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也有不喜歡的家長?為孩子著想,希望這3類你都不是

2019-10-10     兜媽愛叨叨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家長最擔心的莫過於幼兒園老師不喜歡甚至討厭孩子,讓孩子受到傷害了。

特別是之前的一些幼兒園老師虐童的案件,著實讓家長們提心弔膽。

但事實上,傷害孩子的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幼師都是帶著對孩子們的愛參與到這個行業的。

​不過有些時候,孩子也可能被幼師討厭,這和家長脫不了干係。


兜媽有位當幼師的朋友,曾經說過,她當幼師快十年了,什麼樣的孩子都見過,確實有討厭的孩子。

有些孩子調皮搗蛋,屢教不改,你去找家長反映情況,人家卻刻薄無理,不配合工作,只知道護犢子。
那是真的對孩子喜歡不起來,一般也不會去管他了,就讓小學老師去教吧。

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態度,其實取決於家長對老師的態度。

如果家長總是惹得老師厭煩,老師不喜歡家長,又怎麼會喜歡孩子呢?

家長要知道,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初入社會的關鍵階段,想讓孩子更快更順利地融入幼兒園,家長和老師保持良好的關係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而有些類型的家長,總是會遭到幼兒園老師的厭惡,可別成為這樣的家長。


不信任老師的家長

前段時間,杭州某幼兒園出了這麼一件事。

有一位家長向幼兒園方面提出,他願意自費在教室和午睡室里安裝監控,就是希望「萬一出了什麼事,也能調出監控看看」。

幼兒園方面表示,在規定需要安裝監控的地方,都已經安裝好了。

有老師忍不住抱怨:這麼做是把我們老師當成什麼了?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嗎?

其實家長提出這種要求的初衷都是好的,希望能時時刻刻照看好孩子。

但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一想,每天一舉一動都會被人看到,一點點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這樣的心理壓力會有多大?

要是連這點信任都沒有,幹嘛還要送孩子來幼兒園呢?

除了這種提防老師的,還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對育兒很用心了,講起各種道理也毫不含糊,因此而質疑老師的教養方式,也是一種不信任。

有位從業17年的幼師說過這麼一件事,她遇到一位家長,放學的時候問:「我家孩子大便了沒有?」她回答:「沒有」。

話音剛落,家長就給她兩個耳光,還說「孩子在家好好的,一定是你們沒給他吃飽,才沒大便的!」

其實,家長與老師之間,最不能少的就是信任,甚至說要抱著託孤的心態把孩子交給老師。

老師並不是一塊木頭,她感受到家長的信任和期待,心中有一份責任,自然會對孩子關心照料,甚至會做得比家長還要好呢。

當孩子在幼兒園裡遇到了小問題,自己尿褲子了,和小朋友鬧矛盾了,家長應該重視,但也要理解,相信老師能處理好,畢竟優秀的老師還是占大多數的。


過度擔憂的家長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就脫離了父母的掌控,於是不少家長就會感到深深的擔憂。

幼兒園剛開學的時候,幼兒園的門口總會有這樣的場景:家長想方設法地從欄杆之間的縫隙偷瞄,希望能看到孩子一眼;

還有的家長看著孩子的背影,紅了眼眶默默流淚;甚至乾脆跑到教室里陪著孩子,就不走了。

這些擔憂的家長,還總是一會兒就發消息給老師,詢問孩子的情況;對著老師發過來的照片百般研究:孩子怎麼看起來沒精神?怎麼一個人?有什麼問題嗎?

要是老師回復晚了,這些家長可能就大發脾氣。

其實孩子可能只是玩累了,想一個人休息一下吶。

家長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兜媽剛送小小兜去幼兒園的時候,總盯著手機看,希望老師能發過來一些孩子的消息或者照片,看不到就心中焦急

但是家長也要知道,老師的主要工作是照顧孩子,而且是幾十個孩子,很難有精力一一回復每個家長。

也許在家長等待的過程中,老師正在和熊孩子們鬥智斗勇,難解難分。

如果家長總是過度擔心孩子,並一直纏著老師,可能就會被老師打上一個「事兒媽」的標籤,也會被老師所忌憚,對待孩子可能就更小心,不敢親近。

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不當回事的家長

有些不把幼兒園當回事的家長,也得不到老師的喜歡。

這些家長總是覺得,我可是花錢上幼兒園的,當然是我說了算。想不去就不去,連招呼也不打;什麼幼兒園集體活動啦,親子手工作業啦,憑什麼要參加?

為什麼要讓孩子上幼兒園?不是讓別人替家長管孩子,而是孩子需要學著去進入社會,融入集體之中,獲得一種集體認同感。

如果家長不把它當一回事,孩子在幼兒園裡參加活動時只能孤零零一個人,別人的孩子都有家長陪伴,孩子能不羨慕嗎?能不感到自卑嗎?

因此,不管家長怎麼忙,老師的消息要及時回復;平時有什麼事情,也要主動參與、溝通,這都是為了孩子好。

相信幼兒園的老師都是愛孩子的,但家長不要用自己的態度,損壞了和老師之間的關係,讓孩子受到影響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5rK020BMH2_cNUgcB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