三餐的良好飲食規律。這一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養」與「治療」。

參考資料:

[1]余姣, 鄭丹.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及治療策略[J]. 臨床消化病雜誌,2017

[2]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2015年,上海)[J]. 中華消化雜誌,2016

[3]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 中華中醫藥雜誌,20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G1Y9G4BMH2_cNUgNFX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