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懂得:朋友之間再親密,也要把握好這二個度,一定要重視

2019-05-18     鬼谷子人生智慧

每個人都離不開朋友,朋友不僅是我們的人脈,也代表著我們的圈子。從一個人交什麼樣的朋友,就能看出來他是怎樣的人!

交朋友很簡單,但是想要得到真正的友誼卻不容易。卡耐基說:「友誼需要用忠誠播種、用熱情灌溉,用原則培養,用寬容呵護。」

當然,朋友也不是只有相交莫逆才好,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能夠心心相印、肝膽相照已經足夠,這就是難得的知己。

友誼的深度,其實就是朋友雙方做人的深度,能夠把握好人際交往的「度」,友誼才能牢固。做人要懂得:朋友之間再親密,也要把握好這二個度,一定要重視。

一、把握好說話的尺度

卡耐基是偉大的人際關係專家,他在《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最好的尺度,就是既不傷害別人,也不委屈自己。」

朋友之間關係雖然很親近,但是並不代表說話可以無所顧忌。凡事認為我們是朋友,所有話都要直話直說,最後的結局一定不會愉快。

朋友之間也有尊嚴,朋友之間也要面子,如果說話不注意場合和分寸,在眾人之前指出朋友的過失,講出朋友的隱私,這都是不合時宜的做法,輕則產生矛盾,嚴重的時候,還會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朋友之間,正是因為珍惜友誼,所以更要說話婉轉,把握好尺度,這樣才能互相理解,增進友誼。

二、把握好做人的器度

南師說過:「有器度、有見識的人,他雖然從艱苦困難中成長,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義的胸襟懷抱。」

擁有做人的器度,是一種難得的品質。就像南懷瑾大師所言,只有經歷過世情的甘苦,所以懂得人生,所以有遠大的格局,所以有很高的境界。

我們做事的時候,越能夠放寬胸懷,越容易成功。在人際交往的時候,越擁有寬廣的心胸,人緣就會越好,朋友就會越多。

每個人都不喜歡跟斤斤計較的人打交道,而是喜歡跟有器度的人來往,所以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器量。曾國藩就說過:「容一番橫逆,增一番器度;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擁有器度的人,看似包容了別人的過錯,其實是成就了自己的高度。

唐朝的布袋大師寫過一首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做人要重視為人處世的智慧,說話的時候不妨低調一點,就把握好了尺度;做事的時候不妨忍讓一點,就擁有了器度。這樣做,願意跟我們交往的人才多,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xNYYmwBUcHTFCnfHF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