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訓練實用指南 幫助家長訓練出天才兒童

2019-10-16     未來春藤

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的時候,總是能夠舉一反三,而自己的孩子即便很踏實很努力,但是做作業很費勁,根本不懂靈活變通呢?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的時候條理清晰,言簡意賅,而自己的孩子哼唧哼唧說了半天,還說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為什麼有的孩子處理事情的時候乾脆果斷,而自己的孩子做事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缺乏條理,搞得一團亂呢?

那是因為,這些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開始了思維訓練。

20世紀,美國偉大的教育學家約翰·杜威在長期研究和觀察中發現,孩子的思維方式是可以通過訓練進行改變的。越早進行思維訓練,孩子長大之後就越有出息。

為了改變教育現狀,約翰·杜威潛心撰寫了《天才兒童的思維訓練》。

眾多老師和家長們使用了書中介紹的思維訓練方法,從小訓練孩子,從而讓孩子的素質大大提升了,讓孩子變成了樂觀、活躍的實用主義者。

父母的思維能力會影響到孩子的思維能力,家長們必須做出改變,從小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從探索、語言、觀察等不同的方面,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才能夠讓孩子成為思維高手。

1、如何訓練孩子的探索思維?

約翰·杜威介紹說,遊戲是最好的訓練方式。遊戲不僅是玩,還含有許多智慧的因素。

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將這些玩具所代表的意義組織起來,編排分類,再把他們綜合聯繫起來,這就是思維的表現。

約翰·杜威提醒我們,孩子對遊戲的態度,往往比遊戲本身更加重要。遊戲的態度往往是一種自由的態度,孩子很可能在遊戲中沉溺於無邊的幻想,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去引導孩子,將他對遊戲的態度逐漸轉化為探索的態度。

比如,在玩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個目標,讓他搭一個城堡。他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搭建不同的造型,我們可以要求他:「在城堡中會有公主,還會有強盜,那就需要有勇士來拯救他。」

有了故事和目標,孩子就會去想像,公主的城堡應該是什麼樣的,為了阻止強盜,勇士會搭建什麼樣的防禦牆來保護公主。

在搭建城堡的過程中,孩子的想像力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去嘗試更多的可能,這也是孩子從自由的遊戲轉向主動探索的過程。

在開發孩子想像力,培養他的探索思維的時候,需要規避一些思維誤區。

比如說,我們大人可能會覺得無聊和乏味,就像例行公事一樣,因此很可能會不讓孩子去做。

這種想法就錯了,這些我們司空見慣的情景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神秘莫測的、奇妙的世界,而且充滿了教育意義。

2、如何訓練孩子的語言思維?

語言是一種實用的、溝通的工具,同時也是思維的運載工具。

關於如何改變語言習慣,讓語言成為精確而靈活的理智工具,作者給我們提供三個步驟:

首先,我們要擴充孩子的詞彙量。我們要帶領孩子多多閱讀,並且帶他多去接觸一些事物和人。需要注意的是,說話流利不代表孩子有很大的詞彙量。

其次,我們要引導孩子精準地闡述這些詞彙的意義。小孩子可能會把自己看到的第一匹大馬叫做「大狗」,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很快糾正孩子,就會限制孩子的語言思維發展。

我們可以提醒他:「想一想,狗是怎麼叫的?狗的耳朵跟它一樣嗎?」通過對比,讓孩子發現馬和狗的不同,孩子理解之後,一旦再提到馬,孩子的腦海中自然就會聯想到馬的畫面了。

最後,我們要幫助孩子養成流暢的口語表達習慣。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千萬不要怕孩子出錯。比如兩歲多的孩子,語言邏輯能力是混亂的,他想要一個蘋果,可能會說:「媽媽,拿一個蘋果給你。」在他的意識中,你和我分得不是特別清楚。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說錯話而責怪,這樣孩子很可能就閉嘴不言了。最好的辦法是鼓勵孩子去表達自己。我們可以重複他的話:「好的,你是說,媽媽給我拿一個蘋果是嗎?我這就給你拿。」

3、如何訓練孩子的觀察思維?

每個孩子都有一種自然的願望,希望擴大對人和事物的認知範圍。簡而言之,就是求知慾。

這種對知識更充分、更親切的觀察要求,有助於孩子去理解,形成更複雜的思維。

求知慾這跟普通的觀察不同,它是一種孩子自我擴充、自我實現的願望,它會促使孩子主動觀察。

建議可以從故事和戲劇入手,為孩子引入一些戲劇性的懸念,或者是他感興趣的情節,幫助他啟發思維。

比如,下過雨之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一隻蝸牛。在孩子觀察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營造一個故事場景,告訴他:「這隻蝸牛出來散步,但是它找不到媽媽了,怎麼辦呢?」孩子會被這種戲劇性的懸念所吸引,進而幫助蝸牛尋找媽媽。

這種觀察一定要是科學的觀察,也就是引導孩子為了達成目標而觀察。我們在一開始可以向他提出疑問,讓孩子通過觀察加以推測,提出自己的觀點,接下來,跟孩子一起進行驗證。

科學的觀察,可以充分滿足孩子的求知慾。而孩子通過思考之後,觀察力也會變得更加敏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59f1m0BMH2_cNUg0E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