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媽很帥
不少生了男孩的寶媽,內心都有一點小遺憾,因為是男孩,所以不能像女孩子那樣讓穿上漂亮的新潮衣服,不能無忌憚地為他梳妝打扮。可是,女孩就一定要穿裙子,一定要像公主一樣寵愛她嗎?
美國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所說的一句話深得我心,「你的女兒獨一無二、舉世無雙。她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是有特殊原因的,她是為了發現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的價值而來。」
養育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父母都希望他/她健康快樂,能真正地活出自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女孩在成長過程中,人們甚至父母都會有意無意地將一些不必要的標籤往女孩上貼,女孩想獲得更多成就,往往要比男孩付出更多的努力。
女孩自從在媽媽的肚子裡生根發芽那一刻起就跟男孩不同了,因為受到雌激素的影響,女孩的大腦持續發育,而男孩懷孕6-24周期間由於受到雄性激素的抑制,繼而影響胼胝體發育,所以女孩大腦發育比男孩早1年左右,因此女孩比男孩早慧。
另外,由於女孩大腦前連合與顳[niè] 平面都比男孩的要大,而前連合與情緒、本能密切相關,顳平面主要是言語感知區域,所以女孩的情緒感受能力更強,很容易覺察他人的情緒與心情;因為大腦對語言加工更加細緻,所以語言能力更強。
那些高層次的父母,往往比常人更早地意識到這些差異,為了讓女兒找到一生幸福的動力,成為強大而自由的人,他們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會堅持以下3大原則。
0-3歲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黃金期,在這個階段,父母要給予女孩更多的關注,讓她感受到親情的溫暖,用情感滋養她的靈魂。女孩的心思細膩,情緒感受能力強,當寶寶哭鬧時要及時作出回應,形成安全依戀。細心的你,或許會發現,每個寶寶聽到媽媽的聲音,都會安靜下來。這是因為寶寶在娘胎時就能聽媽媽的聲音了,這個熟悉而溫暖的聲音,會幫寶寶放鬆大腦的壓力,讓緊張的情緒得以舒緩。
除此之外,父母日常生活也要多跟孩子互動、玩遊戲,每天與孩子共讀一本好繪本,讓她從小與書本建立聯結,走進她的內心世界,與愛建立聯結,當這種習慣貫穿整個成長期時,你會發現跟女兒會有說不完的話題。加之,女孩更擅長細緻的語言加工,當所聽的故事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孩子每聽一個陌生的詞語,都會建立聯想,自行推斷它的含義,擴充詞彙量的同時還能構建高度複雜的語言模式,為後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據研究表明,常聽輕音樂,女孩出生後食慾更好,能更快地成長,而男孩則沒什麼變化。這是因為女孩的聽覺比男孩更靈敏,能夠聽見很小的聲音,所以他們能快速理解並學習單詞,所以不妨我唱些唱搖籃曲給寶寶聽。
在電影《音樂之聲》里,瑪麗亞每次外出讓孩子們脫去漂亮而昂貴的衣服,讓他們穿上舊窗簾縫製的衣服,只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在鄉間原野盡情地撒歡,盡情地探索這個世界。女人天生就愛美,媽媽們都會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是穿得太漂亮,孩子擔心弄髒衣服,什麼都不敢試不敢玩,反而削弱了探索世界的慾望,扼殺了她的創造力。另外,過分打扮也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形象和外表大於一切,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打扮上,自然無心學習了。
2-5歲,是培養孩子堅韌性的最佳時期,探索世界的慾望也逐漸變得強烈起來,為了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與創造力,父母不應過分打扮孩子,穿衣以整潔、舒適為主。平常鼓勵女兒多玩下積木、拼圖、練習投接球,培養孩子的空間識別能力、邏輯能力,補齊女孩大腦的短板,讓女孩的未來有更多選擇的可能。
女孩子心思敏感細膩,很會察言觀色,容易感知、識別他人的情緒。但是也很容易受到別人的評價與意見的影響。如果父母表揚或責罵女兒,她會成為一個很在意別人看法的孩子,這樣一來,她很難成為一個自信而陽光的人。
當孩子做了什麼讓自己覺得滿意的事,低層次的父母只會用「真棒!」、「好孩子」等表揚的詞語,然而這些表揚的詞語並不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自我肯定感。而高層次的父母,當小朋友認真地收拾好自己玩具,他們會這樣說,「整整齊齊的,感覺真好。」
雖然沒用到表揚的詞語,但這裡加入了爸爸或媽媽的個人感受,表彰了孩子的行為,孩子會發現自己的行為能給父母留下良好的印象,下次也會再接再厲。這樣不但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還能提高孩子的自信。
美國兒童醫學會成員梅格·米克博士在《強爸爸好女兒》一書提到,女孩從一開始就從男人的生活中汲取線索。為了讓女兒感受有力的父愛,得到更多正面的成長啟示,父親應該多讚美女兒的性格,而不是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