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退休金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2019-12-22   懂社保

造成每個人之間,退休金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每個人的退休金實際上都是有所不同的,而且企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退休人員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說造成這個養老金待遇差距的根本原因體現在這個養老金的替代率方面,當然替代率只是一個宏觀的數據,那麼具體的實施細則還是根據自己養老保險的參保來決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企業單位人員在參加養老保險的過程中,有些企業單位能夠嚴格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或者說按照社保稅改的要求,去按照自己員工的本人實際收入來繳納社保待遇,那麼這樣一來的話,他往往在退休以後能夠獲得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但是絕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在2019年社保稅改以前,企業單位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


他往往在繳納員工社保待遇的時候,都會選擇一個最低的繳費標準來繳納社保單位,比方說你們當地所對應的最低繳費標準是60%那麼,很多企業單位的在職員工都只能夠享受到60%的平均繳費指數,那麼這樣一來,因為平均繳費指數是決定我們今後養老金待遇的重要條件,所以說企業單位的退休職工往往獲得退休金的待遇是非常低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反觀我們機關事業單位,雖然說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2014年之前採用的是老辦法計算,因為老辦法計算要採取自己的崗位津貼,職務津貼,職稱津貼,等各類津貼相加所得,相對來說本身它的這個待遇就比較高,但是採用新辦法計算以後,那麼它的這個計算方式和我們企業單位的退休職工計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機關事業單位繳納養老保險之後,並沒有有效的縮短和企業單位之間養老金的差距,相反還會進一步拉大,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就在於機關事業單位都會嚴格的按照自己員工的實際收入來確定社保的繳費基數,那麼無形中就提高了養老金的待遇水平,同時作為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都會建立職業年金的待遇,這個職業年金待遇是全覆蓋的,只要是作為機關編制的人員或者說公務員編制的人員都會擁有職業年金的待遇。


那麼這個所謂的職業年金在企業這邊有些企業單位比較好的,一些國有企業單位也會存在,他們叫做企業年金,這個企業年金的待遇在我們退休以後享受到的,就是補充養老金的待遇,但是絕大多數企業是沒有這個補充養老金待遇的,所以說也是造成我們企業單位養老金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那麼還有一方面就是你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當然這個是個人是無法改變的,因為每個城市和每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在一線城市退休的人員,他們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肯定是要偏高一些,當然在五線城市退休的人員,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當然是要偏低一些的。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