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了解《運城實時資訊》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
如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教育同樣面臨終極問題: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
從微觀來說,這三個問題關乎學校的未來,從宏觀角度看,關乎教育的未來。
11月2-3日,亞洲教育「新10年,尋找名校新樣態」主題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辦。論壇集結約翰·奈斯比特(全球暢銷書《大趨勢》作者)、佐藤學(日本教育專家)、蓧原清昭、姜添輝、徐長發、張新洲等國內外教育大咖與日本超級科學高中項目校、台灣康橋學校、深圳中學、鎮海中學等國內外名校校長,學術交流與經驗分享雙管齊下,共話亞洲教育未來,探索學校發展困境及出路。我校教師代表赴濟南參加論壇。
論壇上,奈斯比特指出,中國未來教育要培養的人才需能夠理解中國在目前經濟全球化中的角色,並且讓中國文化和思維方式獲得他國的理解,而缺乏國際視野的教師是中國教育發展的阻礙。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大規模批量教學、整齊劃一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應21世紀。教育的根本是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
奈斯比特夫婦特別指出,他們理解21世紀學生的核心素養應該包括:領導力、交往能力、全球化意識及創新能力。
王府學校(運城)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國際化學校,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其習得知識的能力;不全盤否定程序性課程,也積極開展項目式(PBL)課程;培養學生國際視野,也注重教師發展。這與奈斯比特在論壇上的觀點不謀而合。
學校依據學生不同知識基礎和學習需求組建精品小班課堂,實行分層教學(點擊查看詳情),並為學生提供靈活的走班上課制度。
每周九節英語強化課程,全面提升學生的外語溝通、跨文化思維與理解能力。同時,得益於集團化辦學,王府學校(運城)的學生能夠在全球20餘所校園互訪交流。
王府學校全球校園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提升教育質量的根本。王府學校(運城)不僅實行嚴格的教師選聘和考核制度,並且注重通過形式多樣的專業教學培訓,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點擊查看詳情)。
點擊圖片識別二維碼,預約王府校園開放日
責任編輯:李博
本頭條號文字圖片均為原創作品,版權歸《運城實時資訊》未經授權,禁止複製、粘貼和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評論留言與編輯互動加微13934387657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