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李世民的傳奇一生

2020-01-09     閒讀神話

在唐朝的時候,我國國力空前強盛,唐代開國皇帝李淵曾經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建立唐朝,隨後,秦王李世民憑藉自己的實力和手段登上王位,史稱唐太宗,今天那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李世民的傳奇一生。


縱觀李世民之一生,貫穿了一個勇字,從少年時解雁門關之圍起,李世民面對困境,永遠是積極地尋求破局之法,不肯有所等待或蟄伏,以絕大的智慧和勇氣從九死一生的困境中脫身。大哥李建成咄咄相逼,父親李淵不肯改立次子,擺在還是秦王的李世民面前的,無疑是個死局,只要李建成登位九五,就是李世民身遭戮沒的日子。李世民面對低谷,選擇了不惜代價的一搏,在玄武門前埋伏。成功登上王位,開啟貞觀之治。

人生是需要從低谷之中突圍的,有時候改變現狀,缺的就是一點勇氣。當然,不是說我們要在低谷的時候如莽夫般蠻幹,而是剖析環境,找出破局的點,然後果斷地借著這個點,走出如今的低谷。而李世民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抓準時機果斷出手,成功為百姓謀取更好的天下。

然而僅憑勇氣是不夠的,不懂得善後也不能取得平穩的天下,各朝統治者都重視"人心所向",李世民深知這個道理,雖然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做了周密計劃和部署,但是其中最無法確定的一環就是他的父親唐高祖李淵。作為整個大唐帝國的最高領袖,他的態度將直接決定李世民發動這次政變的最終走向。為了獲得道義的支持,李世民在玄武門之後馬上安排尉遲恭率領軍士直撲李淵所在的皇宮,謊稱李建成和李元吉作亂,自己是被李世民派來保護他的,這樣的目的一是防止李淵暴起發難,二是防止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搶先控制李淵。在玄武門事變發生之時,李世民堅決貫徹了自己穩控局勢的計劃,首先控制住最重要的李淵,使自己的父親失去與外界的聯繫,切斷他和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派勢力之間的溝通可能,並且精心安排人選對父親李淵進行控制和監視,而且也可以看出李世民甚至做了迫不得已之下弒父自立的打算。幸好李淵站在唐王朝穩定的大局出發,選擇了默認既成事實的態度。這不僅為李世民後一步的善後提供了保障。而且也為唐王朝能夠繼續穩定下去提供了堅實基礎。


江山的繼承往往需要諸多方面的考慮,在由誰繼承江山這一方面,李世民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自己看好的太子李承干參與了謀反,讓他想到自己的皇位就是這樣從自己的大哥手裡取來的,為了避免歷史再次重演,只能廢掉太子李承干,隨後再次放棄掉為了應付太子而發展起來的李泰,選擇了年齡只有12歲的李治,因為他足夠小,長大了也沒什麼問題,不會將自己的歷史重新演一遍。由此,玄武門之變對李世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李世民作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其手段、實力無疑在當時都是最突出的,唐朝的統治在他的帶領下也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均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日本等周邊屬國在其政治體制與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大輸出朝代。社會風氣兼容並蓄。而李世民也被少數民族稱呼為"天可汗",足以見李世民在各個領域中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足以稱之為當時的明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IA0iG8BMH2_cNUgch4M.html












唐太宗李豫

2020-02-01







愛哭鬼李世民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