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體測是必有的考核內容,國家設立體測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身體健康考慮,然而近年來,時不時就會發生學生在體測時猝死的事件。前幾天,瀋陽一中學就發生了這樣的悲劇。
據拍客上傳的視頻顯示,瀋陽一名初三男生,在體能測試1000米跑途時,跑到100米處突然倒地猝死。得知自己的孩子死亡後,其父親質疑校方未安排人員及時搶救,因此才錯過了搶救的最佳時間。拍客多次試圖聯繫校方,但校方一直未回應。不光這位父親對學校存疑,就連網絡上,幾乎全是一邊倒的譴責聲,責罵學校的老師和校醫工作失職、冷漠。
這位父親的悲傷和網友的憤慨可以理解,人是在學校死亡的,校方當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於情於理,都應該給死者家屬一個做法,逃避不回應是何道理?但說校方失職、冷漠,就有點言過其實了,這畢竟是一條生命,相信他們不會大意。正如極個別網友所說:體育課上,有人岔氣兒站不起來,有人不小心摔倒了沒起來,各種情況都會發生,很難讓人一下子就意識到,倒在地上的人是猝死了。
確實,猝死太突然了,等發現後,往往就晚了。前幾天,不是還發生了"2名馬拉松選手猝死"的事件,這麼大的賽事,醫護人員、醫療設施自然是配備齊全的,但依然卻避免不了悲劇的發生。
孩子一旦在學校出了事,不少家長的做法都是,不了解事情原委,就直接找孩子的老師問責。自己的孩子,突然就沒了,父母傷心是肯定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作為老師,心裡肯定也是很難受的,但老師只是教書育人的,並不具備專業的醫學知識,學生一出事,學校也勢必是要反覆詢問學生老師的,家長和學校的雙重施壓,勢必會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你們想想,這樣對老師公平嗎?
近年來,校園內時常發生猝死事件。河南南陽15歲學生,突然在課堂上暈倒,救護車趕到時,已無生命體徵;一名90後學生,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連續三天都在熬夜,最後猝死在床;河南柘城一名初一學生,在毆打同學時,突然倒地猝死。學生猝死的形式多種多樣,以體測猝死最為常見。
體測猝死的頻率為何這麼高?
除了考試,體測無疑是讓中學生最難受的事情。應試教育下,只強調學習,不注重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學生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幾乎都不鍛鍊,甚至有些學校還把體育課改成了文化課,有網友說,有時候真的不是學生自己想身體素質差的。所以一到體測,很多學生就犯了難,不光學生不喜歡體測,就連學校也是為此傷透了腦筋,取消體測吧,不符合規定,執行時害怕學生身體扛不住。
總之,體測猝死的根本原因,還是缺乏運動。大學生體質不行,該不該取消體測?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