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四醫院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收治了一名「特別勞神」的患者。
患者張某,49歲,甘肅人,自幼患小兒麻痹症導致雙腿不能正常行走、雙眼反覆紅痛,且雙眼高度近視,當地醫院給予藥物治療後並無好轉。2周前,患者來到市第四醫院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陝西省眼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病院嚴宏院長處就診。
嚴院長認真查看了該患者的雙眼,雖然只有49歲,但是雙眼視力非常差:裸眼右眼視力近乎於盲,左眼視力0.1,戴鏡矯正視力為:右眼0.1、左眼0.25,且該患者雙眼晶狀體混濁(右眼比較嚴重)又合併高度近視。雖然經檢查診斷後可以先實施右眼手術治療,但是令人頭疼的是,患者雙眼患有嚴重的邊緣性角膜變性,右眼鼻上及顳上方角膜周邊變薄擴張近乎穿孔,左眼下方周邊也有同樣的病灶,但相較右眼稍輕一些。
嚴院長在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及風險後,患者拉著嚴院長的手情緒激動地說:「嚴院長,您一定要幫助我,我已經輾轉了好幾家醫院了,都說手術風險太大不能手術,這才從甘肅老家專門來西安找您看病啊!」。看著眼前這位腿腳行走不便,渴望光明的患者,嚴院長暗下決心,一定要為她治好眼睛。
術前評估角膜僅有66um
門診後,嚴院長立即聯繫眼表疾病中心李穎主任和眼庫副主任朱江一起會診,進一步明確角膜病的診斷和治療策略,同時諮詢更有經驗的外院角膜病專家評估患者白內障手術過程中角膜穿孔的風險。
在得到角膜病專家正確診斷及安全評估下,嚴院長決定為患者實施右眼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中隨時準備角膜移植手術。由於患者角膜最薄處只有66um,大概只有正常角膜周邊厚度的1/15(正常角膜周邊厚度僅1mm),那就僅有一張A4紙的厚度,輕輕揉揉眼或者打個噴嚏很容易就破了或者眼球穿孔、視力喪失。
手術「路上」困難重重
在超乳手術中是要用到負壓和灌注流量,這麼薄的角膜能耐受常規術中90mmHg液體灌注壓力嗎?
如果術中病變處角膜後彈力層破裂,需及時實施穿透性角膜移植術,角膜移植材料從哪裡獲得呢?
且在白內障手術聯合角膜移植術中,一隻眼同時實施兩種手術,尤其是角膜移植術,這麼大的手術創傷,術後反應該有多大、手術效果怎樣?
手術白內障手術需要在角膜上方做切口,可是患者右眼角膜緣上方的病灶,嚴重影響了手術切口的選擇,這一系列的問題是需要我們在術前認真評估、完善並做好手術預案的,一切未知的因素給此次手術帶來的諸多的困難。
幸運降臨雨過天晴
然而幸運的事發生了,2周後,眼庫朱江副主任傳來了好消息。朱主任處獲取了一枚珍貴的角膜材料,可以立即預約患者前來手術。
12月6日,在嚴院長術前精心策划下,在眼庫朱江副主任的保駕護航下,嚴院長對患者成功實施了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術中嚴院長巧妙的將透明角膜切口改為鞏膜隧道切口,超聲乳化混濁晶狀體時儘可能降低灌注壓的高度,只用了極少的超聲能量就完成了整個手術,且患者的角膜病灶處完好無損。「沒有破,沒有破!」在場的醫護人員高興地說著,大家懸著的那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手術成功重獲新生
術後,嚴院長對患者及家屬說:「手術很成功,雖然病灶處角膜組織很薄,但角膜病變處組織沒有受到影響,術中沒有進行角膜移植,但一定要認真按主管醫師說的術後注意事項去做,定期複診,如有變化及時實施角膜移植術。」患者熱淚盈眶,雙手緊緊地擁抱著嚴宏院長和主管醫師張婭萍,激動地半天說不出話來。
12月11日,患者張某來複查,右眼視力為0.4,她手捧著鮮花不停地跟嚴院長說著感謝。
此次在充分的術前預案下對角膜厚度只有66um的患眼成功實施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不僅開拓了行業內對於邊緣性角膜變性患者實施內眼手術標準的範圍,也發現了角膜後彈力層的韌性,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科普時間
邊緣性角膜變性(Terrien Marginal Degeneration)是一種發生於角膜邊緣進展較慢的非炎症性角膜變薄病變,亦稱為角膜周邊部溝狀變性或擴張性角膜邊緣營養不良。於1900年由 Terrien首次提出,確切病因不明。
本病患者多數在20-40歲發病,通常雙眼同時受累,病變發生在角膜周邊部,與角膜緣平行且有一定間距,通常周邊角膜變薄區域厚度僅為正常厚度的1/4-1/2,最薄處僅殘留上皮和膨出的後彈力層;晚期可因輕微的外傷或自發地引起變薄處角膜穿孔。
尚未發現何種藥物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發展。一旦確診,宜儘早施行板層或反板層角膜移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