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食療方,適合肝硬化患者吃,對病情有幫助

2019-12-03     家庭醫生在線網

得了肝硬化,其肝臟功能已經很差了,不能正常的代謝和解毒體內的有毒物質,患者必須要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防止出現併發症,同時要注意飲食上的調理。

適合肝硬化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1、薏仁黃芪粥

先把30克黃芪放在鍋裡面煎煮半個小時,過濾渣取出汁,然後和30克糯米、薏苡仁,15克赤小豆一起放在鍋裡面煮一個小時,最後再加入9克雞內金末煮成粥就可以了,每天喝1~2次,適合於肝硬化所引起的脾胃虛弱、臉色暗淡以及腹脹的人群。

2、佛手白芍舒肝湯

把15克茯苓白芍,30克白芍黨參,9克佛手花、炙甘草以及素馨花以及佛手花放在鍋裡面進行煎煮,過濾渣取出汁,每天喝兩次。此方法具有行氣止痛以及疏肝健脾的效果,適合於肝鬱脾虛型的肝硬化患者,主要症狀有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胸口悶痛,兩肋部脹痛,脾氣暴躁,噁心嘔吐等。

3、鯽魚羹

首先把3條新鮮的鯽魚徹底的清洗乾淨,30克商陸和赤小豆放在一肚子裡面使用線縫好,放在鍋裡面清蒸熟爛成羹就可以了,每天空腹吃三次,適合於肝硬化患者,伴隨著水濕偏盛,腹瀉,小便不利、腹部脹痛以及食欲不振的人群。

4、紫珠草雞蛋

把4個雞蛋和120克新鮮的紫珠草一起放在鍋裡面,加入適量水一起煮,把雞蛋煮熟之後去除殼,再煮一個小時。每天早晚各空腹吃一次,連吃三個月為一個療程,特別適合於早期肝硬化以及肝區疼痛的人群,同時也能緩解煩熱以及口乾的問題。

5、紅花燉豬胰湯

把一個豬胰洗乾淨切成塊,加入9克素馨花和紅花,隔水燉熟,每天喝一次即可,特別適合於氣滯血瘀型的肝硬化,主要症狀有身上出現蜘蛛痣、食慾減退、兩肋疼痛以及舌質紫暗等。

溫馨提示

肝硬化患者要補充足夠的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因為維生素參與了肝臟的代謝活動。限制水和鈉的攝入,每天的次鹽量不能超過5克,每天的脂肪不能超過45克,以植物油代替動物油,防止肝臟周圍堆積太多的脂肪而加重了病情。對於有肝腹水的患者,可以合理地使用促進凝血以及利尿的食物,比如赤小豆冬瓜等。飲食以容易消化細軟為主,不能吃辛辣刺激性以及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不然會讓擴張的食管靜脈破裂而出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0BPzW4BMH2_cNUgqv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