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們從兒時起便開始刷牙,但遺憾的是如果舉辦一次刷牙考試我相信一大半以上的人都會不及格,不要著急反駁,試問下您了解牙齒有咬合面、唇頰面、舌齶面、近中鄰面、遠中鄰面5個面麼?而牙刷只能清潔到咬合面、唇頰面和舌齶面,對近中和遠中鄰面卻無能為力麼?想必每個人都有飯後牙齒縫被堵的經歷。
所以要想徹底清潔口腔,那麼除牙刷外就必須藉助牙線、牙縫刷、沖牙器、漱口水其它清潔工具,其中效果最好的想必一定是沖牙器,幾乎使用過的人沒有一個不說好。如果說電動牙刷是多數人相見恨晚的好東西,那麼沖牙器便是繼電動牙刷之後又一人見人愛好物。
但不可否認的是沖牙器在國內依舊屬於市場滲透率相對較低的產品,還記得兩年前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入手過一款貝醫生沖牙器,正是因為這次好奇卻開啟了我的沖牙器之旅,隨後也使用過多款沖牙器產品,不過近期一直在使用一款「壹杯」沖牙器,整體體驗給了我一些驚喜。
開箱曬物:分離式機身+多噴嘴設計
不得不承認當下沖牙器的主要受眾依舊是年輕用戶,因此小巧便攜成為了多數沖牙器廠商必須面對的問題,但遺憾的是很少有產品能像「壹杯」沖牙器這樣能夠在便攜性與衛生清潔、潔齒動力之間找到一個奇妙的平衡點,讓用戶在享受小巧便攜的同時又不會損失產品健康需求和潔齒動力需求,這也是讓我最有好感的地方。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壹杯」沖牙器時讓我有些意外,因為「壹杯」沖牙器整體包裝與當下數碼產品的極簡風截然不同,更像是一個禮品盒,同時整個色調是以粉色為主,後來通過查閱資料才了解到色彩大師Pantone為這種粉取名為「淡山茱萸粉」,是時尚圈比較青睞的溫柔色系,所以將「壹杯」沖牙器買來送人都不需要外包裝了。
包裝正面更加夢幻,印刷有一系列藝術英文,其實如果大家知道「壹杯」沖牙器是OcareLink(歐卡爾琳)旗下產品就不難理解了,因為這些英文單詞整好就是Hello OcareLink。同時在右下角印刷有「壹杯」沖牙器產品名。
背面依舊是產品的一些基礎參數,從這裡獲知產品全稱叫「歐卡爾琳無線可攜式沖牙器(淡山茱萸粉)」,這也是目前唯一的配色,具體型號是S40,來自於深圳寵丫科技。
打開包裝便是一張快速使用指南卡片,這對於新手用戶比較人性化,在卡片的底部印刷有OcareLink的官方公號,激活會員後便可享受免費一年的以換代修。
包裝內部做了合理的收納設計,中間便是「壹杯」沖牙器主體,左側是說明書和充電線收納盒,右側則是噴嘴和收納袋。
「壹杯」沖牙器數據線採用了當下主流的Type-C接口,這點值得點贊,起碼隨便一根手機數據線即可為其充電,出門在外再也不需要額外帶一根數據線。
在噴嘴配置方面,「壹杯」沖牙器一種提供了標準噴嘴、正畸噴嘴、牙周袋噴嘴以及舌苔清洗器,不僅可以實現不同口腔部位的清潔,還能適應更多人群。
標準噴嘴:深層清潔口腔盲區預防蛀牙和牙結石,適用於日常餐後清潔齒面和牙縫殘渣污垢;
正畸噴嘴:清潔牙套、牙箍縫隙,保持口腔清爽,適用於正畸人士;
牙周袋噴嘴:按摩牙齦,清潔牙周袋、預防牙周炎和牙齦萎縮,適用於牙周病患者使用;
舌苔清洗器:清潔舌苔表面細菌,預防口氣生成,減少細菌進入體內;
當下沖牙器需要充分考慮便攜屬性,所以「壹杯」沖牙器也特地提供了一個皮質收納袋,可以將沖牙器以及噴嘴全部裝下。
正如「杯」如其名,「壹杯」沖牙器整體外觀就是一個小號版的保溫杯,此時為收納態,三圍尺寸在160*55mm,外層是半透明的杯身,內部則是沖牙器工作主體,頂部是一個完整的同色矽膠蓋,能夠完整避免沖牙器主體直接接觸空氣而受到污染。
拿掉矽膠蓋,輕輕逆時針旋轉沖牙器工作主體即可將主體與外層的杯體分離,此時便可以完整的看到沖牙器工作主體和杯體(水箱)。水箱為半透明狀,最大容量為240ml,頂部有最大刻度線標識,完全可滿足單次沖牙需求。
將沖牙器主體收納狀旋轉180°並順時針擰在杯體上即進入沖牙器的工作狀。
沖牙器主體同樣是圓柱造型,在工作狀底部有一根可完全伸縮的304不鏽鋼材質吸水管,相較於同類產品的塑料軟管,不鏽鋼材質顯然更不易滋生細菌,同時抗氧化耐腐蝕,經久耐用。
最重要的是,整個吸水管做工可以說是無可挑剔,首先做工上沒有任何的毛刺,質感非常高,同時抽拉的阻尼感恰到好處,拉伸長度可以無極調節,工作時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即使是完全抽出,吸水管與沖牙器主體之間幾乎不存在晃動間隙,即使大幅度擺動都不會發出任何聲響。
所有的物理按鍵布局在沖牙器主體側邊,從上往下分別是開/關、模式調節以及對應的模式指示燈,按鍵與指示燈區域為透明材質,雖說按鍵阻尼同樣很好,但是從顏值上能感受到按鍵與主體的分裂感。
工作狀態下的沖牙器主體頂部預留有一個噴嘴連接口,使用時只需要將噴嘴插入該孔即可,在噴嘴連接口旁邊還有一個矽膠蓋密封的噴嘴收納倉,可以將其中一個噴嘴收納其中,一來增加便攜性,二來杜絕二次污染。
取下噴嘴也比較簡單,只需要按下噴嘴連接口附件的按鍵即可輕鬆的抽出整個噴嘴。
體驗:清潔方便,衝壓力度可調
得益於「壹杯」沖牙器的分離式機身設計,所以不管是水箱、噴嘴還是吸水管都可以單獨清洗,讓產品有效減少悶菌危險。可以說分離式機身設計方案要遠優於競品的抽拉式設計方案,這也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點,畢竟入口的東西更應該注意衛生,水箱作為一個長期潮濕環境,不及時清理勢必會滋生細菌。
噴嘴與機身採用卡扣式設計,因此噴嘴可在機身上360˚旋轉,最大程度有效清潔口腔盲區。
不得不再一次提到「壹杯」沖牙器的做工優秀,因為不管是收納狀還是工作狀,隨意晃動機身都不會出現機身連接件有晃動情況發生,給人感覺本就是一體,這種嚴絲合縫的連接在競品身上是從未遇到的,早期使用會非常的舒適,但不知道隨著長時間使用是否會變差。
為滿足不同用戶(新手、牙周患者、沖牙老用戶)的使用感受,「壹杯」沖牙器提供了四種不同的工作模式,非資深用戶只需要在常規模式、輕柔模式和脈衝模式即可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但依舊不得不說的是初次接觸沖牙器時基本都會衝出血,所以初次使用儘可能的使用輕柔模式。
但僅僅三種模式肯定不能滿足所有人需求,因此「壹杯」沖牙器還專門提供了「DIY模式」,水壓可自己調節,高低自由掌控,輕鬆應對多元用戶的口腔護理需求。為了培養用戶的沖牙習慣,「壹杯」默認2min沖牙時間,不用擔心自己過度使用。
作為一個與水接觸的清潔工具,那麼防水等級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性能,「壹杯」沖牙器整體擁有IPX7級防水,日常沖洗完全不在話下。
在續航上,內置了2000mAh鋰電池,按照每天1次的沖牙頻率,單次充電可續航45天,同時單次充滿電需要4-5小時。如此長的續航時間足以保證日常出差不用擔心沖牙器沒電,例如此次過年回老家我便沒有給沖牙器充電。
性能&測試:1700次/min高頻脈衝
在很多人心中沖牙器就是個噴水的,沒有啥技術含量,但事實恰恰相反,因為噴水的工具小的有滋水槍,大的有用來滅火的高壓噴槍,找到能適用於口腔各種生理環境的水壓便是技術含量。
從核心技術維度來劃分,市面上的沖牙器可分為脈衝水流、活氧式注入和微爆氣流,當下最主流、最成熟的方案當屬脈衝水流,「壹杯」沖牙器便屬於這一種。
脈衝水流式沖牙器的工作原理則是脈衝式的連續水流,衝擊力強而且水流很集中,可以噴出很遠,「壹杯」沖牙器的脈衝頻次達到了1700次/min,水壓涵蓋10-120psi,水柱直徑在0.6mm。為了直觀的看到「壹杯」沖牙器的水柱,這裡拍攝了一個「壹杯」沖牙器工作狀態下的水流慢動作。
可以看到,「壹杯」沖牙器的水流非常集中,同時就像機關槍一樣一直發射水柱,此時將噴嘴對準牙縫,即可將水柱壓力釋放在牙縫的食物殘渣上,清理效果比價顯著。
至於衝壓力度如何,我這裡也做了一個小小的測試,將一張便簽紙貼住,然後將「壹杯」沖牙器對準便簽紙的一個點(標準檔),發現沒到5s就將便簽紙射穿。這足以看出「壹杯」沖牙器產品在沖牙性能方面的出色表現,實際使用到牙齦上時,並不會出現不良痛感,初始用戶建議用輕柔模式,可方便你更快上手。
最後說下我的自身感受,「壹杯」沖牙器整體的衝擊力很強(水柱中帶有大量氣泡,衝擊時會爆破形成超聲波頻段的激波),同時水柱集中,因此只需要將噴嘴對準牙縫即可做到指哪打哪,不懼任何的食物殘渣。正因為是連續的水柱,因此即使心不在焉沒瞄準位置也只需要微調一些即可找到準確的沖洗位置,整體使用感受良好。由於我並非第一次接觸沖牙器,因此我使用標準檔就已經比較合適,後續我要探索下DIY模式,看能否找到一個更適合我的壓力。
其實除了「壹杯」沖牙器外,此次入手的還有Ocarelink旗下口腔護理配件UVC殺菌盒,不同於沖牙器的單個配色,UVC殺菌盒則有淺黛綠、胭橘粉和謐藍羽白三種配色。
UVC殺菌盒採用抽拉式,單個殺菌盒能夠放置三個沖牙器噴嘴或電動牙刷刷頭,合上之後在5分鐘內,快速殺滅口腔致病細菌,殺菌率高達99.99%。
總結:做一個有技術含量的噴水「玩具」
電動牙刷的普及已經足以證明大家開始關注口腔健康,但同時又不得不承認口腔護理是一個新興行業,而目前市面上太多廠商看上的這款蛋糕,為了搶占市場過於迎合市場,而將一些用戶容易忽略的產品力拋之耳後,不幸的是,沖牙器正處於此階段。所以行業需要一些健康的廠商來出頭。
落地到「壹杯」沖牙器身上,不管是從整體方案還是做工、用量上,都足以看到OcareLink的用心,設計方案上解決了沖牙器清理難這一行業難題;做工上做到嚴絲合縫,高標準要求自己以提升用戶體驗;用料上不受成本控制,一切以做好產品為前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NRoHHgBDlXMa8eqOv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