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的人生,就是不斷地重複同樣的事情
也許你也曾經試過這樣——
在別人請求你幫忙,但你並不想接受時,你會用假裝看不到消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拒絕;
當自己不喜歡的人向你請教,你也會拖延回復,用「不回應」式的冷暴力表達自己的攻擊慾望;
當你答應了他人的任務請求,但卻感到不公平和煩燥時,會潦草行事,以此表達自己的不滿。
換了很多公司和不同的工作,但相同的是這種討好。
不難發現,這樣的人其實在無意識地重演童年的痛苦經歷:
小時候討好父母,長大後討好領導、同事、朋友……
弗洛伊德把這種過程稱作強迫性重複。
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會以自我損害的方式,重複童年時養成的負面行為模式:
遭受家暴的孩子長大後,和施虐者結婚,或者自己變成施虐者;
童年缺愛,長大後,越是渴望愛,越是容易愛上疏離、冷漠的人;
被家長管控得太嚴的孩子長大後,容易被別人操控。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要人為地重演自己的痛苦,延長自己的苦難?我們為什麼不從這樣的模式中逃脫,去創造更好的生活?
這是因為,我們在有意無意中陷入了性格陷阱。
你掉入了哪種性格陷阱?
性格陷阱是一種開始於童年階段、會影響一生的行為模式。
它源自童年時家人或朋友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比如被拋棄、批評、過度保護、虐待、排擠或剝奪。
在成長過程中,這些性格陷阱會內化成我們的一部分,影響我們思考、感受、行動、交際的方式。
哪怕已經離開原生家庭很久,我們仍舊會飛蛾撲火一般不斷製造出讓我們感到不公平、被忽略、貶低或者被控制的生活狀況。
比如說:
陷入反芻陷阱的人,常常會不自覺地在腦海中回想自己經歷的消極經歷,一次又一次地讓自己沉浸在這些經歷所帶來的痛苦感受中;
陷入 社交恐懼陷阱的人,會想辦法讓自己儘可能迴避社交活動或團體活動。不得不參加時,會非常焦慮,甚至因為緊張而臉紅、發抖;
陷入脆弱陷阱的人,遇到問題時容易陷入一種災難化的思維模式,第一反應常常是「要是做不好怎麼辦」;
陷入討好陷阱的人,會總是把別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而常常委屈了自己,甚至搞不清自己想要什麼。
性格陷阱損害我們的自我意識、健康、與他人的關係、工作、幸福、情緒……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但是,性格陷阱雖然令人痛苦,但它也帶給我們一種可預期感和確信感,讓人覺得寬慰和熟悉,在某種意義上,它會讓我們覺得自在。
因此走出性格陷阱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容易,這要求你走出自己熟悉的行為模式,但是,只有這樣才能逃脫可能困擾你一輩子的泥淖。
而幫助你明確自己的性格陷阱類型是什麼,它是如何操縱你的,以及如何跳出陷阱對你的桎梏,正是我們研發【性格陷阱測試】的初衷。
該測試以圖式理論為基礎,結合 人格心理學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及國人的成長環境與文化背景,幫你找到你的性格陷阱,並療愈你的過去創傷。
這個測評將幫助你了解以下問題:
看見你的性格陷阱
- 你有什麼性格陷阱?
- 你的性格陷阱操縱著你的哪些行為?
- 你的性格陷阱是怎麼形成的?
跳出你的性格陷阱
- 如何從根源上療愈你的創傷?
- 如何擺脫性格陷阱的影響?
發展出更成熟、完整的性格
- 與人交往,能和人建立真正的情感聯結;
- 親密關係,學會愛人與被愛;
- 面對自我,能夠肯定自我、滿足自我。
願你能跳出性格陷阱,發展出成熟、自在的性格。
測測你掉入了哪種性格陷阱?
- 報告內容 -
本測評以圖式理論為基礎,結合人格心理學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及國人的成長環境與文化背景研發而成。
報告分為三大部分:
1、你的性格陷阱是什麼
2、性格陷阱對你的影響
3、性格陷阱的成因及療愈
- 用戶評價 -
測測你掉入了哪種性格陷阱?
點擊圖片,馬上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