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後轉氨酶升高,肝臟受損了?能否繼續吃得看這個指標,牢記

2020-01-23   問上醫

他汀是降低膽固醇的首選用藥。

它效果好,且能夠同步調節甘油三酯水平,應用範圍廣泛。

但,這些好效果是有一些代價的。很多長期服用他汀的患者會發現,吃他汀會出現一些副作用。

例如血糖升高、轉氨酶升高、肌肉酸痛、記憶力減退等。

其中,轉氨酶升高是讓大家較為擔心的一種。它出現意味著什麼?是否需要換藥?本文為您詳細介紹。



服用他汀後轉氨酶升高是咋回事?

他汀主要在肝臟內起作用,它能抑制肝臟將葡萄糖轉換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功能,調脂效果明顯。

大多數藥物都會對肝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他汀藥物也不例外。

他汀的主陣地在肝臟,且膽固醇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因而服用他汀極容易增加肝細胞膜的通透性,使原本被束縛在肝細胞內的轉氨酶逃逸入血,引起血清轉氨酶升高。

正因為如此,不少患者擔心長期他汀類藥物對肝臟會有損害。


他汀藥物對肝臟有哪些影響?無非這兩種

他汀類引起的肝臟異常表現在兩個方面:

· 一是轉氨酶升高但無不適症狀。吃他汀後轉氨酶升高發生率約為10%,與所服劑量、種類有關。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發他汀、氟伐他汀都有引起谷丙轉氨酶升高的案例,停藥2~3個月內可恢復正常。

· 二是存在不適症狀的肝毒性反應。這比較罕見,主要表現為膽汁淤積性或混合性肝臟損害,極少數情況下有急性肝衰竭發生。



出現肝損害跡象是否要停藥?

他汀是目前各類降脂藥物中調脂效果最好的藥物。儘管他汀藥物可能會導致肝損傷,但只有少數人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必過於擔心。

是否需要停藥或調整劑量,應該牢記以下處理原則:

有當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超過正常上限3倍或肌酸激酶(CK)升高超過正常上限3-5倍時,才需停用他汀並立即到專科就診。

肝細胞膜的通透性比較敏感。除了藥物外,心情糟糕、喝酒、勞累過度、熬夜過度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會導致這一問題。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轉氨酶升高不是什麼大事,除非是成倍成倍的增加。


吃他汀想預防肝臟損傷,以下4點務必做好

(1)不要超劑量服用

吃藥不要太著急,牢記醫囑。

他汀藥物的服用劑量與肝損害有密切關係。劑量越高,轉氨酶異常的幾率就越高。

初始服用時,從一般劑量開始,在無效或效果不佳且無肝損害的情況下遵循醫囑、謹慎增加劑量。

(2)服用療程長的,不要忘記定期監測肝功能

很多人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的發生,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這是無法避免的預防措施。

如果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超過半年)的人應該每3個月檢測一次肝功能。

(3)不要一起吃這些藥物

聯合用藥是他汀類藥物所致肝損害的重要危險因素。

應該避免聯合用藥,尤其要避免對乙醯氨基酚、四環素類、氯吡格雷、噻氯吡啶、胺碘酮、非諾貝特、曲格列酮、唑類抗真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等聯合使用。

(4)吃藥時一定不要喝酒

服用他汀藥物期間切忌飲酒,飲酒也會導致肝功能異常。


「問上醫」-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歡迎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