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果樹拉枝,不但可以擴大樹冠,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調節樹勢;還可以促使成花,實現果樹立體結果。但那些一到夏季,就拉枝,而不考慮拉枝的時間、角度、枝齡、品種以及相應的輔助手段的做法,容易造成果樹樹形紊亂、果樹徒長(旺長)、果樹難成花、成花後果品質量差,且易使果樹持續出現大小年結果現象。
正確的拉枝時間,應根據果樹的大小,枝齡的長短,品種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拉枝時間。
對於2年生以上的大樹,一年四季都可以拉枝,但最佳拉枝時間為清明前後、套袋前和秋天;對於當年生枝條,立秋到秋分之間都可以拉枝。因為秋天拉枝,由於角度開張,落葉之前葉片上製造的養分向根部和樹幹上回流的慢,有很大一部分營養儲存在枝條的每個葉芽芽體內。若春季拉枝,枝條的直立優勢和頂端優勢,容易轉變成背上優勢,引發冒條徒長,不利於花芽形成。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春拉枝冒條多,秋拉枝成花多」的原因。
然而,對於紅富士這個品種,就有所例外。因為紅富士枝條停止生長較晚,拉枝偏早容易引起枝條枝頭上翹,為整形帶來麻煩。因而它的最佳拉枝時間為8月下旬到9月下旬。對於那些拉枝過早,已經出現枝頭上翹的樹,可用轉枝的方法予以解決。
同時,夏管時,不要把主枝上當年刻出的小枝全部短截,更不能把中干發出的一部分新枝扭曲。主枝當年刻出的小枝大部分為明年的花芽,不必將其短截,可採取環切、轉枝、拿枝的方法抑制生長,若將其短截後再發出的枝當年很難形成花芽,就算形成花芽,結果後果實也會呈現果個小、表光差的現象(秋天長成的枝條,有經驗的果農一般會到冬季修剪時剪掉)。中乾上當年的新枝應主要以牙籤開角和秋季拉枝為主,其他枝長至50—60厘米,可多次拿枝、緩勢、抑長。
至於蘋果拉枝角度的大小,一定要根據你種植果樹的樹形、栽植密度、枝條的長勢(粗細、旺弱、長短)以及枝條在樹上所處的位置決定。如自由紡錘形角度要保持80~90°,而倒掛式塔松形則要保持在95~150°。栽植密度越大,拉的角度應越大;枝條粗的、旺的、長的以及樹體上部的枝條和競爭枝,拉的角度應大一點,反之角度應小一點。拉枝時,應從下部枝條依次向上拉,插空排列。每個枝條都有各自的空間,既所謂「各自為政」。
果樹拉枝的時間、角度,以及一些必要的輔助手段,一定要根據果樹的具體情況辯證的確定,不可死守教條,不知變通;一定要因樹而異,因勢而別,因位而異。(作者:陳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