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闆賺的錢比我多,乾的活比我少?

今天是2019年11月29號,和大家聊聊職場的話題。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很複雜:為了理想為了抱負為了人類更好的未來。

也可以很簡單:因為我們需要賺錢啊!

不管你是為了啥,一旦真的進入職場之後,你就會發現,工作並沒有預想的那麼高大上,也沒有完全的公平合理。

比如,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既然都是工作,大家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看起來都差不多,為啥有的人賺得比我多?

最重要的是,為啥那些當老闆的,明明每天處理的事情比我們要少多了,看起來也比我們清閒多了,但卻可以拿這麼多錢?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你需要明白兩個前提:

第一,你在企業、機構創造的價值,肯定不會等於你拿到手的回報。

只要你所在的企業或機構還處在正常運轉的軌道上,那就意味著你本身在工作崗位創造的價值肯定是大於你的工資的。

如果出現因為你資歷還不夠深、職級相對較低等多方面原因,使得你在崗位上創造的大部分價值被企業拿走的情況,也不用太過於驚訝。

當你對這種「不公」感到憤懣不平的時候,不妨試著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在崗位創造的價值不大於你實際拿到的工資,那公司拿什麼賺錢呢?

如果公司賺不到錢,怎樣養活公司和公司的其他員工呢?

第二,老闆們之所以能比你拿更多,是因為他們要比你承受更多的風險。

既然辦公司的目的就是盈利,誰也不會為了做慈善來開公司的,那就意味著,整個公司裡面總要有人為公司的盈利負責。

在你看來,老闆不一定有多厲害,相反,絕大多數老闆在很多細分領域上都遠遠不如自己的員工專業,那為啥他可以當老闆賺大錢?

而且,很多老闆每天也確實沒啥事,開開會簽簽字拍拍板就行了,有的老闆甚至絕大多數時間都不會坐在辦公室,到處學習、交際反而是他每天的主要工作。

但實際上,老闆本來就不用面面俱到,只需要做好自己最應把關的決策部分就行了。因為他下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在對公司的盈利負責,都是在把公司經營的風險扛在自己身上。

所以,老闆之所以看上去很清閒但賺得要比你多,是因為你拿到手的工資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薪資體系和考核制度下獲得的「無風險回報」。

而老闆賺的錢,是他承受了整個公司的成本、運營、市場風險所得來的回報。

這種回報並不是旱澇保收的,你只看到老闆賺大錢的時候,卻沒想過老闆也會有虧損的時候,絕大多數老闆,也都是從零開始才打拚到現在這個階段的。

正所謂,風險和收益成正比,你選擇了安穩,將可能承擔的風險轉嫁給了老闆,老闆承受了比你大得多的風險,當然要比你拿得多呀。

如果你也想像老闆一樣,爭取在未來賺到更多的錢,那不妨嘗試去做更多「工作之外」的工作。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過:「一個管理者整天加班還嫌時間不夠用,並非什麼值得誇耀的事,反而是極大的浪費。」

這意思就是,如果你只沉浸在事務性的工作中,那就永遠都成為不了管理者。而真正的管理者最稀缺的資源不是人力,也不是預算,而是時間。

所以,不管日常工作多忙,也總要給自己留出反省總結和提升的時間,讓自己開始具備「閒」下來的能力和底氣。

總之,掙錢這件事,真的不一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正確的選擇或決策,會比埋頭努力工作產生的效益要多得多!

這一點,你明白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iSVu24BMH2_cNUgTUb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