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理念、系統治理,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2021-04-22   東平縣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轉變理念、系統治理,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提出了「努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目標任務,剛剛閉幕的縣兩會全面部署了東平「十四五」時期和今年的各項工作。號召全縣上下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加快發展,為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努力奮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東平新聞》開設「學習貫徹縣兩會精神」專欄,今天播出第一部分:回顧「十三五」,轉變理念、系統治理,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十三五」時期,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爬坡過坎,砥礪奮進,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經濟社會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這五年,是轉變理念、系統治理,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的五年。

生態保護力度空前。我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學習白洋淀,對標千島湖,高標準編制完成《東平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並通過省委、省政府審議批覆,東平湖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全力實施湖域環境綜合整治九大攻堅行動,清理網箱網圍12.6萬畝、砂場109處、違法和廢棄建築物447處,取締餐飲場所100家、「三無」「殭屍」船隻2105艘。鐵腕推進控砂治石,山石資源實現歷史性扎口,綠色礦山創建有序推進,生態效益、財稅貢獻顯著增強。

生態修復全域提升。我縣強力實施總投資32.29億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59個項目高標準完工。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全面落實「林長制」,完成生態廊道760公里、荒山綠化1.8萬畝、農田林網15萬畝,全縣林地總面積達到31.35萬畝。高效開展濕地修復建設,戴村壩、稻屯窪濕地提檔升級,共新建、修復濕地2.8萬畝,濱湖濕地公園通過國家試點驗收。紮實推進廢棄礦區綜合治理,實施礦山生態修復5800畝、工礦廢棄地整治1600畝。

污染防治強力推進。我縣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2020年PM10、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分別改善43.5%、40%,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增加63天,東平湖、大清河水質穩定保持在三類水標準以上。深入實施河湖長制,落實縣鄉村河湖長698人,清理「四亂」問題659項。東平湖綜合行政執法體系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建立河湖警長制、河長辦檢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