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年九個最棒的泡泡:太陽「打嗝」、月亮「瘤子」……

2020-01-05     中國數字科技館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24日發表文章稱,如果科學家發現某個圓乎乎的物體,又無法解釋其性質,就會籠統地稱之為「blob」,其含義類似「瘤子」、「疙瘩」或者「泡泡」。

文章稱,科學家口中的「泡泡」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有的跟細胞一樣小,有的跟星系一樣大;有些生活在水下,有些存在於深空,或者深埋於地殼以下。在科學家看來,每一種泡泡都相當迷人,有些泡泡甚至特別迷人。年關將近,請與我們一起回顧本年度最迷人的9種泡泡。

蠑螈泡泡

一個有趣的事情是,所有生命都從泡泡開始。你是這樣,你媽媽是這樣,可愛的蠑螈寶寶也是這樣。你個人的「泡泡經歷」可能僅僅被一張模糊的B超片子記錄了下來,而某些兩棲動物的卵因為是透明的,所以任何人只要藉助顯微鏡都能清楚看到它們發育的最初階段。2019年2月,攝影師揚·范艾肯分享了一段難以置信的延時攝影作品,展現了一隻兩棲動物(高山歐螈)如何從單個細胞演變成一隻活生生、會呼吸的蠑螈蝌蚪。

水母泡泡

水母可能是自然界最著名的泡泡。這麼說是有道理的:全世界分布著2000多種水母,幾乎在地球任何海岸附近都很容易發現這種沒有固定形狀的生物。

今年7月,英格蘭兩名潛水員遇到一隻巨大的桶水母,其學名是褐色根口水母。這一罕見物種可以長到成年人的體形那麼大。幸運的是,潛水員拍到了遭遇水母的全過程。

烏賊凝膠泡

上述那隻褐色根口水母並非潛水員們今年偶遇的唯一人類大小的水生泡泡。有科研人員在挪威附近海域調查沉船時,發現一個凝膠狀囊。囊體有潛水員那麼大,是透明的,包裹著一種奇怪的黃色物質。潛水員用手電筒檢查後發現,這種物質似乎是一團烏賊墨汁,墨汁周圍夾雜著數十萬枚烏賊卵。

科研小組認定,這個卵囊屬於一種長著十個觸手的頭足類動物,名叫科氏滑柔魚。這種烏賊似的動物每次能在巨大的卵囊里產下大約20萬枚卵。

海雞子

12月初,數千條十英寸(約合25厘米)長、外形酷似男性生殖器的「小魚」被衝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海灘上。

其實,這種圓筒狀生物根本不是魚,而是一種北美海洋蠕蟲,俗稱海腸或海雞子。這種「軟體泡泡」為何大量散落在海灘上?一場暴風雨可能捲走了它們棲息的沙穴,導致這些蟲子無家可歸。

地幔瘤子

在地下深處,大約是你腳下與地心的中點位置,鑲嵌著兩塊熾熱的壓縮岩層,其中每一塊的面積都堪比一個大洲。這種神秘的岩體在學術上被稱為「大型橫波低速帶」,因為地震波穿越此類岩體時總會減速,但多數科學家只是簡單稱它們為地球的「瘤子」。

今年3月,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官網分享了一段精彩的3D動畫,以史上最清晰的方式展示了地球瘤子的樣貌。這些瘤子起始於地表以下數千英里處,即岩狀地幔下層與熔融狀地核上層交界的地方。其中一個瘤子潛藏於太平洋深處,另一個位於非洲和部分大西洋海域地下。兩者厚度都達到珠穆朗瑪峰高度的100倍,面積堪比地表的大洲。儘管規模龐大,但科學家並不清楚這些瘤子究竟是什麼,不知道它們為何存在。它們會影響火山活動嗎?也許。由於其位置太深,科學家難以直接觀測,所以這些瘤子暫時還很神秘。

月亮瘤子

為了不被鄰居徹底比下去,月球今年也亮出一個神秘的地下「瘤子」。

今年4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發現,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下方深處暗藏著一塊質量極大的金屬「異常區」。重力分析顯示,這個「金屬瘤子」存在於月球表面下方數百英里處,重達2.18×1018千克,面積是夏威夷群島最大島嶼比格艾蘭島的5倍。這塊異常區似乎把南極-艾特肯盆地往月心方向拽了半英里(約合0.8公里)以上,或許改變了月球重力場。

太陽打嗝

太陽日冕層如同呼吸一般,不斷將熾熱的太陽風吹向太空。但有時候,太陽不僅會「呼吸」,還會「打嗝」。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雜誌·空間物理卷》2月刊發布論文稱,每隔一兩個鐘頭,裹挾在太陽風裡的等離子就會急劇升溫,密度明顯提高,如火球般急速脫離太陽。太陽的這些「飽嗝」被正式稱為「周期性密度結構」,但天文學家會戲稱為「太陽泡泡」。

中子星謎團

1987年,離銀河系最近的伴星系裡的一顆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炸,留下五顏六色的宇宙塵埃雲。塵埃雲的背後應該是一顆中子星,但32年過去了,天文學家始終沒有找到這顆中子星。如今,在今年11月發表的一篇論文里,有科學家認為自己找到了失蹤的中子星,相信其隱藏在塵埃雲核心一塊異常耀眼的輻射「團霧」當中。

銀河泡泡

在所謂「泡泡」、「瘤子」或者「團霧」的世界裡,有兩個泡泡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費米泡。

費米泡是指從銀河系中心的兩極分別向外膨脹的兩個高能氣團,每個氣團向外延伸2.5萬光年,約等於從地球到銀河系中心的距離。這兩個費米泡很可能與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巨大爆炸有關。今年9月,有天文學家在英國《自然》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首次探測到費米泡,發現有大量高能氣體在氣團中移動,很可能使氣團越變越大。

銀河系最大的泡泡會繼續膨脹嗎?2020年,我們將持續關注。

圖片說明 某些種類的水母體形大小相當於成年人(美國趣味科學網站)


本文來自:參考消息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122dm8BMH2_cNUgZr2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