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壓力如何影響健康

2019-09-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過去已有諸多研究證明,壓力與患41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克羅恩病等)的風險增加36%有關。壓力太大還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導致動物壽命縮短。

近日,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生物學教授Mark Alkema博士的實驗室也完成的一項關於壓力的研究,揭示了「戰鬥或逃跑」反應如何損害生物體的長期健康。這項使用秀麗隱杆線蟲完成的研究近日已發表在《Nature》上。

當我們感知到危險或壓力時,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等應激激素。腎上腺素使心跳加快,增加流向大腦和肌肉的血液,並刺激身體使糖用作燃料。腎上腺素的激增觸發了「戰鬥或逃跑」反應,使我們能夠逃脫「敵人」或應對威脅。

Alkema博士與阿根廷南方國立大學Diego Rayes教授的實驗室合作,研究了反覆激活「戰鬥或逃跑」對秀麗隱杆線蟲健康的影響。這種線蟲是一種流行的模式生物,它幫助解決了生物學中的許多基本問題,從發育到大腦功能和疾病,已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學和醫學領域。

動物會暴露在不同形式的壓力下。這些可能是突發的,如捕食者的出現,也可能是漸近式的,如長期食物短缺、高溫或氧化等。

研究共同作者、Alkema實驗中的博士生Jeremy Florman說:「就像人類一樣,反覆激活線蟲的逃跑反應會大大縮短其壽命。逃跑反應對於線蟲避免被掠食至關重要。但我們發現這是有代價的,逃跑反應的反覆激活降低了線蟲應對其環境中遇到其他挑戰的能力。」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秀麗隱杆線蟲的逃跑反應激活了一對釋放酪胺的神經元,酪胺相當於無脊椎動物的腎上腺素。相反,暴露於諸如高溫或氧化應激等環境挑戰會減少酪胺的釋放。因此,這種壓力激素提供了一個調節動物對急性或長期壓力源反應的開關。

圖片來源:Nature

他們還發現,酪胺通過激活腸道中的腎上腺素樣受體來刺激胰島素途徑。胰島素途徑的激活可以滿足動物對逃跑反應的能量需求。另一方面,胰島素途徑的下調有助於保護細胞免受環境壓力和延長壽命。

圖片來源:Nature

Alkema說:「這表明,應激神經激素的動態調節控制著急性和長期應激反應之間的平衡。線蟲總是會為我們帶來驚喜,它不斷幫助我們揭示出基本的分子和神經機制,而這些機制很可能是極其複雜的人類生物學和疾病的基礎。鑒於從蠕蟲到人類的應激反應機制驚人的相似,我們非常感興趣弄清楚人類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和應激神經激素,是否也會通過激活胰島素途徑對健康和衰老產生負面影響。」

相關閱讀:

20分鐘有效緩解壓力的「自然藥丸」

慢性壓力如何促進癌細胞生長?(附解藥)

慢性壓力會導致或惡化癌症嗎?

BMJ大型研究:壓力相關疾病,與顯著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壓力過大」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聯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email protected]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復關鍵詞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7XdOW0BJleJMoPMPw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