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豆價格飆漲的背後 究竟是什麼原因?

2020-04-08     農產品期貨網

三月份以來,大豆(4519, 19.00, 0.42%)價格上漲成了眾人比較關注的熱點,持續上漲的大豆行情不斷刷新著價格新高。隨著全球疫情的發酵,多國限制糧食出口,資本的介入,糧商的提價,大豆交易也是異常火熱。根據數據統計,目前東北大豆外銷價格已經突破2.6元一斤,再創歷史新高,縱觀整個三月份,東北大豆同比上漲20%左右。

國產大豆價格背後的飆漲讓我們產生了疑惑,是什麼讓我們大豆價格如此瘋狂呢?難道國產大豆的春天來了?其實深究背後原因,和近期麵粉,大米,玉米(2045, 13.00, 0.64%)等主糧價格上漲有著極為相似的共同點,那就是離不開遊資的炒作行為!

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不少國家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糧食安全,在上個月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的禁止出口措施。例如越南禁止國內大米出口,哈薩克限制小麥出口,歐亞經濟委員會禁止歐亞地區出口小麥,大米葵花籽等糧食出口。在新冠疫情,非洲蝗災等因素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了糧食禁止出口的隊伍,一時間全球糧食危機似乎已經顯現!

打著糧食危機的口號,國內一些不法商人和遊資藉機囤糧炒作價格,資本越炒越熱,糧食價格越貴越不賣,從三月份以來,國內三大主糧以及大豆價格開啟上漲之路,特別是大豆價格更是一飛沖天,一月上漲1000元/噸,那麼我國糧食真的不夠吃嗎?

我國的糧食安全嗎?

事實並非如此,早在多國限制糧食出口的同時,有關部門已經發文闢謠,詳細介紹了我國糧食儲存形勢,我們的口糧絕對安全。例如,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近年來我國糧食儲備機制不斷完善,糧食儲備充足,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早知道中國目前雖然每年進口糧食1億多噸,但是主要是大豆,粗糧等為主,大米小麥進口一般分別為200~400萬噸左右,僅占國內消費總量的1%~2%,也就是說,拋開大豆,國產糧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國產大豆價格飆漲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

至於大豆方面,雖然進口依賴性較高,近期受疫情影響,巴西,阿根廷大豆出口受阻,價格有所上漲,這是必然現象。但是長期來看,對國產大豆的影響非常有限。一方面全球大豆供給總量並沒有減少,特別是巴西,阿根廷等國家近幾年受我國進口大豆加大的影響,大豆種植面積成倍增長,疫情過後,進口恢復,大豆庫存有可能集中爆發,對全球豆價造成衝擊影響。

另一方面我國大豆儲備充足,在價格高漲的同時,必然會像豬肉一樣投放到市場穩定大豆價格,因此當前大豆價格並沒有持續暴漲的可能,隨著疫情的穩定,遊資炒作過後,大豆價格也會逐步回歸理性,甚至還有下跌的可能。因此不建議盲目壓糧等價,囤糧獲取暴利,說不定等來的不是價格上漲,而是「一地雞毛」。

來源:心愿種子;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沈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5QMWXEBrZ4kL1ViXy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