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
意思是:寶貝在三個月的時候開始翻身,在六個月的時候學會坐,在七個月的時候開始學會在地上打滾,在八個月的時候開始學會爬行,在一周歲的時候已經開始學習走路了。
這些寶寶成長周期發育的大動作,標誌著寶寶身體發育有了跨越性的進步。
寶貝在這個生長發育周期內,可以檢測出大腦成熟發育度,大腦發育越成熟的寶寶,身體大動作的出現越早。
寶寶爬太早影響腿部發育?記住「三翻六坐八爬」,寶寶發育有規律
經常在育兒社交網站上看到寶媽在網站上留言道:
芒果媽媽:我家寶寶五個月就會爬了,剛剛十二斤重,爬得太早正常嗎?
果果媽媽:羨慕樓上的寶媽,我家寶寶9個月了還不會爬,但是現在已經能站起來了。
芒果媽媽:我擔心孩子爬得太早影響寶寶腿部的發育,現在他要爬我都會把他抱起來。
草莓媽媽:樓上寶媽不用怕,我家兒子就是五個月會爬的,現在發育很好,也沒有O型腿什麼問題的。孩子早些爬有好處的,說明寶寶大腦發育好,以後會是個聰明的寶寶呀!
那究竟寶寶過早爬行對寶寶有好處嗎,寶寶的身體發育規律需要遵循「三翻六坐八爬」規律嗎?寶寶身體大動作的出現和寶寶的大腦有什麼關係嗎?這裡給大家一文講清。
跳過爬行階段的寶寶在長大後身體的協調發育能力較差
在寶寶成長發育的階段,很多寶寶會直接掠過爬行的階段,直接跳到走路的階段。其實適當的爬行對於寶寶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比如寶寶在幼兒園學習集體舞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同手同腳的情況,這些和小時候沒有一定的爬行訓練是很有關係的。
寶寶的爬行過早或者過晚都屬於正常現象這標誌著寶寶的大腦協調性更加完善,寶寶的運動能力攀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出現這種過早爬行的現象,寶媽也不需要經常性地制止寶寶,可以有效地對寶寶爬行有一個引導,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更加完善。
寶寶運動發育規律:一睡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
寶寶出生第一個月:新生兒出生的第一個月,寶寶除了喂奶的時間都在睡眠,但是寶寶的身體各項器官都在發育,大腦也開始了迅速的成長。
寶寶出生第三個月:寶寶出生第三個月後,寶寶可以做到翻身的運動效果,他能抬起自己的頭,用兩隻手撐住身子,用力向另一邊倒。
寶寶出生第六個月:寶寶生長到這個月齡,已經進入輔食期,大量有營養的食物,會補充大量的鈣質,寶寶的脊椎發育完全。寶寶在家長的輔助之下,可以靠在牆上端坐,也可以在寶媽的幫助下進行扶坐或者拉坐。
寶寶出生第八個月:寶寶出生的第八個月,寶寶的四肢開始有所自我感覺,他會去用力夠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寶寶出生的第十二個月:當寶寶出生的足夠一年的時候,寶寶已經開始學習走路,他們可以在寶媽的幫助下,自如地轉動身體,彎腰拾取東西。甚至可以脫離家長的協助,獨自走幾步。
偶爾會被自己的左右腿交叉絆倒,這時寶媽可以讓寶寶自己爬起來,不要立馬去幫助寶寶。因為自己站立起來也是寶寶身體動作發育的一個有效鍛鍊,對於寶寶意志力和肢體發育都有很好的幫助。
你家的寶寶是幾個月開始有肢體的大動作呢?歡迎各位寶媽積極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呦!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