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奇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鄒城嶧山

2019-08-08     xiaoyao游天下

2500多年前,年近花甲的孔丘登上東山,魯國的風光盡收眼底。孔丘登上東山180多年後,他的再傳弟子孟軻記錄了孔丘登山的情況,孟軻記述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大略的完成了孔子沒有完成的登泰山和東山的遊記,這則遊記被記載在了《孟子·盡心上》篇中。

天下第一奇山——嶧山

當年孔丘登臨的東山就是今天的嶧山,2015年9月,我有幸在鄒城登臨了2500多年前孔丘登過的嶧山。

嶧山位於濟寧鄒城市東南十公里處的嶧山鎮,距離嶧山鎮駐地大約5公里路程。孔丘所生活的春秋時期這裡屬於魯國,那時候嶧山還叫東山,孔子登上東山,感覺整個魯國都變小了。

嶧山省級地質公園

鄒城嶧山風景區入口

鄒城嶧山風景區簡介

鄒城嶧山風景區簡介

但是嶧山和泰山相比真的太矮了,海拔只有580多米,但是那時並沒有什麼高樓大廈,從580米的高度俯瞰下邊,眼力所到範圍自然比現在要寬廣的多。嶧山很有名氣,倒不僅僅是因為孔丘來過,孔丘之後的孟軻、秦始皇嬴政、李斯、太史公司馬遷、神醫華佗、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董其昌、鄭板橋等先後都曾登臨此地攬勝,現在的我們有照片可以為到此一游作證,當年的他們只有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摩崖刻石和碑碣為證。 嶧山景區簡介 關於嶧山的名氣之大,當地有一句俚語似乎很有代表性,「泰山雄,黃山秀,比不上嶧山大石頭」,可見嶧山的特色就是石頭多,石頭秀。到了嶧山,發現果然名不虛傳。嶧山也因為石頭眾多,自然景觀優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觀 、鄒魯秀靈、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譽。

嶧山風景區入口

岱南奇觀

嶧山上的石頭可謂峰巒如聚

嶧山是我國古代的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一,有齊魯名山歸岱嶧的美譽,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一塊石頭像人、像佛、像物、像禽、像獸尚不足為怪,一塊石頭同時酷像五種動物就不能不令人稱奇了。若站在五巧石面前看去,它不過是一塊普普通通、斑斑駁駁的石頭,但我們若走離它,自西向東看,它像一尾磷光閃閃的金魚無拘無束地翔游在潔凈的清水中,從北向南看,它像一匹堅毅沉著的駱駝心無旁騖地行走在茫茫大漠中。登至高處透過樹籬俯視,它像一隻溫柔嬌弱的玉兔雙耳斂伏、靜臥在草叢中,從南向北遠眺,它像一隻憨態可掬的烏龜在沙灘上翹首張望。再退遠一些顧盼則像一隻甲魚在不緊不慢地踽踽爬行,由此可見這塊石頭實在是惟妙惟肖,趣味橫生。

五巧石

五巧石

有資料說嶧山是目前世界上離海最遠的古海蝕地貌。地理學家稱這裡的石頭為當今世界奇觀的海蝕岩——多以圓形為主,沒有稜角,它與海水的沖刷密切相關,而石頭上、腳下皆為沙粒,也是因為與海有著不解之緣。嶧山由沖蝕巨石堆疊而成,在億萬年前的上古時期,經歷了三次沉沒和四次上升的煉獄般的淘冶,在夢幻與現實之間,它才橫空出世,在這裡閱盡人間萬年的滄桑。

八卦石

寶瓶石

仙人洞

子孫石

妖精洞

斷機石的來歷跟孟軻有關。孟母三遷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而斷機石也跟孟母三遷有關係。據傳孟母三遷之後,小孟軻依然玩心不退,這也難怪,誰的孩童不貪玩呢?只能怪當年的孟母教子心切,猶如現在的父母逼著孩子學這學那,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也難怪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沒有了童年,其實當年的小孟軻也和現在的孩子差不多,童年缺失。一天,小孟軻又逃學到外面玩了半天。回家後,見到母親,母親並沒有責備,而是不聲不響地拿起一把剪刀將織成的一段錦絹從中間剪成兩段,小孟軻非常驚愕不解,母親說道:「你貪玩不學習就像我剪斷織絹一樣,一個君子學以成名,問則廣知,所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你今天不讀書學習,就很難遠離禍患,今後也就只做一些縈縈苟苟的小事,中道廢而不為,怎麼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糧食呢?」這便是斷機石故事的來歷吧。

斷機石

「鰲」字刻石據說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漢字刻石之一,此字高15米,寬8米,是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楊萱庭於72歲來嶧山遊覽時所題。

「鰲」字刻石

嶧山風景

嶧山風景

天下第一奇山

嶧山索道

我們一行登山時徒步攀登,一路拍了一些照片,然而下山時很多人因為未老體先衰,不肯再步行,於是集體乘索道下山,少了很多樂趣,現在想想真是留下不少遺憾。以後若有機會再游嶧山,我一定會徒步走完整個行程,把這個遺憾補過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sCEwWwBJleJMoPM7R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