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程夢
買完NINE PERCENT專輯後,才發現沒有合唱。
今天,距離解散還剩十天的男團NINE PERCENT發布了新專輯《限定的記憶》。比起其出道時的鑼鼓喧天,推出首張音樂專輯《TO THE NINES》時粉絲的驚喜連連,這一次,僅有一條#nine percent專輯沒有合唱#的熱搜了事,而下午這條熱搜就已經匆匆退場。
粉絲們波瀾不驚的態度下,一方面是NINE PERCENT男團的熱度下滑,一方面也是粉絲對於這種限時偶像團體「割韭菜」的運營模式的看清。出道574天,合體56天,除了巡演,參加公開活動並表演的只有三次,這是想在最後的時間裡再收割一波?
不出所料,這條熱搜里的評論中響起不少對於NINE PERCENT後期運營公司——愛豆世紀的罵聲。
和愛豆世紀一樣備受粉絲吐槽甚至更嚴重的,還有哇唧唧哇。「公司不作為」「只為賺快錢,不做長遠規劃」「組合不糊,公司不營業」...運營著火箭少女101、R1SE、X玖少年團等偶像團體的哇唧唧哇幾乎日夜在粉絲的槍林彈雨中度過。可以說粉絲對於這些偶像團體的愛有多深,對於公司的恨就有多深。
而國內此類偶像團體大多逃不過「糊」的命運,哇唧唧哇等運營公司在其中究竟要擔任多少責任?
2歲的哇唧唧哇,團偶市場站C位
說起哇唧唧哇,就不得不先提起公司的CEO龍丹妮。她曾經是製作出《超級女生》《快樂女聲》《快樂男聲》等初代選秀節目的天娛傳媒長達9年時間的總裁,一度被冠以「選秀教母」的稱號。
直到2017年,龍丹妮從天娛傳媒離職,帶著當時天娛的副總裁馬昊和旗下偶像團體X玖少年團一起,成立了現在的哇唧唧哇,定位為「核心用戶是12到22歲的年輕人,主打偶像產品的公司」。
許是骨子裡的基因,如同天娛傳媒背靠湖南衛視,再通過選秀節目大量挖掘並簽收快男快女的模式一樣,新成立的哇唧唧哇率先做的事情就是給自己找一個平台靠山。
根據資料顯示,哇唧唧哇目前共完成兩輪融資。第一次是2017年7月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君聯資本、華興資本和正心谷創新資本。第二次2018年3月的天使輪,投資方是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這一輪的戰略投資,實現了哇唧唧哇與騰訊平台的深度捆綁,重心也更加偏向了網際網路偶像產品中。
當然在此之前,哇唧唧哇也拿出了耀眼的成績。在龍丹妮的帶領下,公司成立第一年就推出了偶像養成類音樂綜藝節目《明日之子》,成為當年的爆款節目。根據骨朵數據顯示,作為騰訊平台獨播節目,《明日之子》仍然占據2017年網綜節目播放量的第二名。同時也成功將偶像歌手毛不易推向大眾。
節目之後,復刻天娛的道路,哇唧唧哇也將賽程中成績不錯的選手簽到旗下。而龍丹妮挖掘新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像之前其通過快男快女挖掘出的李宇春、張傑、譚維維等,都可以看到其眼光的獨到。所以,即使此時哇唧唧哇成立不久,但節目帶來的巨大流量驅動下,公司的潛力無限。
與此同時,抱住騰訊這棵大樹的哇唧唧哇更是財大氣粗,資源豐富。不僅是《明日之子》系列節目的製作公司,更是成為騰訊視頻推出的一眾選秀節目的運營方。
至今,哇唧唧哇手握《創造101》出道火箭少女101,《創造營2019》出道的R1SE兩大流量團體,旗下還有囊括《燃燒吧少年》出道的X玖少年團,以及《明日之子》中的毛不易、廖俊濤等等。即使成立僅兩年,在國內偶像市場上已經占據一定地位,甚至有人將其與樂華、華誼、壹心等並稱為國內頭部的偶像經紀公司放在一起。
擅於播種,卻不擅於培植
借鑑天娛模式哇唧唧哇快速崛起,但之後也遇到了與天娛相同的後期運營不當的問題。
像X玖少年團,是龍丹妮還未出走天娛之前一手打造的偶像男團。龍丹妮應該是對這個團體寄予厚望,曾放下豪言:「玖=龍生九子、X=未知與無限可能。」或許也是因此在離開時才會帶上這個組合。
然而作為龍丹妮創立哇唧唧哇前帶上的原有資產,也是哇唧唧哇旗下的第一個偶像團體。對於這個偶像團體的運營,也沒能讓粉絲看到公司的用心。
X玖少年團9人的團體自2016年出道後,有過《超星星學園》、《哦!我的皇帝陛下》兩部粉絲向的網劇(製作就不說了,粉絲好奇可以自己去看),一檔《X玖少年頻道》團綜以及兩張專輯和幾首單曲。活動少的可憐,曾有成員在訪談中聊到這個過程自己每天就是做飯、運動、看書,然後做飯,判若尋常人。
三年間,X玖少年團幾乎耗光出道時的人氣,儼然成為了「小透明」。不得法哇唧唧哇在未宣布X玖少年團解散的情況下,讓團隊中趙磊、夏之光、彭楚粵、焉栩嘉四人參加了今天騰訊的選秀節目《創造營2019》。試圖以再次通過節目熱度為成員「鍍金」。
當然X玖少年團在公司成立之前,或許有哇唧唧哇接手時該團體熱度已經下滑的原因。但其對於火箭少女101、R1SE的運營同樣也沒能讓粉絲滿意。
如在火箭少女101的運營上,隊員形象造型在網上頻頻被吐槽,社交媒體上的宣傳文案時常常有錯別字等初級問題發生還是小事。火箭少女101的兩次演唱會上的失誤,才是逼得粉絲堅持每日一問「哇唧唧哇今天倒閉了嗎?」的原因。
第一次,讓一眾粉絲翹首以盼的2018年12月火箭少女101原定首場飛行演唱會,卻由於運營方哇唧唧哇未備案導致臨時改為見面會,現場不合理險釀成踩踏;第二次今年3月的第二次演唱會,門票超售卻不積極作為,僅粗暴的給出砍票方案(被砍票粉絲將無法獲得任何諸如機酒等補償),讓一眾粉絲寒心。
R1SE也是如此,成團已經兩個月,作品僅發了一張音樂EP《就要擲地有聲的炸裂》。似乎更熱衷於代言和商演。但熱度肉眼可見的滑落。似乎真如網友所言——出道之時,就是巔峰之刻。至今非粉絲者,甚至都沒有人記得從《創造營2019》出道的男團叫R1SE,成員都有誰?
而粉絲就十分糟心了,出錢出力卻看著自家哥哥被耽誤只能幹著急,還要為公司助力、資源等分配不均的騷操作隨時做好「開戰」的準備。以及在旗下藝人被黑時,幾乎總是缺席的哇唧唧哇公關團隊。
粉絲的不滿就情有可原了,一直被「割韭菜」,卻還是買不來自家哥哥的長久發展。
國內團偶經濟走不通?
事實上,不是只有哇唧唧哇一家公司運營團偶的情況如此。觀察整個國內市場,對於團偶的運營似乎都不是太注重長遠發展。
掀起這一輪團偶風最早的偶像團體NINEPERCENT,從成團的那一天就確定了解散的日子。對於他們而言,一起出道只不過是一個由頭。所以在這個過程,團隊的新專輯沒有,團綜也沒有,合體也只是一場場賺「快錢」的巡演和代言。而為了積累人氣,更多的是個人的活動以及作品的出現,哪裡還會有團粉可言。
當團隊成員的唯粉越來越多的為了自己哥哥的人氣資源battle不斷,大眾眼裡團早就名存實亡。
或許是國內市場環境決定了如此。
一方面,不同於日韓團偶出道於同一公司,自出道起就是一個整體,甚至在團體發展初期基本不接成員的個人資源以維護團體的完整運營。通過選秀出道的這幾個偶像團體則更像是「拼盤」,成員來自四五家不同的公司,團體的運營方更加注重短期的收割,隊員的經紀公司會注意過程中自家的收益,涉及不同方的利益,很難不出現分歧。
另一方面,國內市場對於團偶似乎也沒有十分清楚的認知,團體偶像市場更多像是獨立藝人的孵化基地,如中國第一女團SNH48似乎只是為了送一個個成員出道。而即使像TFBOYS這種在國內已經十分成功的團偶,在隊員積累到一定人氣後,個人發展也越來越排在團體運營之前。如今的三小隻似乎更多都是專注於各自的發展,合體出現都已經變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團體偶像市場的不健康發展,自然也沒能使粉絲養出成熟的認知。很多團體隊員的唯粉們因為團隊中資源、宣傳甚至台前的小互動等,輕易就能在網上對罵起來,從沒考慮過他們是一個團體,會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問題。
不成熟的國內粉絲文化下,如今團偶選秀節目也逐漸遇冷,國內偶像團體的接下來的路將走的更加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