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23年後復產,連F35A都攆不上,這是世界上最大轟炸機圖160

2019-10-08     軍事編輯部

2017年年底的俄羅斯喀山飛機製造廠,標誌著俄遠程航空兵的圖-160轟炸機成功復產,首架圖-160M2轟炸機下線。此時,距離圖-160的上一次停產已經過去了23年。1981年年底,一架體積碩大,全身銀白色的轟炸機在蘇聯境內某機場成功首飛。西方國家通過衛星發現了這一架巨大的轟炸機,並按照慣例將其代號命名為"白天鵝"。1987年,"白天鵝"圖-160進入蘇聯空軍中服役,至年底便有10架裝備蘇軍。

早在1967年,蘇聯遠程航空兵就提出了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的研製規劃。由於圖-95採用的是後掠翼+渦槳發動機的設計,但只能作高亞音速飛行。至於下一代戰略轟炸機,蘇聯空軍希望同時具備低空高速突防、高空高速突防的能力,並在攜彈量、航程等較為重要的指標上不亞於前者。

有趣的是,蘇聯空軍曾經要求圖-160的最大速度達到3200~3500公里/小時,即2.6~2.85馬赫左右。並以不過這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於是空軍作出了讓步:要求能夠以2000公里/小時的速度進行衝刺,最大亞音速航程縮短到16000千米。1970年,70號工程正式開始運轉。

為了能夠以2000公里/小時的速度飛行,圖列波夫設計局一度為圖-160設計了類似圖-144客機的設計:細長的機身,再加上小展弦比的三角翼;翼下布置發動機短艙。圖列波夫設計局發現類似圖-144客機的布局反而不適合戰略轟炸機之後,又轉為採用了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的變後掠翼布局。

1981年11月首飛的圖-160原型機雖然還未成熟,其優秀的性能就已經展現出來了:全程保持0.75馬赫的平均速度,在12000米的高空巡航時航程達到12300千米。得益於完美的翼身融合變後掠翼布局,圖-160甚至可以飆到2.05馬赫(約合2511公里/小時)的高速!而F-35A的最大速度也不過1.6馬赫。如果圖-160收起機翼並打開加力,恐怕不一會F-35A就攆不上了。

蘇聯空軍對其非常滿意,並計劃裝備100架以替換全部圖-95。在圖-160面前,圖-95除了便於維護、運營成本低和數量多以外,根本沒別的優點。要知道,圖-160是一個可以攜帶9噸巡航飛彈,還能全程在距地50~200米處低空高速飛行7300千米的怪物。如果以全程1.5馬赫的高速突防,作戰半徑還能達到2000千米。

要知道一個重達275噸的傢伙,攜帶著45噸的彈藥,還能夠以接近F-35A極速的速度進行突防。如果算上KH55空射巡航飛彈的射程,那麼圖-160在這種極限情況下的攻擊半徑還能達到4500千米。這還是接近半個世紀前研製的東西,可想而知當年蘇聯航空工業的資本有多麼雄厚。

按照蘇聯人一貫的思路,這麼一款性能優良的平台是根本不可能放過的。圖列波夫設計局曾經設想過其衍生型發展,不光有電子戰型,還有將武器艙換為空空飛彈掛架,專門獵殺向西歐運輸物資的美軍運輸機的截擊型、戰略偵查型甚至是攜帶空射運載火箭的圖-160K型。

此外,腦洞大開的蘇聯人還設想了改用液化氫作為燃料的圖-160V型、掛載大型反艦飛彈專門攻擊美航母的圖-160M型,還有為了應對三戰爆發而開發的"廉價版",拆除了所有昂貴的雷達設備只能掛載、投送常規"鐵炸彈"的圖-170。還好這些構想都沒有付諸實踐。

如今的俄羅斯空天軍中,還有14架圖-160在役。這樣的國之重器,俄羅斯當然想方設法地維持它的運行。這批圖-160雖然距離到壽退役還有一段時日,但機上的電子設備基本還是原配。2014年第一架圖-160進入喀山飛機製造廠進行大修和升級,升級版被命名為圖-160M。俄羅斯計劃在2020年前將約10架圖-160升級到這個狀態。

2017年位於薩馬拉的庫茲涅佐夫工廠成功復產了NK32發動機,現在正面臨著測試。同年11月16日,體積碩大的圖-160M2戰略運輸機被拖車緩緩牽出喀山飛機製造廠的廠房。這是圖-160M2的首架原型機,也是圖-160系列復活的開始。俄羅斯宣布,在2023年時喀山飛機製造廠將每年生產3架圖-160M2,並至少生產50架以擴充其戰略轟炸機機隊。

這就是全球最大的戰略轟炸機圖-160。最早一批圖-160將會服役到2030年,而圖-160M2的生產至少會持續到2035年以後。在停產之後,還會再服役直到機體壽命完全殆盡。它會不會成為又一個服役近一個世紀的老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FKWrG0BMH2_cNUg6w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