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傳來巨響,中俄反對成耳旁風,美執意投下474萬枚催雨彈

2019-07-28     靈山秀水

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波蘭閃擊戰、偷襲珍珠港、諾曼第登陸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著名戰役,新型戰術的使用,大大提升了軍隊戰鬥力。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具有傳奇色彩的氣象戰也源自一戰,二戰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氣象戰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人為方式對局部天氣進行干擾,創造對己方有利的戰爭條件,獲得戰爭的主動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為干預戰爭的過程已經成為現實,乾旱、暴雨、龍捲風、冰雹、地震、氣霧等自然災害,從理論上講都能人為製造出來,而且實戰中也證明了的確可以做到。20世紀美國軍方認為氣象控制比原子彈更重要,為了支持氣象武器的研究,美軍在佛羅里達州坦帕灣空軍基地建立了氣候實驗室,專門用來研發氣象武器。

二戰期間,美國多次進行氣象戰,1943年9月,美軍為了掩護部隊過河,利用軍用飛機播撒造霧劑,製造出了一條長達5000米、寬達1600米的霧層。3年後,又成功掌握人工降雨技術。平常美軍的訓練環境,大多通過氣候實驗室,來創造逼真的環境。

美軍進行了多次氣象戰,但令人刻骨銘心的還是越南戰爭時,美軍向越南投放的474萬多枚催雨彈。越南戰爭本是北越和南越之間的矛盾,由於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和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參與其中後,矛盾逐步升級。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的美軍為了打擊越軍,使出了多種手段。

但由於越南地處熱帶山區,越軍一直和美軍打游擊戰,美軍出動的坦克、飛機並沒有帶來明顯效果,因此美軍秘密實施了「突眼」氣象戰行動。美國空軍出動了26000架次飛機,在胡志明小道上投放了474萬多枚催雨彈,隨著空中傳來巨響,數百枚催雨彈爆炸。美國耗資2100多萬美元,造成當地洪災泛濫,補給線上的橋樑大多被衝垮,上萬名無辜百姓葬身泥潭。

當時得知美國要投放這種不人道的炸彈,中國和蘇聯表示強烈反對,但這些勸告都被其成了耳旁風,美國一意孤行,給越南帶來了沉重的苦難。之後,美國的行為也受到了國際上眾多人譴責。專家表示,打仗也講究原則,不擇手段贏得的結果,並不能換來大家的信服,美國利用霸權主義橫行霸道,始終不是長久之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uIIQmwB8g2yegND92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