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人啊,計較來計較去,真是沒什麼意思,算計到最後,得了一時的便宜,卻失了別人對你的好感和信任,得不償失。
尤其在婚戀中,兩個人相愛,願意託付終身,這是一生的承諾,卻有一人暗戳戳地去算計個人的得失,你覺得感情還會好嗎?
因為對方不是傻瓜,一次算計得手,還能次次算計成功嗎?
婚姻,講究的是兩個人的相互理解與付出,不是一個人的坐享其成。因為婚姻,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我想問的是,你的臉到底有多大,才能如此厚顏無恥地利用對方的感情,占盡便宜。
婚姻,很現實,需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年輕人剛進入社會,掙錢不多、壓力山大。結一次婚,家庭扒一層皮。誰的錢都不是風刮來的,省著花、心疼著花,這都能理解。
談婚論嫁,就是在合理合情的前提下,好好商議雙方家庭為這門婚姻的貢獻值。不論對方是貧窮還是富有,只要對方拿出了最大的誠意,想結這門親事,就不能去指責對方錢拿少了、力出得不夠,或者自己一分不想出,卻想讓對方傾其所有。
婚姻太過計較,也就成了一樁買賣,失了它應有的溫度。即使勉強成婚,被計較寒了的心,也會久久難以捂熱。
讀者夏曉青說,她不想結婚了,本來對婚姻一腔熱忱的她,在一輪又一輪與男友討價還價中,徹底涼了心。
她原本想事事將就,誰讓男友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呢?她也不想計較,只是男友一直維護自己的父母,那她也不能讓父母成為冤大頭。
夏曉青與男友郭海處了也有兩年了。
郭海到單位的時候,夏曉青已經工作四年了。她是大學一畢業,通過考試和父親的關係,到這家單位上班的。
這四年間,夏曉青也談過戀愛,最後都無疾而終,大概還是緣份未到吧。而且,夏曉青自己對談戀愛這件事也不是太上心,自己天天下班後,還要回家學習,根本沒有時間和男友們風花雪月。
夏曉青是個很上進的姑娘,工余時間一直沒有停止提升自己。那幾年,她一直在上心理學的在職研究生,一方面是愛好,另一方面也想拿個碩士文憑。
而郭海進這家單位,那可是實打實地拼實力,他是單位向社會統一招考進來的,據說PK掉了上千求職者。
郭海是一家知名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剛畢業一年。本來已經在外地找到了工作。但抗不過父母讓他回家,正好遇上夏曉青單位招人,他就考進來了。
郭海人長得不錯,身材高大、濃眉大眼,只是有些書呆子氣。也有可能還沒有經過社會的洗禮,人有點軸,說話做事不懂得變通,愛較真兒,情商低了點。
不過在夏曉青眼裡,這也不算什麼大毛病,畢竟郭海是單位文憑最高的,懂得也多。兩人初次相見就相談甚歡,彼此留下了好印象。
漸漸地,兩人越走越近。誰也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但誰都明白對方心意,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這大概就是心有靈犀吧。
在夏曉青眼裡,郭海除了摳一點,倒也沒有什麼大毛病。
但郭海摳,也是有道理的。雖說郭海是獨生子,但因為父母收入不高,母親還患有慢性病,一直靠藥物維持著的,所以家境並不是多好。
夏曉青也不在乎,她考慮的是長遠,兩人都還年輕,單位工資不高,勝在穩定,而且能夠正常作息,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工余時間用自己的專業再賺點錢。說不定以後兼職的工作還能做大,變成主業呢,也不好說。反正,夏曉青對未來充滿信心。
兩年時間,感情逐漸穩定。結婚提上了議事日程。
郭海家因為經濟原因,只有一套住房,所以買房是郭海家要支出的大頭。
這些年郭海摳,也是因為他把工資的大部分交給了家裡。結婚買房,父母又把省吃儉用的積蓄都拿了出來,一共湊了20萬,用於房子的首付。
郭海對曉青說:「這些年父母過得很辛苦,這20萬是一分一厘地從嘴裡省出來的。所以這套房子,我要寫上父母的名字。」
夏曉青知道,郭海家供他這個大學生不易,確實沒有多少家底了。夏曉青說她能夠體諒,加父母名就加吧。
但郭海又提出了第二個條件,他說,因為這個首付款只能買比較偏遠小區的房子,那以後上班呀就比較遠,需要買輛車。這車肯定就要夏曉青家買了。而且,因為買房,家裡剩不了多少錢了,房子裝修的事就得靠夏曉青家。
夏曉青父母一聽,當場就不樂意。
你郭海家買房的錢是父母辛苦掙下的,讓我們家裝修房子的錢就是大風刮過來的?
要知道裝修一套房子花錢也不少,差不多也要20萬左右。可是20萬付房子的首付和20萬裝修一套房子,對錢的增值部分來說,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呀。
按現在房子的行情,買到就是賺到;而裝修的錢那是一張張撕開來貼在了牆上,萬一兩人婚姻出了什麼問題,那是揭都揭不下來了。
如果硬讓我們出裝修錢,也可以,那房子上也得加上夏曉青父母的名字。
夏曉青一聽都懵了,她以前覺得婚姻不就是你愛我、我愛你,然後就生活在一起了。沒想到,原來婚姻中還牽扯到這麼多利益的權衡。
她跟郭海一說,郭海馬上就不高興了:「你們家怎麼這麼多事呀?這套房子是我家出的錢,怎麼可能加你父母的名字呢?再說,我們還沒結婚,你父母怎麼就跟盼著我們離婚似的,連離婚財產的分配都想好了。」
曉青一看郭海的反應,跟母親說的一模一樣,心裡也不開心。於是把父母告訴她的解決方案提了出來。
「那我們只能提出第二套方案了,那就是你們家出錢買房、裝房子,我不要求加我的名字,至於房子裝成什麼樣,我也不在乎,我只拎包入住。這樣哪怕以後我們真過不下去了,我再拎包凈身出戶,你們家也不損失什麼。至於車,你家買,寫你父母的名字;我家買,寫我父母的名字。怎麼樣?」
郭海還沒聽完就炸毛了:「你們家怎麼這樣?不就結個婚嘛,以後都成一家人了,算計來算計去的,有意思嗎?」
「確實沒意思,但是你家算計在先吧。反正就這兩個方案,隨便你家選擇哪一個。」
夏曉青家也很堅決:我們又沒有要彩禮,你郭海家不能什麼便宜都想占,白撿個媳婦,做夢!
兩家就這樣談僵了,郭海夏曉青兩人之間也生了嫌隙,互不理睬,關係也就漸行漸遠了。
當單位同事了解到兩人分手的原因後,對郭海也頗有些看法,認為他就是一個鳳凰男,什麼都只維護自己家,不為別人考慮一點點。
爭議非常大,郭海只能申請調動工作,去了單位在城郊的另一個部門。
要說夏曉青家拿不出裝修和買車的錢嗎?當然不是。要說她家是想占郭海家的便宜嗎?當然也不是。
從夏曉青的角度,她還有心想去體諒和理解郭海,而且她對未來都做了規劃。
但郭海就有些小家子氣了。是,他家確實在經濟上欠缺了些,但人是活的,人還年輕,靠自己的雙手也能掙出個未來。
但他的眼光只局限在了眼前,我家的錢就是我家的,誰也不能占了便宜去。他就沒往後面的日子想一想,夏曉青願意嫁給他,夏曉青願意為未來打算,甚至夏曉青也願意在離婚時凈身出戶,而他卻還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計算自己的小九九。
在談婚論嫁時遇到瓶頸,兩家應本著體諒對方的原則,各自作出退讓,事情都有可能商量出一個雙方大致認可的解決方案。
婚姻,真的怕計較。你計較越多,對方的失望也就越多,當失望累積到一定程度,對感情的傷害也最大。
婚姻,講究的是相互犧牲與相互付出,在於兩個人的相互理解與包容。如果在感情中寸步不讓,又何談婚姻的長久與幸福?
文|禾田飛歌
圖|圖文無關,如侵必刪
END
今日互動話題:
在談婚論嫁中,一定要斤斤計較、分毫必爭嗎?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