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樓影院」 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記得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聽聞吳孟達溘然長逝的消息之後,我們和周星馳的心情一樣——還無法接受。
雖然早在2019年的《流浪地球》中,由達叔飾演的韓子昂,已然是一位老邁長者,其髮絲和褶皺間瀰漫著垂暮之氣。可對於我們來說,他和星爺一樣,永遠附著著上世紀90年代的熠熠華彩,生氣蓬勃。
但事實卻是,達叔自邁入新世紀以來,便疾病纏身。在去年年底查出患有肝癌後,其身體每況愈下,前不久更傳出住進加護病房的噩耗。據醫生診斷,達叔的癌細胞已轉移至全身,回天乏術。
2月27日下午5點27分,一代黃金配角,無厘頭喜劇的共同締造者——吳孟達,最終還是在那條「我若沒死,他還拍戲」的諾言中,永遠「食言」。
然而,對於無數經歷過港片黃金年代的影迷來說,我們並非真的對吳孟達和周星馳沒能在晚年聯袂登上大銀幕而抱憾終生,此中的悲愴離殤之情在於,我們和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流金歲月,終究又遠了一程。
01
和幾乎所有黃金時代的香港巨星一樣,吳孟達同樣是個出身底層、沒接受過太多文化教育的奮鬥男兒。
1952年出生於福建的廈門,7歲以前的吳孟達都在這塊閩南之地玩耍打鬧,野蠻生長。
受「金門炮戰」爆發的影響,內地和台灣之間的衝突一觸即發。吳孟達的父母便動了前往香港討生活的念頭。稍稍在香港的小漁村扎穩腳跟後,其父母便將年幼的吳孟達和姐姐接到香港,開始了艱辛但充滿機遇的「港漂」生活。
雖然小漁村的日子逼仄難耐,數戶人家同擠在一個80平米的老房子內,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烏煙瘴氣,爭吵不休。且過了不久,吳孟達又多了兩個年幼的弟弟,一家數口人,日子過得相當緊張。
可即使如此,吳孟達還是通過給母親買菜,暗中私扣零錢的法子,不斷攢錢買電影票。對讀書提不起絲毫興趣的吳孟達,卻對電影充滿著無限熱忱。那個時候,大銀幕上對他最具誘惑力的女明星,便是20歲不到便出演過100部古裝片的「打女」蕭芳芳。
電影除了以其銀幕幻夢,寬慰著正值青蔥歲月時期的吳孟達,更重要的是,電影明星的一夜成名、光鮮亮麗,讓這位年輕人感到:成功竟然如此輕鬆。而這一從藝初期的心理動因,在吳孟達晚年的採訪中,也毫不掩飾地袒露:愛上電影當時只是貪慕虛榮,也沒有真正懂。
1973年,在瞞著父親的情況下,吳孟達偷偷到當時TVB舉辦的無線藝員培訓班報名學習,和周潤發、林嶺東、伍潤泉等人成為同班同學。
雖然周潤發後來叱吒八九十年代,位列「雙周一成」的票房扛鼎之角;林嶺東以「風雲三部曲」,和吳宇森、徐克同屬一線大導;即使知名度不大的伍潤泉,其後也成為TVB和亞視的金牌監製及導演,製作出如《富貴冤家》這般當時的熱門劇。
但看似貌不驚人的吳孟達,卻是當時整個班級最有前途的學員。作為班長,他最終以第五名的成績從培訓班畢業。關鍵在於,TVB與他還簽訂了全職合同,讓他在吃著鐵飯碗的同時,還能享有片約不斷的出名機會。相比之下,作為好哥們的周潤發卻只拿到了半職合同,吃得是兼職的飯碗。
所以,沒做幾年龍套配角,吳孟達便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大火的機會:電視劇《楚留香傳奇》。這部劇由王天林(王晶的老爸)執導,當紅小生鄭少秋任男主角,小花趙雅芝任女主角,吳孟達雖然飾演的是配角「胡鐵花」,但戲份相當吃重,加上他表演本身不俗,所以本劇甫一推出,便火爆香港。
但對吳孟達來說,他的福地同樣也是隱患卻在台灣。1982年,台灣的中視向TVB購入《楚留香傳奇》的版權,在台播放,一時間竟創下了70%的收視率奇蹟。
由此,原本只在台灣宣傳演出三個月的吳孟達,毫無顧忌地放老東家TVB的鴿子,將在台巡演時間拖長至一年。而原因則在於,吳孟達初次嘗到了一夜爆紅的甜頭。
按照他後來的描述,當時他受歡迎的程度絕不亞於巔峰時期的周杰倫。是否真正如此,我們如今難以比較。但他那時每日進帳數千,在台一年,賺了超過10萬美金的數目卻是無誤。
可古往今來,宴賓客容易,樓塌了也不難。眼見著自己擁有強大的吸金能力,抽煙、酗酒、賭博,甚至沉溺女色,所有你能想到的浪子墮落情節,吳孟達在出名伊始盡皆經歷過。
尤其是賭博一項,不但令吳孟達傾家蕩產,關鍵還欠下黑幫高利貸多達30萬港幣。而在他對老東家TVB不理不睬一年之後,更是被後者打入「冷宮」,從此只能接些跑龍套的活計。
那個時候,吳孟達才真正體會到何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被債主連番催債,逼得自己差點自殺;找周潤發這些老友借錢,竟然被直接拒絕,為此吳孟達和周潤發之間有著長達近十年的嫌隙。
可實際上,除吳孟達這個當局者外,所有關心他的旁觀者們都知道,此時處於低谷的吳孟達只有靠自己應付難關站起來,才能擺脫師弟杜琪峰口中的那個「扶不上牆的爛泥」的惡名。
02
1983年之後,到1989年之前的7年間,是吳孟達最難熬的日子。
在靠著跑龍套當配角的散活零工下,吳孟達和TVB達成協議,他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二由公司扣除直接還債,剩下的三分之一用以維持生活。
而吳孟達也正是在這番人生困頓下,終於漸漸明白,演戲並非那麼簡單。青蔥時期,那個認為可以憑藉明星夢輕鬆賺錢的吳孟達死了,而開始每天下夜班後,捧著斯坦尼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鄭君里的《角色的誕生》的吳孟達涅槃重生了。
他琢磨起如何在配角的有限戲份中,展現情緒無限可能的技法。最有代表性的便是1984年的劇集《新紮師兄》。
在這部梁朝偉主演的電視劇里,吳孟達飾演的是一位警校教官,其中有段吳孟達訓斥梁朝偉的橋段。原本,吳孟達只需按照台詞惡狠狠的教訓即可,但他卻在私下吃透了這個人物背後的情緒:刀子嘴,豆腐心。
罵的時候在言辭上狠厲無情,卻在眼神中暖意頓生。吳孟達終於領悟到,並非只有主角才能閃爍人物弧光,配角同樣具備耀眼時刻。
1989年,是吳孟達償清所有債務的年份,同樣也是他人生第二次綻放榮光的佳歲。周星馳,這個同樣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的龍套演員,憑藉1988年《霹靂先鋒》拿到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後,終於跋涉到人生的關鍵節點:古裝武俠劇《蓋世豪俠》。
這個看似沒有大成本、大牌演員的電視劇,卻是達叔和星仔的首次合作。
這兩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喜劇潛力股,默契地認為不能再按照整個80年代的老套武俠劇模式來拍攝,而是打破「次元牆」,讓當下香港的流行詞彙和古裝人物相結合。這便是無厘頭風格的濫觴之處。
為此,兩人每晚假扮情侶,到天星碼頭附近,偷聽一眾情侶的悄悄話,將其改編到劇本中。那時候的香港人哪見過這種有趣的玩法,所以自從《蓋世豪俠》播出後,一度成為爆款,無數的香港市民每天都準點蹲在電視機前,守候著最新一集的播出。
其實這種破次元的玩法,至今還在沿襲,這段時間火爆的《贅婿》便深受這一餘續的影響。
一年後,這對喜劇搭子便被大佬吳思遠看重,讓兩人沿著周潤發的《賭神》潮流,出演同題材的《賭聖》。沒想到該片竟然最終拿到4132萬港元的票房,一舉登頂香港票房排行榜首位。而星仔和達叔這對組合,叱吒整個香港九十年代影壇的輝煌歷史,也以此發軔。
後面這段歷史,對於大多數熟悉星爺達叔影片的影迷來說,自然不必贅述,然而有一個問題卻不可不究,那便是為什麼吳孟達才是周星馳身邊最獨特的黃金配角?為什麼不是苑瓊丹?羅家英?黃一山等人呢?
這一點其實從吳孟達和周星馳兩人的私下相處經歷中就不難領悟。很多人都知道,周星馳雖然對於影迷們來說是一位喜劇天才,然而對於同行們來說,卻是個難以合作的麻煩。
和眾多配角們交惡,在現場連連爆出粗口,被諸如馮小剛等同道大佬們埋怨吐槽,都不難看出周星馳在人際關係中,常常陷入泥淖,難以動彈。
而這中間的轉圜點,便是吳孟達。
每當周星馳因為迫切想要達到自己的喜劇效果,而對工作人員發怒時,吳孟達總能在爭執雙方間起到「滅火器」的作用。因為只有吳孟達知道,周星馳對事不對人,只不過他的構思可能已經走了20步,而「接招」的對手還在原地踏步,他不可能不急。
所以,每當周星馳惹怒眾人,將一些夥伴氣跑之後,基本都由深諳人情世故的吳孟達打電話,將其一一挽回,方能繼續拍片。
不僅如此,更進一步來說,吳孟達也是周星馳喜劇風格得以具有說服力的基石。沒有了吳孟達的周星馳電影,或許同樣精彩,卻總會少了港味中的「猥瑣頑劣」,以及一股子底層滄桑的老油條氣息。
從最早期的《賭聖》中的三叔,到《逃學威龍》里的臥底曹達華,再到《破壞之王》里的魔鬼筋肉人達叔,無不是有著「鹹濕」趣味的猥瑣中年男人,按照現在的話來說,便是油膩。
而與此相對,周星馳在其中出演的角色,往往是自輕自賤,常常為現實碾壓的小人物。這種現實感從何而來?不僅有賴於周星馳的表演,更得益於吳孟達看似不經意間的粗鄙印象。
掀起花哨的襯衫體恤,露出肥碩的肚子和肚臍;歪嘴叼著一根抖動的煙;嘚瑟地翹起腳趾,將人字拖吧嗒吧嗒扇出響聲;當然,還少不了搖頭晃腦、賊眉鼠眼地上下打量對方的身價和著裝,活生生一副老市井無業游民的歪樣。
也只有在吳孟達的這一系列形象中,周星馳所飾演的「阿星」們,才能夠對現實的苦難失落精準描摹,對人性中最無力的疲軟感輕鬆抖落。
這種基於悲劇內核的喜劇形式,少了吳孟達這個「混濁腌臢」的佐料,開不了席。
然而,吳孟達的表演,又並非全然以符號化的形象展現,
在90年代後半期及新世紀初的四部影片中,吳孟達實際上在周星馳的影片中已然冶煉出更為靈動的性格轉變。
《食神》中眼神陰鷙、面容緊繃的「大快樂」老闆;《行運一條龍》里目光慈祥,一副對歲月柔情似水的蛋撻店老闆;《喜劇之王》中光頭刁鑽,亦正亦邪的管盒飯的場務;當然,還有《少林足球》里足可與主角阿星堪比的教練明鋒,一個被歲月磋磨險些丟失理想,最終於暮年打撈起壯志的昔日足球健將。
這些角色和90年代前半期在周星馳電影中出演的角色有著很大的區別,吳孟達已經能夠自覺開拓演技上的疆域,將其輻射到更為廣袤的人性處女地。
吳孟達的這一重要作用,在他所缺席的《功夫》中,便可見一斑。這部被譽為周氏無厘頭喜劇巔峰的巨作,很多的笑點和無厘頭橋段,並非由周星馳本人演繹,而是交託給元華元秋、陳國坤,甚至是田啟文、林子聰的手中。
而周星馳飾演的阿星,更多是為了推動影片的內蘊情感,塑造小人物的困境。
原因在於,少了吳孟達這位看似只是配角的輔助,周星馳在表演層面的「託兒」,或曰支撐點,便蕩然無存。由此而強行推進的小人物悲喜劇,便很容易坍塌失信。
這也是為什麼《長江七號》中,周星馳已經不再於表演上走喜劇路線,以及從此片之後,他永遠地退居幕後。這其中,吳孟達的缺席,乃是很少有人提及的玄機。
而如今,這位在周星馳電影中無形承擔基石作用的達叔,在和周星馳終歸無法合作的「遺憾」中猝爾隕落。
因為他的三段婚姻,因為他早年間的爛賭經歷,讓吳孟達和以成龍為代表的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人一樣,不可能撇去道德上的瑕疵,以「完人」的姿態,最後為電影界蓋棺定論。
但是,我們作為其長達十幾甚或二十幾年的影迷來說,他只是一個曾經在電視機螢屏上,錄像帶中,以及DVD光碟里,給予我們無數樂趣,以及承載樂趣的泛金記憶里的「可愛大叔」,我們深切地懷戀著他,以及他背後的那個逝去的時代。
1、 人生起起落落,都被這部電影說透
2、 開年最好的女性群像劇,是這部升級版《三十而已》
3、 這樣討好女觀眾?大可不必!
4、 2021,還好有這些大片值得期待!
點贊、在看、分享,一鍵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