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成了孫子的教育基金,老人援助兒女怎麼成了義務

2019-08-15   幼芽媽媽

退休金成了孫子的教育基金,老人援助兒女怎麼成了義務!

上個月,老李夫婦像往常一樣領到了自己的退休金,但是並沒有像之前那樣選擇購買理財產品,而是取出來放在家中不是為了以防不時之需,而是為了給即將開學的孫子存學費。根據了解,現在,很多老人都如同老李夫婦這樣,儘管自己的兒女已經成家立業,但是對於孩子的問題上還是能最大力幫,不管是財力還是人力上,就怕自己老了做得不夠,這就是中國式的傳統父母。

可是由原來的援助情況,漸漸的有老人反映。原本是怕兒女負擔壓力重所以才選擇支援的,到了後來就發展成為了理所應當的事情。這讓很多老人感到了困惑,到老了該不該幫襯自己成家立業的兒女?如何幫襯?成為了老人的「難點」。

*退休金如今成為了孫子的教育基金

已經退休的老李夫婦是那個時代少有的知識分子,但是當初答應自己孫子的教育經費這件事情來說,現在讓老人覺得有些後悔。當初答應自己的兒媳婦給孫子教育經費,也是因為當初老夫婦缺少了對孫子的陪伴,希望通過以此來補償自己的孫子。原來,老夫婦也想到了自己百年之後,財產也是給自己的兒女,倒不如現在就給兒女減輕一點負擔,所以就答應了。

但是讓老夫婦沒有想到的是,再給孫子教育經費這件事情上依然成了兩口的負擔。隨著孫子一天天的長大,教育經費也有原來的一千多元,變成了現在的四五千元,而且還不包括孫子的各種興趣班。這讓原本輕鬆舒適的退休生活變成了一種負擔,原本存的養老錢現在也全部成了孫子的教育經費,而且每年所需要的錢孩子逐漸增加。

*如何看待現在普遍存在的這種現象?

1. 花了錢還怕兒女不領情

很多老人選擇退休之後,並沒有選擇舒適的養老生活。而是選擇了給自己發兒女帶孩子,現在給兒女帶孩子不僅成為了一種義務,而且作為老人還要往裡面搭錢,要承擔其衣食住行,還要負責下一代的學費和生活費,對於已經年過半百的老人來說成為一筆不小的負擔。

2. 老人承擔的要適度

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情況,很多老人都是在面對兒媳的嫌棄,還是要付出。很多老人為了自己的下一代都會選擇忍氣吞聲。但是作為老人的兒女,一定要選擇適度,法律上沒有要求老人必須要為自己的隔輩承擔太多,逐漸形成了「變相啃老」。最為老人也不要一味的體恤自己的兒女就選擇承擔太多,從而影響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現實生活中子女無法承擔教育成本而出現的依靠父輩的現象隨處可見,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扶助、共渡難關本是我們提倡的美德,但有部分成年子女過度向父母索取嚴重影響了父輩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