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華
默克爾是一位令人敬畏的歐洲領導人,在擔任德國總理15年之後,她仍保持著強勢。毫無疑問,她擁有令人敬畏的智慧,擁有化學博士學位,在從政之前曾是一名研究科學家。
另一方面,默克爾似乎難以置信地容易上當受騙,會被別人無端操縱。上周,默克爾在德國議會發表演講,談到了她在閱讀媒體報道時的「痛苦」。媒體報道稱,俄羅斯國家黑客涉嫌侵入她的電子郵件帳戶,並涉嫌對德國聯邦議院發動網絡攻擊。
默克爾說,儘管她努力「爭取與莫斯科建立良好關係」,但她認為俄羅斯違背了對她的信任,她對此感到惱火。
這位德國領導人補充道,「儘管如此,我將繼續努力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因為我相信有很好的理由進行這種外交努力」。
默克爾指的是幾天前發表在德國《明鏡》周刊上的一篇文章,文章援引匿名的情報來源,重申了俄羅斯黑客攻擊的舊說法。克里姆林宮否認了最新的指控,就像過去一樣。
《明鏡周刊》的匿名消息來源,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的證據來證實他們對俄羅斯的指控,一如既往地依靠聳人聽聞的推測。因此,當默克爾聲稱看到了俄羅斯入侵的「確鑿證據」時,她應該引起懷疑。如果有「確鑿證據」,那就把它交給公眾進行獨立評估,以便俄羅斯有機會做出詳細的回應。近年來,西方國家聲稱俄羅斯干涉他國內政——從選舉干預到網絡攻擊——的事例數不勝數,卻從未有任何證據。這是因為這樣做的目的,是用無法回答的指控抹黑俄羅斯,缺乏任何可能受到質疑或證明不成立的細節。
此外,為什麼默克爾和其他思想開放的人,應該對重新出現的「俄羅斯黑客」的說法持懷疑態度,這與時機和政治背景有關。
本月早些時候,默克爾政府的執政聯盟社會民主黨,重新發起了一場有關從德國領土上清除美國核武器的公開辯論。
德國一直反對在本國安裝核彈頭。據估計,在布切爾的空軍基地大約有20枚美國B-61空中發射炸彈。作為所謂北約共享協議的一部分,美國人將核彈儲存在其他歐洲國家,包括比利時、義大利和荷蘭。
德國社會民主黨議會領袖羅爾夫•穆特策尼奇再次呼籲美國從德國撤出核彈頭。早在2010年,德國議會就投票支持這種「脫離接觸」的做法,但到目前為止,華盛頓一直無視這種做法。
毫無疑問,在德國人推動擺脫美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況下,華盛頓的規劃者們感到震驚。他們認為,歐洲和北約是向俄羅斯投射實力的關鍵,而俄羅斯反過來對美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至關重要。
更讓美國擔憂的是,如果德國拒絕美國的核武器,其他歐洲國家可能也會效仿。德國之聲援引德國聯邦國防軍前中將、前北約政策制定者布勞斯 的話,稱德國計劃撤回美國核彈:「這將動搖北約的核共享協議和責任共享——甚至可能導致它徹底解體。」
因此,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華盛頓和北約似乎一致反對德國驅逐美國核武器的任何企圖。
5月11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為《法蘭克福彙報》撰寫了一篇評論文章,他在文中呼籲德國保留美國的核彈,因為他說,這對遏制「俄羅斯的侵略」是必要的。
5月14日,美國駐柏林大使理察•格倫內爾為《世界報》撰寫了一篇評論文章,抨擊德國破壞了美國領導的聯盟。「現在是德國履行對盟國的承諾,並繼續投資北約參與核活動的時候了。」
在這種背景下,《明鏡周刊》在5月8日發表了一篇陳腐的報道,稱克里姆林宮涉嫌竊聽德國議會和默克爾的電子郵件。2013年,泄密者斯諾 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和中央情報局才是真正被證明的罪魁禍首。
這一栽贓的無恥行為,目的是破壞德國從華盛頓獲得政治獨立的計劃。不言而喻的目的,是重新點燃公眾對所謂的俄羅斯魔鬼的恐懼。
為了讓歐洲接受美國在其領土上強行使用核武器的的事實,這個可怕的故事絕對是至關重要的。這種武器——在冷戰結束30年後——是對俄羅斯安全的魯莽挑釁,也是對歐洲的一種應受譴責的威脅,可能會對俄羅斯發動核戰爭。美國人的詭計既可鄙又可笑。然而,默克爾在這場冷戰的字謎遊戲中卻被玩弄股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