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前有這3「特殊」行為,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2020-04-03   孕嬰幫幫媽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愿,如果寶貝天生智力超群,聰明伶俐再好不過了。畢竟寶寶的智商高可能就意味著以後學習成績好。所以,為了讓孩子從小贏在起跑線上,寶媽們做了非常多努力,如買各種營養品補腦、上胎教課,給孩子報輔導班等等。



實際上,孩子的智力水平在娘胎就基本確定了。因此很多人擇偶時會挑選高顏值、高智商的伴侶,順道還能改變下基因。雖然遺傳基因在孩子智力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但後天努力也很重要。

前兩年,小毛和希希迎來一個可愛的女兒,夫妻倆上學時都是學霸,親戚朋友都說正正結合,他們的女兒以後一定是個高智商學霸。可希希不這樣認為,因為2歲女兒不僅屢教不改,還有很多特殊的小毛病。夫妻認為這不是一個高智商寶寶該有的表現,甚至一度擔心。



其實這並不用擔心,一兩歲的寶寶有很多調皮行為是正常的,這種看似不良的行為,對以後的發展是有好處的。如果2歲前孩子有這3種「特殊」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們就偷著樂吧。

1、赤腳走路

一兩歲的寶寶正是學走路的時候,父母擔心光腳走路會因為地面的寒氣而著涼,所以一般會給寶寶穿上鞋襪。其實一兩歲的寶寶光腳走路好處多多。因為光腳走路不僅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增強血液循環,還會讓寶寶的腳趾更加靈活,促進骨骼發育。

寶爸寶媽們如果擔心孩子著涼,最好在地板上鋪上柔軟的毯子。也要保持地面乾淨安全,不要有尖銳的物體,在安全舒適的前提下,多鼓勵寶寶赤腳走路,能刺激感官系統,讓他們的大腦更靈活。



2、小手不老實

觀察周圍的寶寶,大部分小手都不老實,不僅有吃手的表現,還喜歡胡抓拿東西。其實寶寶小手不安分是聰明的表現,因為手是人體最靈活的部位,我們常說「心靈手巧」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2歲前寶寶抓拿東西,吃手等,是在鍛鍊手部,這種鍛鍊也能刺激大腦神經,能讓寶寶腦袋轉得更快。而且此時寶寶處於口欲期,吮吸會讓他們覺得有足夠的安全感,寶寶也是通過口腔來探索世界的。但寶爸寶媽要注意衛生,儘量少讓孩子吃手,避免沾染細菌。


孩子2歲前有這3「特殊」行為,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3、愛笑

一兩歲的寶寶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用哭鬧或者微笑來發泄情緒,這也表明了寶寶的大腦在不斷地完善和發育。研究表明,愛笑的寶寶反應更靈敏,也更聰明。家長日常可以多和寶寶互動,逗他們玩樂,不僅能增強親子感情,也能提高智商。

雖然寶寶的智商遺傳父母,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後天的環境也很重要,所以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也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智商,讓他們變得聰明。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