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沙坪壩區可以簡稱「沙區」,為何大渡口區卻不叫「大區」?

2019-10-08     偉游四方

中國每個省份以及很多城市都有簡稱,如重慶簡稱「渝」,四川簡稱「川」或「蜀」,廣州簡稱「穗」等等。

有的地名由於比較長,非官方的一些場合也經常使用簡稱,如重慶市的沙坪壩區(沙區)。由於「沙坪壩區」是四個字,名字相對較長,經常聽到被叫做成了「沙區」,就連官網上就標有「沙區」的字樣,提到沙區,當地人也都明白,知道指的是沙坪壩區。

沙坪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據史料記載,沙坪壩一帶是300多萬年前嘉陵江古河床沉積形成的沙壩,得名沙坪壩。在清代康熙年間,設沙坪場於現中渡口,大部轄區原屬巴縣。抗日戰爭期間,不少的學校、工廠遷到此地,人口劇增,成為了有名的文化四壩之一和重慶主要的工業了。

1937年起陸續被劃為城區,時為沙磁區……1955年此地正式定名為沙坪壩區。不管是沙磁還是沙坪壩,都離不開「沙」字,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簡稱「沙區」。

重慶主城還有兩個名字是四字的區,即大渡口區和九龍坡區,為何它們不簡稱「大區」和「九區」呢?「大」字是形容,而「九」字是數詞,和「區」字組合起來容易引起歧義。「大區」給人感覺這個區很大,其實並不然;「九區」就更不行了,容易和主城九區搞混淆。而且這種簡稱聽起來遠不如「沙區」優美,所以很少聽到有人這樣簡稱。

沙坪壩區人口密集,在396平方公里的轄區內,常住人口約120萬人。這裡有重慶大學城,這裡是重慶現代工業強區。

沙坪壩還是文化旅遊勝地,全區有A級以上景區7個,抗戰遺址80餘處,有紅岩遺址 「紅渣白」、千年古鎮磁器口、歌樂山森林公園等等旅遊資源。

(圖源網絡,文中數據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UxMqW0BMH2_cNUgKa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