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項目作為汨羅市2019年三項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建成後將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2019-12-24     岳陽日報丨岳陽網

群山環抱蘭家洞

岳陽日報全媒體訊(翁正嬌 周 敏)地處三江鎮的蘭家洞水庫是汨羅重要的水源地,目前供水範圍覆蓋人口32.2萬。但由於水庫屬性以及庫區底涵滲漏嚴重,在極端天氣下,正常供水難以保障。為此,汨羅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票決確定啟動向蘭聯合供水保障工程,將與蘭家洞水庫毗鄰的向家洞水庫納入「引蘭入市」供水工程,實施聯合供水調度,確保城區和周邊鄉鎮用水安全保障得到提高。

作為汨羅市政府2019年三項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這個翹首以盼的工程建成後將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又是如何實現聯合的?筆者帶你全面了解。

有啥用?

每年可增加1500萬立米優質飲用源水

蘭家洞水庫和向家洞水庫地處汨羅市東北部的三江鎮,因群山環繞,森林覆蓋率高,自然環境良好,水質優異。早在本世紀初,汨羅市委、市政府便提出了將蘭家洞和向家洞水庫作為汨羅飲用水源地的設想。2013年,汨羅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為契機,啟動了「引蘭入市」工程建設,引水工程於2014年完工,蘭家洞水庫正式成為城鄉供水工程的優質源水。

蘭家洞水庫有效庫容為4890萬立米,為多年調節水庫,集雨面積小,庫容大,正常年份一年的降雨不能蓄滿一庫水。應對極端天氣,抗風險能力差,特別是受近兩年連續乾旱天氣影響,蘭家洞水庫蓄水量僅為正常庫容的20%,正常供水難以保障。因年代久遠,蘭家洞水庫庫區底涵滲漏嚴重,每年滲漏300萬立米水,相當於整個城區2個月的用水量。

向家洞水庫有效庫容為1860萬立米,為年調節水庫,集雨面積大,正常年份一年的降雨就能蓄滿水庫。實施向蘭聯合供水保障工程後,預計每年可從向家洞水庫調度源水1200萬立米,另外減少蘭家洞水庫滲漏300萬立米,大大減輕蘭家洞水庫供水壓力,調節保留蘭家洞水庫蓄水,使蘭家洞水庫具有「休生養息」的機會。

如何聯?

2000多米管道穿山越水

上世紀60年代,全國轟轟烈烈地掀起了一股興修水利等農業基礎建設的潮流。汨羅市原長樂、智峰、古侖等多個行政區受地勢的影響,常年出現洪水災害和旱災,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受到極大影響。在此背景下,1966年,向家洞水庫修建完成。

向家洞水庫原有兩條灌溉渠道,北乾渠將源水引入大荊、古侖等地,南乾渠則通過明渠、向蘭隧洞通往蘭家洞方向,與現向蘭灌區總乾渠相連。彼時,蘭家洞水庫還未修建,所在地為村民居住地。1976年,修建蘭家洞水庫時,村民被遷走,向蘭隧洞出口至水庫大壩段的渠道也經簡單改造後被深埋水底。

向蘭聯合供水保障工程是指將向家洞的水源通過直徑1米壓力鋼管和隧洞引入「引蘭入市」工程主管道和灌區總乾渠。2758米管道將跨越兩山之間的明渠、向蘭隧洞、蘭家洞水庫庫底拱涵段、副壩底涵段等。因此,本次供水工程主要涉及明渠鋪設鋼管、隧洞改造、庫底及壩下隧洞內鋪設鋼管、隧洞出口至總乾渠鋪設管道建設加壓泵站四個部分。

難在哪?

受天氣影響大,且在狹長隧道內作業

今年以來,少雨乾旱的天氣讓蘭家洞水庫出現歷史較低水位,為項目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施工條件。但不可否認的是,向蘭聯合供水保障工程仍面臨許多難題。

向蘭隧洞長達1000多米,清除隧洞內的淤泥只能依靠人力一桶一桶往外運輸;隧洞狹小,將每段長12米、重3噸多的鋼管焊接輸送入其中,局部還需在洞內實施焊接,面臨作業面狹窄、無法多點同時施工、耗時長等問題;施工受天氣影響大,一旦下雨,位於水庫底部的施工場地極易積水、淤積等,不利工程快速推進。

怎麼快?

水利部門正全力以赴

8月16日汨羅市人大常委會票決敲定項目後,汨羅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緊急調度,汨羅市水利局立即著手優化設計方案,兩個月內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10月18日工程正式開工,為了搶抓晴好天氣,該市水利局增派技術力量現場蹲點,現場調度,督促施工單位「倒排工期、挂圖作戰」,上足機械設備、作業人員,科學組織施工。目前在人力方面,每天光焊工就有30多人,加班加點,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搶趕施工進度。

截至目前,明渠鋪設壓力鋼管480米基本完成,庫底拱形涵洞及副壩底涵段鋪設壓力鋼管段已完成圍堰填築、施工便道建設、空庫、庫底清淤、副壩底清淤等,庫底拱形涵洞管道鋪設已經開始,整體工程將在2020年3月底全面完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OU4Nm8BMH2_cNUgvMN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