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7日訊(記者 李慧穎)故宮,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作為24位明清皇帝的住所,這裡不僅承載了宮廷儀典的隆重威嚴,也有「含飴弄孫」「其樂融融」的生活之趣。12月26日,由金沙遺址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主辦的《金玉琅琅——清代宮廷儀典與生活》展覽將在金沙開幕。展覽以故宮博物院藏的123套(158件)清代皇家御用金、玉器珍品,講述清代宮廷中皇家祭祀、萬壽、大婚以及過年的儀式和習俗,讓市民「走進故宮」,一睹最真實的清代宮廷生活。
據悉,本次展覽也是金沙遺址博物館繼《永恆之城——古羅馬的輝煌》《古埃及:法老與神的世界》《龐貝:瞬間與永恆——龐貝出土文物特展》和《瑪雅的世界: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古代瑪雅藝術品特展》之後,以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故宮為主題的年度大展,在歲末年初之際,以精緻奢華的展品,照見中國人樸素生動的人生願望。
乾隆款「金甌永固」杯
大飽眼福 金玉滿堂的視覺盛宴
金,璀璨而珍貴,自古便成為財富和身份的象徵;玉,溫潤而美好,歷來被視作祥瑞和品德的代表。在中國,金、玉器的使用歷史源遠流長,到了清代,各式金、玉器造型多樣、紋飾繁複、選材精良、雕工精巧,鑄金治玉技術空前發展,達到中國古代金、玉器發展新的高峰。
據介紹,金沙遺址出土金器300餘件,玉器2700餘件,居同時期遺址出土金、玉器數量的前列,彰顯了三千多年前古蜀金沙文化的輝煌燦爛。此前,金沙曾分別舉辦過玉器和金器的專題展覽,把金沙的金、玉器置於中華文明的廣闊範圍,講述地域和時代間的文化交流和傳承。本次展覽則從故宮博物院180餘萬件(套)藏品中,精選了清朝宮廷儀典中使用的金、玉器123套(158件),其中不乏「金甌永固」杯等在《國家寶藏》中出現過的「明星文物」,旨在以金玉為饌,邀請觀眾走進展廳,再度感受金、玉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乾隆御題「五福五代堂記」碧玉如意
風格獨特 「網紅」皇帝高調來蓉
故宮展,當然少不了永遠的「C位」——乾隆皇帝。這位皇帝人稱「畫卷彈幕狂魔」,他酷愛名家翰墨丹青,欣賞之後常常蓋上鑑藏璽印或是題字作詩。例如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原文短短二十八個字之間,乾隆皇帝書寫了上萬字的讀後感,還蓋上數枚大印,一時在網絡廣為流傳。
除了喜歡在古代書畫上題字,乾隆皇帝還十分熱衷於收藏古玉,來自良渚文化的玉璧、古蜀文化的玉璋等早期的玉禮器都被收入宮中,供其品評鑑賞。不僅如此,他還會將題詩、銘款鐫刻在古玉上,使這些「古董」玉器從祭祀禮器變成了一件件個性鮮明的裝飾品。本次展覽中展出的良渚文化玉璧、玉琮、周代玉圭等多件古玉,都可以看到乾隆的「創意點評」。這次乾隆御題「彈幕」具體是什麼內容?12月26號到金沙去揭曉吧!
乾隆御題玉璧
節日典儀 最「貴」的儀式與最樸素的願望
這群大清朝最尊貴的人們,曾在紫禁城中哭過、笑過、成長過,那麼他們被「奢侈品」包圍下的生活是怎麼樣的?皇帝坐擁天下,什麼樣的生日禮物會得到他的歡心?他們過年會發壓歲錢、貼春聯嗎?帝後大婚,會不會也要送嫁妝、收彩禮呢?這些問題的答案,統統可以在此次展覽中找到。祭祀、萬壽、大婚、賀歲,宮中每一個重要儀典,都傾注了眾多人力物力和財力,舉辦時間甚至綿延數月,可謂「儀式感」滿滿。據介紹,此次展覽分「敬天法祖」「萬壽盛典」「龍鳳呈祥」和「辭舊迎新」四部分,使用大量場景復原、多媒體設備和投影,讓觀眾仿佛置身於這些節日慶典的當時當地,感受奢華而繁複的宮廷生活。
縱然是大清朝最尊貴的人們,面對人生中最為重要的時刻,拂去繁縟的禮節與厚重的規制,留下的依然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透過此次展覽,觀眾可以看到這些承載了沉甸甸祝願的展品,例如繡著「龍鳳呈祥」的荷包,嵌著「大吉」的掛屏,白玉歲歲平安圖瓶……各種寓意吉祥的物件兒,歷經千百年的歲月流轉,將這份對未來的期盼深深植根於每一個人的心底,讓人們對傳統、對歷史也能更增添一分理解和敬意。(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