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部手機,就能開闢新技能,學瑜伽、學書法、學攝影、逛博物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惠州籌備的百場文旅體活動暫停舉辦,但我市公共文化服務場館閉館不謝客、服務不打烊,紛紛開啟「雲服務」。「雲賞文化」已經成為市民自我提升的新方式,即使不出門,惠州市民在家裡也能充電學習,接受藝術薰陶,以文化滋養生活。
惠州市文化館
市民「雲學習」,「空中」學瑜伽
換上瑜伽服、鋪開瑜伽墊、打開手機看市文化館的瑜伽課程,這是市民小辰在疫情期間「宅」家生活的一個場景。
「雲學習」已成為我市許多市民提升自我的新「姿勢」,對於許多人來說,疫情期間的「宅」家時間成了一段快樂豐富的好時光。數據顯示,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文化館首次與惠州各縣區聯合開展總分館制公共數字服務,線上服務輻射全市範圍。惠州數字文化館平台2月份官網的訪問量為143028次,較1月急劇提升約5.2倍。同時,通過惠州數字文化館平台提供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線上招生人數同比增長約19倍,線上完成學習數9754人,最受市民歡迎的課程為手機攝影、零基礎學聲樂、少兒硬筆書法。
市文化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主要是由於疫情防控,從1月23日起,文化館線下活動停止。市民「宅」家時間變長,在家享受數字文化服務的意願也增強,主動學習觀看在線藝術教育課程的次數也增多,時間也長了。據悉,在線藝術教育課程共有19個,2月份官網視頻有效播放時長為63773.33分鐘,同比增長約7.6倍。
受疫情影響,我市許多線下藝術普及機構面臨停課的重大挑戰和壓力。市文化館館長林博偉說,對於中小型藝術普及機構來說,轉型線上服務比較難實現。對此,市文化館也開放了惠州數字文化館平台及數字服務能力,為各類線下藝術普及機構提供教育平台,助力各類線下藝術普及機構實現在線藝術教育。
據悉,惠州數字文化館平台有一個專門的用戶管理系統,機構只需註冊成為平台管理帳號,便可以使用多種學習模式,如該平台提供視頻、音頻、PPT、直播、考試等多樣式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也可以在平台上追蹤學員的學習進度和保障學員學習質量。
惠州慈雲圖書館
元宵搬到線上,市民競猜燈謎
1月24日起,慈雲圖書館臨時閉館期間,雖然線下活動延期了,但圖書館線上活動依然火熱進行。在疫情防控期間,慈雲圖書館為豐富廣大讀者的精神文化生活,積極整合本館數字資源,提供超星名師講壇、維普科技期刊、暢想之星電子書共36個資料庫,容量達32TB的數字資源供讀者使用。讀者可通過慈雲圖書館網站、微信公眾號、掌上移動圖書館登錄訪問,隨時隨地、無邊界獲取圖書館的海量數字資源。
在為廣大市民「充電」的同時,慈雲圖書館還線上開展了「學春節文化知識,品傳統文化魅力」答題闖關,「少兒成語知識大賽」線上競賽,「家讀·家悅」家庭數字閱讀書目推薦,在圖書館公眾號「微閱讀空間」為讀者提供「新語聽書」資源,上線最新、最權威的國內外疫情學術資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題資源庫等服務新舉措,讓讀者足不出戶即可參與線上閱讀活動,學習共同戰疫!
據了解,元宵期間,我市圖書館聯盟推出的元宵線上燈謎競猜活動受熱捧,市民共答近17萬道題,讓圖書館春節線上服務人次再創新高。
惠州博物館
線上展廳開放,解說縛婁之謎
今年春節到現在,博物館愛好者陳靜一直在家裡關注全國各大博物館的線上活動,「今年,惠州博物館的線上展廳也做得很不錯,我從中了解到不少惠州的歷史和縛婁之謎。」
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惠州博物館線上展廳持續對外開放,市民朋友可以在家線上看展覽、看文物。同時,今年還開展了「文博系惠州 講述惠州歷史」系列網絡微展覽,以惠州通史為主,每周一期,目前已推出兩期《東江流域的文明》。網絡微展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將「縛婁之謎」娓娓道來,大量窯場、遺址和出土文物讓讀者對惠州的先秦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另外,為銘記歷史,展示這場艱苦卓絕的全民戰疫,惠州博物館向全社會提出倡議,徵集2020年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見證物。如果市民有抗擊疫情相關的請戰書、工作記錄、照片、文藝作品、影音記錄等,可聯繫博物館進行捐贈。
惠州文化藝術中心
「宅家有藝思」劇院送到身邊
在疫情期間,惠州文化藝術中心推出了「宅家有藝思」為主題的系列藝術科普活動,讓觀眾在線就能學習欣賞多種藝術形式,提升自身藝術素養,非常不錯。
記者了解到,1月21日閉館以來,為做好防控工作,惠州文化藝術中心暫停營業。疫情期間,中心取消了6場演出,延期1場演出。在做好群眾退票工作的情況下,中心堅持「雲端」送服務,讓廣大市民在不能去劇院的日子,也能感受藝術的美好。
「倘若你無法抵達演出現場,就讓我們把劇院送來你的身邊……」日前,「保利雲劇院」首期正式上線,讓惠州市民不用出門、不用梳洗打扮、不用花錢,就有劇看!記者了解到,「保利雲劇院」分為戲劇、音樂會、大師課、文藝戰疫4個板塊,包含近百個劇目資源,例如話劇《北京人》、法語音樂劇版音樂會《悲慘世界》、經典舞劇《大河之舞》等,能夠滿足各個年齡段用戶的多種觀演需求。
來源:惠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