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的蛻變!全球500強企業進駐,高明這個村越來越富了

2019-08-04     高明發布

高明有一條著名的「紅色村莊」

也是高明區首批鄉村振興示範村

還入選了2019年佛山市鄉村振興

示範村(居)建設名單

隨著村級工業園的升級改造

村民錢袋子變鼓了,鄉村面貌展新顏

這個村莊,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年代

書寫了高明乃至周邊地區

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天明仔帶你走進

高明區更合鎮的小洞村

小洞村的村名來歷

據了解,小洞,由麥邊村、盤石村、軍屯村、塘角村、新村、悅塘村六條自然村組成的行政村,地處高明區更合鎮東部,總面積20.6平方公里,下轄六條自然村,常駐人口800多人。

原來這個地方之所以被稱為「小洞」,是因為小洞的地形地貌相當特別。它的四周環山,中間地勢低,是一片開闊田地,於是前人起名「小峒」,意為細小的田地。後來名稱傳成了「小洞」,並一直沿用至今。

正因為小洞村的特殊地形地貌,造就了它在革命年代的特殊地位。仔細翻閱地圖便知,小洞村的位置剛好是高明、鶴山、新興、開平、雲浮5個地區通衢的地,周邊又有連綿起伏的山地,道路曲折難走,開展地下革命活動的條件相當優越。

因此在上世紀30年代,與各地的革命根據地聯繫頻繁的小洞村,自然而然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在高明開展革命工作的先鋒陣地。

小洞村流淌著「紅色血液」

小洞村流淌著「紅色血液」,革命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紅色資源豐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湧現出大批革命志士,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付出寶貴的生命,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文選樓

始建於清末年間的文選樓是高明地區近代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現已為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文選樓舊照與新貌

文選樓記載了流逝的紅色歲月。1931年,合水小洞一批有志青年在文選樓創辦和平學校,組織「激鳴社」,開展反帝反封建宣傳活動。1938年11月,中共黨員李沖帶領廣東省第四戰區戰時工作隊第130隊進駐小洞,發動百餘青年在此組織「抗先小洞分隊」,培養抗日骨幹。

1939年3月,中共高明縣第一次黨員代表會議在此召開,選舉產生中共高明縣委員會。抗日戰爭期間,中共高明縣委曾多次在此舉辦黨員訓練班、學習班,對黨員進行形勢教育和革命氣節教育。

梁氏宗祠

與文選樓坐落方向大致相反,在小洞村下轄的軍屯村裡,也有一個在革命年代留下重要印記的建築,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村民稱梁家祠,如今被修葺一新,正門牆上的彩畫栩栩如生,門樑上的雕刻在復原過後也是光彩奪目。而在當年,從小洞村梁家祠,走出了當時高明第一支農民武裝——高明人民抗日游擊第三大隊

革命烈士紀念碑

由於文選樓和梁家祠都位於村中,因此走入小洞村最先吸引人目光的,必定是靠近外圍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以及革命烈士紀念堂。

紀念碑位於如今小洞村委會前的一段村道旁,碑旁種有兩顆高大的松樹,相當引人注目。據村民介紹,這個紀念碑在1971年建成,由當時的高鶴縣合水公社小洞大隊修建。

「紀念碑是為了紀念陳定和陳妹兩位烈士而建的」,熟悉紀念碑建設情況的一名村民說到,陳定、陳妹兩位烈士都是在革命年代為人民拋頭顱,曬熱血,獻出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

目前,小洞村委通過編寫《小洞風雲》一書、串聯幾大文物點等工作,整合村中紅色資源,大力打造紅色旅遊路線。

如何用活用好紅色資源是小洞村下階段的工作。小洞村委會書記陳敬培表示,計劃把黨建元素、革命歷史文化和鄉村文化等內容融合起來,打造成為具有濃厚本土鄉村韻味的紅色革命線路,通過學校春秋遊、企業拓展訓練、黨員教育輪訓等形式,將小洞打造成紅色旅遊、紅色遊學和公司拓展訓練的基地,讓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和外來參觀遊客重走革命足跡,著力提升紅色小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小洞村引進多家知名企業

小洞村從2012年開始打造村級工業園,目前7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已有20多家企業進駐,如雄塑集團、百川化工、永航陶瓷等知名企業,還有全球500強企業最大的物流產業安博物流成功進駐小洞工業園。

目前,小洞村級工業園直接帶動100多位村民就業,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從原來的3000元提高到了現在的8000元,並且為村民購買了社保,村民得到更好的保障。

除了陶瓷相關企業,世界五百強企業安博物流也將落戶小洞村級工業園,目前已完成規劃選址,預計下半年即將動工建設。

猜你想看

1.50斤番石榴免費送!還有玫瑰味的火龍果…高明200畝水果上線

2.健康中國工程原生態示範基地落戶高明!將種植「植物界大熊貓」

3.「五險一金」將變「四險一金」?社保又有大變化了!

4.晚上睡覺,手機到底能不能放在床頭?

編輯|高明發布微信編輯部

資料 | 946直通車、883民生熱線、高明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ko4cmwBvvf6VcSZe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