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砥礪70載,10件大事讓你自豪

2019-10-14     中國榮成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同志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榮成人民群情振奮,1日至4日,榮成縣委、縣政府在崖頭舉行隆重的集會慶祝活動。

榮成:砥礪70載,10件大事讓你自豪


從此,榮成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團結一心,循著新生髮展、改革開放的路徑進入新時代,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成為全國「江北第一虎」,榮獲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經濟社會發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成就振奮人心。



01毛澤東對黎明農業生產合作社作了重要批示

1955年12月,毛澤東對黎明農業生產合作社作了重要批示。10月22日,榮成縣委向文登地委報告了樓下村(今崖頭街道黎明社區)農業生產合作社的三年生產規劃。10月30日,文登地委加了按語報送山東省委。11月11日,山東省委通報批轉榮成縣樓下村農業生產合作社三年生產規劃的經驗,並轉發了文登地委的按語,號召全省仿行。12月,毛澤東對此規劃作了重要批示:「這個規劃有用,可供各地參考。一切合作社,均應作一個幾年的生產規劃,經過社員多次討論,加以修改,然後付之實施。」毛澤東批示後,樓下村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黎明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5年12月毛澤東主席對黎明合作社規劃的批示(複印件)


榮成縣委立即召開有關部門負責人和部分區、鄉幹部會議,組織學習、討論,並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農業發展規劃,加速農業合作化進程。



02全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轉移工作重點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全縣立即掀起學習熱潮,1979年1月12日至15日,全縣召開多種經營先進代表會議,貫徹落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精神,動員全黨迅速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解放思想,鼓足幹勁,大力發展多種經營,高速度發展榮成縣的農業生產。

十一屆三中全會(圖片源於網絡資料)

2月6日至20日,縣委召開了為期15天的三級幹部會議。出席會議的2500多人認真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及中共中央(1979)4號、5號文件精神,集中研究如何搞好工作重點的轉移,實現農業新突破的問題。

這次會議,也是推動全縣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又一次動員,是全縣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節點。



03榮成撤縣設市

1988年12月10日,榮成市成立大會在崖頭隆重舉行。省民政廳、中共威海市委、市政府、駐榮部隊等單位的領導出席了成立大會。會上宣讀了國家民政部關於撒銷榮成縣設立榮成市的批覆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榮成撤縣設市的通知,中共榮成市委書記吳隆江同志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大會結束時,在市委大院門口舉行市五大班子掛牌儀式。從這一天開始,榮成市各級黨政機關正式對外辦公。


榮成撤縣設市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榮成的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它對於落實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對於促進全市經濟的振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市區新、舊貌對比


市府東路新、舊貌對比


十里河公園新、舊貌對比

04榮成市實施過百億上小康工程,成為全國江北第一強

1991年,全市社會總產值84億元,比1990年增長23%,國民生產總值35億元,比1990年增長19.5%,國民收入32億元,比1990年增長17.6%,工農業總產值78億元,比1990年增長23.8%,全市農村經濟實力躋身於全國百強縣之列,名列第十二位。農業產值列全國縣級第五位,水產品總產、總值列全國縣級第一位。

1992年10月,市委提出要實現「三個一」和「三個率先」。市委市政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四大精神,提出「八五」期間要實現「三個一」和「三個率先」。即:到「八五」末,全市工農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比1991年翻番;國民生產總值達到77億元以上,力爭人均1萬元;水產品總產量達到80萬噸以上,人均1噸。是年工農業總產值在全省率先過百億;1993年全市工業產值在全省率先過百億;到「八五」末鎮村工業產值在全省率先過百億。


05全國深入貫徹「三為主」工作方針座談會在榮成召開

自國家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推行以來,榮成市結合自身實際創造了計劃生育「三為主」經驗,並於1970年代中後期起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得到黨和國家的大力推廣。

2003年9月19日,全國深入貫徹「三為主」工作方針座談會在市石島賓館會議室召開,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主持會議,山東省省長韓寓群,威海市委及榮成市領導出席了會議。

會議期間,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以及省、威海市領導還到石島鎮南車村、華泰汽車集團、西霞口集團進行調研。

062006中國發達縣域經濟論壇在榮成市石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2006年9月17日,由國家統計局主辦,山東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協辦,榮成市委、市政府承辦的以「和諧、創新、繁榮」為主題的2006中國發達縣域經濟論壇,在榮成市石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出席論壇並作了重要講話。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高麗,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農業部和國家統計局等領導,山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楊傳升,山東省副省長賈萬志,以及威海市委市政府、榮成市委主要領導出席會議並在主席台就座。威海市委常委、榮成市委書記湯光運作了《創新創業,科學發展,努力建設繁榮和諧的新榮成》的專題發言,江蘇省崑山市和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等百強縣的代表作了典型交流。會議還舉行了專題講座。

同日,中央電視台第三頻道《歡樂中國行》節目組應邀在榮成市東方廣場舉辦《歡樂中國行一魅力榮成》大型文藝晚會。

9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以及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高麗等領導,在榮成市調研農村工作及縣域經濟發展情況。9月18日,部分代表觀摩榮成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07青榮城際鐵路開通,榮成形成立體化交通網絡

青榮城際鐵路由青島到榮成和煙台,正線長度316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2016年11月16日實現全線通車。

2014年12月28日,青榮城際鐵路正式開通並首次運營,省政協副主席王新陸和部分駐魯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乘坐動車,來榮成市視察榮成站情況。這條橫跨膠東半島的城際鐵路開通後,從青島到達煙台地區最快僅需1.5小時,比過去的4.5小時縮短了三分之二,有效拉近了青煙威榮城市間的距離,形成了「1小時交通經濟圈」。



作為山東省第一條城際高速鐵路,青榮城際改寫了膠東地區的「經濟版圖」,膠東半島從「沿海邊區」變成了「門戶城市」,成為對接遼東半島,日、韓國家和地區的「橋頭堡」,拉近了青島、煙台、威海、榮成城市群間的時空距離,半島地區開啟「同城生活」。



2015年12月29日,榮成至文登段榮烏高速起始路段建成通車,結束了榮成境內無高速公路、無鐵路的歷史,與域內外的空港、海港形成了立體化的交通網絡。


榮成:砥礪70載,10件大事讓你自豪


08榮成推出「自由呼吸·自在榮成」城市標誌

2015年9月16日,榮成市召開城市形象標識新聞發布會,公布啟用城市形象標識。

這款推向社會的城市logo,以清新清爽、色彩豐富為意境。 「太陽 大海 榮成人」、「自由呼吸·自在榮成」被確定為城市標識用語。意在弘揚海洋人文歷史文化,打造現代化綠色生態城市。

這一城市標誌,後來由生態領域拓展到全市經濟、建設各個領域,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引領。




09榮成市建設成為全國文明城市

自2015年啟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以來,全市組織開展「爭創最美家庭」「禮讓斑馬線」「我眼中的文明榮成」和全民公益志願服務等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宣傳、教育、勸導、整治等方式,持續引導廣大市民自覺遵規守法,踐行文明,進一步優化城市公共環境、公共秩序,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2017年11月14日,榮成成功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榮成海關、蜊江小學、地寶圈村分別入選全國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村。



榮成市嶗山街道地寶圈村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榮成海關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榮成蜊江小學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10上榜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獲選「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在2018年11月26日於廣州舉行的「2018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瞭望東方周刊》和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發布。成都、寧波、杭州等十座城市(地市級),山東榮成與江蘇太倉、浙江餘姚、浙江普陀等十座縣級城市一道,被推選為「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7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公布首批12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名單,榮成市從43個參評單位中成功入圍,當選「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這是我市繼全國文明城市後,又一里程碑式的大事。




70年間,榮成的變化天翻地覆,

還獲得了全國環保城市、生態城市、旅遊城市等稱號,

10件大事難以概括榮成巨變,

在你心中,還有哪些大事可以上榜,

敬請「留言」推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oZmyG0BMH2_cNUghA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