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寶媽一歲寶寶能吃鹽嗎,專家這樣說

2020-04-23     看齊

食鹽是什麼?

鹽其實分很多種,而我們食用的鹽常被稱之為食鹽,主要含量是99%化學成分氯化鈉(化學式NaCl)。很多蔬菜、水果中都存在鈉元素,也就是說即便不添加食鹽,我們也可以通過水果、蔬菜中攝取身體需要的鈉元素。

食鹽的作用

一是,給食物調味,使食物變得更加符合需要。

二是,為人體補充鈉元素。每個人每天都需要氯化鈉的攝入,來維持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寶寶這個特殊群體,每日的攝入量與大人不同。


嬰幼兒每天推薦鈉攝入量


0-6個月:

每天鈉的攝入量不應超過200毫克,換算成食鹽量就是0.5克,這包括其他食物中所含有的鈉。



6-12個月:

每天的食鹽量不應超過1克。



1-3歲:

每天的食鹽量不應超過2克。



4-6歲:

每天的食鹽量不應超過3克。



7-10歲:

每天的食鹽量不應超過5克。

1克食鹽相當於一個黃豆粒大小。通常1個茶雞蛋就含有1克食鹽,一包方便麵的含鹽量超過了4-6歲寶寶一天可以攝入的最大值;一袋薯片的含鹽量超過寶寶每天食鹽配額的四分之一。所以,許多寶寶每天食鹽攝入量早已到了9-10克,這已是推薦量的2-3倍。

請問您還另外加鹽嗎?

還說什麼沒有鹽人就沒力氣嗎?

高鹽給寶寶帶來的危害



1、削弱寶寶的抗病能力

攝鹽過多會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得口腔唾液分泌減少,並導致唾液里所含的溶菌酶的數量減少。溶菌酶有殺菌的作用,它的減少會降低口腔對細菌、病毒的防禦功能,從而削弱寶寶的抗病能力。


2、上呼吸道感染

高鹽飲食後由於鹽的滲透作用,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調,導致發病。


3、導致寶寶缺鋅

高鹽飲食會影響兒童體內對鋅的吸收,導致孩子缺鋅,影響孩子智力的發育,還會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4、心血管疾病

寶寶的腎臟發育還不健全,不足以滲透過多的鹽。如果輔食中加鹽過多,無法自行排泄的鈉會滯留在體液中,日夜累積提高了日後患高血壓甚至中風的幾率,也可引起水腫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5、養成重口味

寶寶的味覺極為靈敏,只要一點點鹽,他們就會感覺很有滋味。攝鹽過多的話,寶寶即使感覺很咸但由於不會表達,只能慢慢適應這樣的鹹度,最終口味變得越來越重,味覺發育受到嚴重影響。而且,從小養成重鹽的飲食習慣,長大後不容易糾正。

食鹽添加建議

1歲以內的嬰兒除輔食以外不需要添加額外的食鹽,不需要,真的不需要,重要說三遍,不需要。因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鈉元素已能滿足寶寶需要。

其實,在孩子1歲前,輔食不單單是不能加鹽,其他各種調味品比如醋、味精、酒、胡椒粉、芥末、花椒、咖喱、調味汁等,都是不建議添加的。

1~3歲的寶寶,每天做菜時可以少量添加食鹽或者堅持不放,一般3~6歲的幼童每天食鹽不應超過2克。其實,對於寶寶非常敏感的味蕾來說,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鮮美,而這些食物也足夠滿足寶寶鈉元素的需求。

老一輩的人經常會說,不吃鹽不行,不吃鹽會沒勁。那是針對勞苦的舊社會而言,現如今,每個家庭都不缺鹽,對於1歲以內寶寶不另外添加食鹽,3歲以內的寶寶少量或者不添加食鹽。


當然此文沒有針對老人家的愛,老人家愛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也要堅持自己的健康育兒,不要被老一輩舊思想打倒~

(看齊整理自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康復分院兒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qtHqnEBnkjnB-0zItu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