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戶外活動中暑及熱衰竭的預防方法

2020-06-19     買戶外

原標題:夏天戶外活動中暑及熱衰竭的預防方法

一踏入夏季,媒體不時有戶外中暑的新聞。事實上,在高溫下導致的身體問題,除了中暑外,還有熱衰竭,兩者都威脅生命安全。夏天從事戶外活動,無論爬山、跑步,甚至游泳,都要注意上述兩種情況。

那我們應該怎樣判別熱衰竭及中暑? 簡單來說,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汗: 中暑是無法出汗,熱衰竭是出汗過多;同時亦可以用面色及脈搏強弱來輔助分辨。請緊記,處理過程一定要記得: 中暑要抬高頭,熱衰竭要抬高腿。

熱衰竭 Heat exhaustion

身體過熱而大量出汗,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導致周邊血液循環不足。

成因 長時間流汗,流失鹽份和水分

體能消耗過度,身體無法補充

徵狀 頭痛、暈眩、噁心、嘔吐

臉色蒼白、皮膚多汗及濕冷

體溫正常或偏低, 攝氏39度

脈搏急促而微弱

神智不清甚至暈倒

處理 把傷者移至陰涼處

讓患者躺下,承高雙腳,增加血液流向腦部

檢查反應,若傷者清醒,補充水及鹽份(如電解質飲品)

儘快降溫,松解衣物,用扇撥涼,用溫水濕毛巾抹身

如有需要,立即送院治理

如不省人事,置患者復原臥式

如無呼吸脈搏,施行心肺復甦

處理熱衰竭,可將患者雙腿抬高

中暑 Heat stroke

長時間在濕熱的環境下,人體調節體溫機制失衡,無法透過流汗揮發熱能引致體溫升高,最終可導致腦部和器官受損。

成因 天氣熱,溫度、濕度高

連續運動,熱度無法散發,體內過熱

徵狀 頭痛、暈眩、疲倦

面紅、皮膚乾熱、排汗困難

體溫高, 攝氏40度

脈搏急促,強而有力

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體溫正常或偏低, 攝氏39度

脈搏急促而微弱

神智不清甚至暈倒

處理 把傷者移至陰涼處

讓患者以半坐姿勢休息(頭部加以支撐)或躺下; 如不省人事,置患者復原臥式

脫去患者外衣

在傷者頸、腋窩及腹股溝兩旁放置濕毛巾

安全情況下,可考慮將傷者浸於湖泊溪水中散熱

繼續處理至回復正常體溫

檢查呼吸、脈搏及清醒度

若傷者發抖,應放緩降溫舉動

如有需要,立即送院治理

若熱衰竭及中暑患者不省人事,可置復原臥式

預防熱衰竭及中暑

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運動或工作

多喝開水或運動飲料

穿淺色而寬鬆之透氣衣物

戴闊邊帽遮陰

另外,如在高溫下大量流汗,亦可導致熱痙攣 (Heat cramps),身體因流失大量的鹽份和水分造成的肌肉的抽筋或痙攣現象,情況嚴重會引起呼吸肌肉的抽筋,導致呼吸困難,嚴重可導致死亡。所以,戶外活動時,必須要定時補充水分,令身體降溫。

|(www.maihuwai.com)推薦你喜歡的戶外裝備

|微信號:maihuwaicom

喜歡的朋友就來訂閱買戶外(微信公眾號:maihuwaicom),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AG2y3IBnkjnB-0zNs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