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的新辯題有了:彭磊當眾懟《奇葩說》,到底該不該罵?

2019-12-03     果醬音樂


彭磊昨天上熱搜了。

屬於最糟糕的那種。

他在接受新浪的一個採訪中說《奇葩說》「超無聊」。

「他們腦子裡都有屎。」

「不知道他們怎麼把這節目維持六季的。」​

截止今天中午,#彭磊吐槽奇葩說#這個話題已經達到了1.4億閱讀,1.3萬討論。

營銷號、《奇葩說》觀眾、路人都在一窩蜂地罵彭磊。

場面極其難看。

比如這條點贊3000+的微博:

它下面的熱評是這樣的:

總之網友都在罵彭磊沒腦子,說他既然簽了合同就不應該矯情,毫無契約精神。

那這件事彭磊到底有沒有錯,該不該罵呢?

1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文章《別被李誕給騙了》(點擊此處查看)。

李誕說自己是個藝人,要賺錢,所以有些真話不能說。

什麼樣的真話不能說呢?

挑戰大多數人的話。

從這個角度來講,彭磊肯定錯了。

《奇葩說》即使有很多缺點,但作為公開採訪,他不應該用「屎」這個極端字眼去形容。

這樣會傷害非常多的節目觀眾。

不被罵才怪。

但回到彭磊的角度,他真說錯了嗎?

在滾君的印象中,他不是一直這樣嗎?

口無遮攔。

藝術家脾氣。

他在《樂夏》里說李誕是網生藝人,網線一拔就活不下去了;

他在微博里說公司老闆不給他版稅,還說最近太累了,如果再這樣經常參加活動,時間久了大家會覺得他是個SB。

喜歡新褲子的人當然能理解彭磊的直接,但大眾肯定沒法認同,特別是不了解新褲子的《奇葩說》粉絲。

所以彭磊到底有沒有做錯,其實沒法給出一個絕對的判斷。

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就是這樣。

看似網絡極大加強了陌生人的交流,但其實不同人群之間的認知差別,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很多。

一個爭議事件,你站在三個角度,就能得出三個看似都很合理的結論。

但我們還是可以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標準,那就是:一件事發生了,它產生的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呢?

拋開情緒,從現實層面考慮問題才會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2

首先一個問題就是:《奇葩說》會因為彭磊的言論而蒙受損失嗎?

結論是肯定不會。

說實話,我當初以為彭磊要作為選手參加《奇葩說》,沒想到卻是男神嘉賓。

因為以他的流量,最多和《奇葩說》里的二線選手差不多,當嘉賓,不合適。

最關鍵的就是,他還是一個刺頭,在錄節目的過程中沒拆台就算不錯了。

那即使這樣,馬東為什麼還要請彭磊來呢?

而且還是在彭磊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

道理很簡單,可以增加《奇葩說》的新鮮度。

節目已經第六季了,如果沒有彭磊這樣的新面孔加入,衝擊衝擊年輕人的眼球,它怎麼才能在挑剔的觀眾的腦海里,保持時刻新鮮的感覺呢?

大家別以為彭磊粉絲不多就對《奇葩說》沒什麼價值。他身上有的「噱頭」,節目中的選手和導師都沒有。

馬東請彭磊就是這個目的啊!不製造一些新的笑料和爭議,節目熱度如何保證?

他多聰明一人,他難道在邀請彭磊之前,不知道彭磊會如何評價這檔節目?

馬東太了解彭磊這樣的藝術家了。

所以《奇葩說》的觀眾朋友們千萬不要替馬東操心。

如果有哪一個大V願意無腦罵《奇葩說》,那是馬東的運氣。

記住,是無腦罵。

因為大眾會對那些無腦言論心生厭惡,近而對《奇葩說》產生認同感,覺得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

節目因此就會獲得更多關注。

你以為那些營銷號都是自發去懟彭磊?

你以為微博1.4億閱讀量只靠彭磊的流量就能帶來?

太天真了。

而且《奇葩說》的包容性一直都很強,在官方視頻里,彭磊也直接說了自己是被強迫來的。

還說自己聽得都快睡著了。

為什麼快睡著了呢?

他解釋道:「為了贏得這個比賽,他們(辯手)在不過腦子的說。」

既然官方都願意把彭磊的這些批評發布出來,彭磊自己就因為說了一句「屎」就得挨罵?

當然,彭磊說這句話肯定會引起新褲子粉絲對《奇葩說》的不滿。

但能有多少人?

這部分人的不滿相對於這個爭議帶來的更多人的好感,簡直不值一提。

最後大家別忘了,《奇葩說》本身就是一個辯論節目,倡導的價值觀就是敢想、敢說。

這樣看,彭磊不就是最大的那朵奇葩麼?

如果這種節目培養出來的觀眾,都沒有一點批判精神,都沒有一點自嘲態度,都沒有一點辯證思維,那馬東這五六年也算是瞎忙活了。

我倒是覺得,如果馬東夠牛的話,應該將下一期的辯題設置為:

彭磊當眾懟《奇葩說》,到底該不該罵?

這道辯題相當真實,具有很強的現實背景,比那些老掉牙的選題有教育意義多了。

3

剛才討論完了第一個現實問題:《奇葩說》會因為彭磊的言論而蒙受損失嗎?

結論是:雖然有負面影響,但很小,更多的是正面宣傳效果。

下面再討論另一個現實問題:彭磊會因為自己的言論而蒙受損失嗎?

太會了。

彭磊現在被這樣全網罵,惹得一身騷,路人口碑算是敗光了。

就像李誕說的,以後會少賺很多錢。

再也沒綜藝節目敢找他了,一些品牌活動可能也要考慮考慮。

但彭磊在乎這個麼?

我極度懷疑他就是為了以後再也不參加綜藝節目,而說出的那句話。

別看他平時傻傻的,好像不太會說話。

其實聰明得很,用北京話叫「蔫兒壞」。

他這麼做,是在和公司耍小心思呢。

所以第二個現實問題的結果也有了:彭磊會因為自己的言論蒙受損失,但他自己樂意啊!

也就是說,他認為這麼干,對他的好處大於坏處。

彭磊內心OS:以後終於可以稍微消停一點,多休息了……

總結一下,既然從現實層面雙方(《奇葩說》和彭磊)都利大於弊,那還罵彭磊幹啥呢?

唯一有資格罵的,可能是經紀公司,它才是最大受害者。因為彭磊這一句話,他們得少賺不少錢。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彭磊這樣藝術家式的音樂人,公司最應該做的,是把他們保護起來。

雖然彭磊可能不懼怕「人言可畏」這個詞,但他老是這樣逆著主流輿論,萬一徹底翻車了怎麼辦?

就讓他好好感受生活,好好寫歌,好好畫畫,好好拍電影就行。

把藝術家丟在商業社會裡,大機率總會鬧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雖然大張偉表示「說話比音樂賺錢」,但總有一些人只適合用笨方法賺錢。

而且通常笨方法更持久、更靠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0BKzW4BMH2_cNUgaui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