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臉紅,其實是危險信號!不能忽視,轉給喝酒的朋友!

2019-07-25     珠海市場監管

中國的飯桌上總是會有酒的存在,酒桌上也存在不少不良風氣。有一句酒禮儀是這樣的:「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不少人在酒桌上都深受其害,明知道不能多喝,但迫於無奈還得繼續喝,難以脫身。

一喝酒就上臉,其實很常見的。但有一類人,他們喝一點酒就會臉紅,很多人以為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其實,一旦出現臉紅的情況,就是身體在向你發出預警了。

喝酒為什麼會臉紅?

酒精進入人體後,會被一些酶代謝為乙醛,進一步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而有近半數中國人天生缺乏這類酶,所以體內的乙醛就不能被順利代謝,堆積在體內。接著,乙醛會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和血液,引起頭暈、噁心等反應。同時,它還會讓人體的毛細血管擴張,顯得面紅耳赤

正常情況下,只要體內的酶正常運轉,乙醛會很快會被代謝排出。但如果喝的量太大,來不及代謝,就會在體內堆積下來。所以很多人喝酒過量,就會出現臉紅的症狀。

而對於那些喝了一點就臉紅的人,則是體內負責代謝的酶不足,運轉不正常,導致乙醛沒法快速被轉化,所以稍一接觸酒就會臉紅。

這類人在喝酒後,體內積累的過多的乙醛不僅會讓他們更加難受,還會增加高血壓和癌症的風險。

又有人說了,缺少這種酶,可以經常練習喝酒養成啊!一點點喝,總有一天養出來。錯!這是不可能的,不要再抱有這種觀念禍害自己和他人。酶的缺失,是基因上的問題,無可改變。所以這類人群一定要注意飲酒量,能不喝酒就不要喝酒。

當然,這並不是說喝酒不臉紅,就可以放心喝。酒精是一級致癌物,過量飲酒,無論是否會臉紅,都會帶來很大的健康風險。

除了喝酒容易臉紅的人之外,還有5類人,也不適合飲酒。

孕婦、哺乳期女性

孕婦喝酒可能導致胎兒酒精綜合徵,胎兒酒精綜合徵的症狀可能包括身體缺陷、智力或認知障礙。所以懷孕期間,要儘量避免飲酒。母親喝得越多,胎兒風險越大。

同時,哺乳期女性也要避免飲酒。酒精可以通過血液傳輸進入到乳汁,媽媽若在哺乳期飲酒,酒精可以在30-90分鐘內傳輸到乳汁中。如果寶寶在此時喝奶,酒精則會刺激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輕則會導致寶寶興奮睡眠混亂,重則導致酒精中毒。

服用以下藥物的人

醫生給開出某些藥物後,通常會叮囑服藥期間不要飲酒。很多人不聽,但其實如果不注意,真的會有生命危險。

這裡的某些藥物主要是頭孢類和甲硝唑,無論是口服或者打針

這些藥物會和酒精互相作用,如果服藥後飲酒,15 分鐘到 1 個小時左右,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看不清東西、臉紅、胸悶、頭疼、心悸、噁心、嘔吐,甚至喪命。如果年紀較大,本身就有高血壓、心臟病的,那就更危險了。

這類藥物很多,一般人也記不住,所以你只需要記住「頭孢」「硝唑」兩個詞就行。當然,最好的情況是,服用任何藥物都不要飲酒。

肝臟不好的人

肝不好不能喝酒,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個常識。

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都靠肝臟來代謝。長期大量飲酒者,肝臟勞累過度,損傷嚴重。長此以往,對肝臟功能的正常發揮是極其不利的。

嚴重情況下,肝細胞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傷,發生纖維化。如果肝纖維化持續發展,最終肝臟失去彈性,就轉變成了肝硬化,無法逆轉,更不可能治癒。如果還不注意戒酒,還可能發展為肝癌

所以親朋好友聚餐,不要靠喝酒來衡量感情,為彼此的健康著想,比一時氣氛更重要。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也是不宜喝酒的,因為治療糖尿病患者時,經常要口服降糖藥。口服降糖藥可降低機體對酒精的耐受程度,因此這類患者飲酒後極易出現酩酊大醉的現象。

同時酒精可阻礙肝臟對糖原的作用,又可引起嚴重低血糖。嚴重低血糖現象不容易與醉酒區別開來,常被人們誤認為醉酒之後沒有及時處理的原因,但是這樣很可能因低血糖而導致死亡。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

酒精會刺激血管,使得血管的通透性改變,進而導致血壓升高,易發生血管破裂,引發死亡,所以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不宜喝酒。

當然,以上幾種人只是不宜飲酒的典型。事實上,無論是身體有疾病的人,還是健康的人,都要儘量少喝酒。

此外,小水滴還要提醒大家,喝酒的時候不可幾種酒混在一起飲用,喝空腹酒和冷酒都是容易喝醉的,喝完酒後,可用蜂蜜水或者牛奶來幫助解酒。

今天的飲酒健康知識就是這些了,你記住了嗎?如果有用,記得轉發分享點贊哦~

來源:水滴籌健康

編輯: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後台,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E8uemwBvvf6VcSZ-2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