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河南一教堂庇護了數百名婦女,日軍駐地司令部舊址成文物

2019-06-23     獨家檔案

坐落於河南省衛輝市城內道西街的王家大樓日軍駐衛輝警備司令部舊址,不但是一座別致的近代優秀建築,也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為衛輝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衛輝市位於河南省北部,新鄉市東北部,地處中原腹地,西依太行,南臨黃河。殷商時期,衛輝為畿內牧野地,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稱。以蒼峪山、跑馬嶺、靈泉峽等為代表的山水景觀和以比干廟、望京樓、香泉寺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獨具特色。

1938年2月13日,占領淇縣的日軍第五十聯隊聯隊長遠山登與第十五聯隊聯隊長森田范正率部,攜四十多門火炮、坦克四十多輛沿平漢鐵路南下進攻衛輝。

1938年2月14日,日本侵略軍第十四師團沿平漢鐵路南侵,路經楊井村,殘殺當地村民六十多人,這是日寇在汲縣的第一次大屠殺。

2月15日,衛輝(汲縣)縣城淪陷,自此,衛輝開始了長達七年之久的日偽統治時期。

衛輝淪陷後,衛輝近代民族實業家王錫彤私宅王家大樓,成為日軍駐衛輝警備司令部所在地。

王家大樓為磚木結構,中西合璧式建築,分三層,高約15米,占地576平方米,下層為地下室,前有半月形涼台,四周有雙柱走廊。穿過涼台是寬敞的會客廳,客廳東西各有一室相對。所有房間在「T」字形走廊兩邊,室室相對,約20餘間,上下兩層基本相仿,上下樓梯均在後部。

日軍駐衛輝警備司令部成為日軍侵略衛輝的鐵證。解放後,日軍駐衛輝警備司令部舊址曾作為衛輝市委辦公樓使用,得以保存下來。

日軍駐衛輝警備司令部建築樣式精巧,美觀大方,保存完整,是獨具一格的中西合璧式的近代優秀建築。

該舊址無論從建築方面、人文方面還是抗戰史研究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參考價值。

衛輝城內南門裡有一個規模宏大的大教堂,有房屋494間,有教區修道院、公教眼科醫院、嬰兒院、小學校。主教府、聖心修女會和教區修道院設在南院,聖若瑟修女會設在北院。

大客廳、大經堂、南北兩排房之間四合院地下全部建為連通的地下室,從大經堂地下室向西還有一個洞口。

一位法國牧師,把一面法國國旗懸掛在教堂外面,庇護了在此避難的500多名中國婦女兒童。日軍迫於國際輿論,沒有敢進入教堂。(圖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fkcKmwBmyVoG_1Zbd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