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出售給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上賺了印度20多億美元,原本俄國人說將這艘船的船體「白送」給印度,結果後來又是改裝又是艦載機收了印度人一大堆錢。
從此之後印度就一直堅持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國產航空母艦,只不過由於印度基礎工業的底子實在是太薄弱,因此他們憋了很多年,也沒有放出什麼大招。
更何況印度國內能夠承擔航空母艦建造工作的造船廠只有科欽造船廠一個,因此其整個建造工作相當緩慢。
印媒報道稱,「維克蘭特」號航母船塢內的各項測試正在緊張有序的準備,估計將在肯定月12日作出艦橋運作測試,3月12日作出塢內測試。這兩項工作完成後,4月10日正式展開首次海上試驗。
據悉,「維克蘭特」號是印度自主研製建造的一艘國產航母,於2006年正式開工建造。
「維克蘭特」號全長為260米,滿載排水量在4萬噸左右,可以攜帶16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20架「蝸牛」以及「海王」直升機。不過僅僅是艦載戰鬥機一項就讓該航母的戰鬥力大幅縮水,因為米格-29K的作戰半徑可能還趕不上一些遠程反艦飛彈。
根據印度海軍的計劃。
「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將會在未來一個星期內將艦島的安裝工作全部進行完成,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在今年四月份進行首次試航。
如果這事放在咱們身上的話,那麼現在航母的全部建造工作早都應該完成,正在處於調試各種設備的階段,然而印度人就徹底不同了。
「維克蘭特」號不僅艦島安裝工作沒有全部整完,就連關鍵設備還存在著相當程度的缺失。
印度「維克蘭特」號為什麼建造速度如此之慢?雖說「維克蘭特」號是印度國產航母,實際上它是個「混血兒」。
因為從艦船設計上看,它依靠的是法國和義大利設計的藍圖,攔阻裝置由俄羅斯設計,搭載的俄羅斯艦載機,裝配以色列的飛彈,安裝歐洲國家的通信設備,很多裝備尺寸和設計圖紙並不配套,而且鋪設的管道、電纜、數字主線等標準不統一。
加之印度在艦用燃氣輪機、特種鋼材、螺旋槳、動力裝置、升降機、攔阻索、相控陣雷達、艦載指揮控制系統、衛星通訊、慣性導航、電子對抗設備等很多核心部件研發生產上沒有自主權,向俄羅斯與歐美等國家採購又會受到種種掣肘。也就是說印度對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服役很大程度上沒有「自主權、決定權」。這就導致了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建造受各種配套設備到位率的掣肘,想快都快不起來。
不過,想想2019年印度還在宣稱這艘建造十數年的航母將最遲在2021年作出海試,現在突然加速提至2020年4月,不得不懷疑航母是否可以如期完工或者說能否完整無誤的交付海試,畢竟印度科欽造船廠歷來都是喜歡拖延,誰知道在趕工的情況下會不會捅出什麼大簍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