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闖入硬漢圈:制服誘惑的背面是「張翰李易峰們」的轉型困境

2021-05-24     娛樂產業

原標題:流量闖入硬漢圈:制服誘惑的背面是「張翰李易峰們」的轉型困境

作者 / 葉春池

1992年,陳凱歌籌拍《霸王別姬》時,本想找姜文來演段小樓,結果姜文不幹,非說自己要演程蝶衣,被陳凱歌否定後,姜文急了:「書里也沒說虞姬不能是我這樣的」。

後來這段「鐵漢柔情」一直被網友爭相傳頌,硬漢姜文想擠進「小鮮肉」圈裡算是徹底沒戲了。

多年以後,觀眾的審美一茬茬的更換,流量小鮮肉逐漸統治了娛樂圈。他們年輕、好看、塗粉底、畫眼線,雖然大多數表面看起來跟硬漢關係不大,但如今他們正在大舉闖入硬漢圈。

之前也有不少演員在演硬漢時脫胎換骨,有了足以為外人道的代表作。早一點的有霍建華和張翰,後有杜江、歐豪、黃景瑜等。

今年恰逢中共建黨一百周年,也是主旋律影視劇的爆發之年。在這些作品裡有很多流量演員的身影,甚至有的直接是流量演員來挑大樑。

雖然流量演正劇能提升國民度,拓寬戲路,運氣好的話還能擺脫奶油小生或者霸總的形象。可就像姜文不適合演程蝶衣一樣,硬漢也不是那麼好演的。

「制服誘惑」

流量闖入硬漢圈早有苗頭。

早在2011年《建黨偉業》的時候,全明星陣容里已經出現了井柏然、韓庚、楊洋這樣的小鮮肉的身影。

到了2017年《建軍大業》的時候,「流量明星」的盛行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主旋律電影中的小鮮肉們也比前幾年更多。包括歐豪、劉昊然、馬天宇、李易峰、李現、白宇、鹿晗等均有出演。

在《建軍大業》上映的前後一兩年間,「行動系列」、「戰狼系列」等商業動作主旋律大片相繼爆紅,也帶出了一批走硬漢風,演技不錯的小鮮肉,他們隨即成為了各類主旋律大片中的常客。歐豪、黃景瑜、杜江都是這批「硬漢」的代表。

歐豪在《建軍大業》里飾演葉挺的時候遭來不少非議,讓葉挺後人在微博上反覆吐槽,但此後他也一直沒放棄這個路線,《烈火英雄》《中國機長》的片子裡他也均以「制服硬漢」的角色出現,在一眾小鮮肉里走出了不同的路子。

相比歐豪,黃景瑜的正劇道路要順遂一些,從《紅海行動》獲得不錯口碑進而開始了熒幕硬漢小生的演藝道路,《破冰行動》《決勝時刻》也都是硬漢的角色,雖然他的演技和歐豪一樣備受爭議,但勝在外形更趨近於硬漢,在角色上也就減少了一些違和感。

張翰也憑藉著《戰狼2》里的軍人形象稍稍挽救了常年爆發著霸道總裁的油膩感,出道多年的杜江也憑藉《紅海行動》等幾部作品成功躋身硬漢專業戶。

眼看著前人已經把硬漢路線拿捏的死死的,後面的流量們也前赴後繼,必須人手幾部「硬漢片」才有排面。

李易峰和陳星旭在電視劇《號手就位》出演火箭軍;楊洋和黃景瑜分別有軍旅題材劇集《特戰榮耀》《愛上特種兵》待播;王一博除了有聚焦刑偵緝毒的電視劇《冰雨火》外,還有與黃景瑜、張哲瀚、谷嘉誠合作的電影《維和防爆隊》;而新晉流量龔俊也有一部消防員題材的《你好,火焰藍》待播。

硬漢的賽道已經有點「擠」了。

轉型困境

即使知道前路不一定光明,但流量們怎麼非得去演硬漢呢,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轉型。

從初代流量鹿晗、吳亦凡、李易峰和楊洋來看,無論是從資歷還是年齡來看,都到了他們不得不轉型的時候。

鹿晗28歲的時候還在走「傻白甜」的路子,如果是18歲的新人演這類的角色觀眾還會抱以寬容,可已經28了再演這種角色可能連粉絲都無法接受,像鹿晗和關曉彤的《甜蜜暴擊》就把粉絲和路人雙雙暴擊了。

鹿晗也曾經想過靠《上海堡壘》演英雄軍人來轉型,奈何這部電影豆瓣只有3.0分,當然,這不完全是鹿晗的鍋,再加上鹿晗演軍人留長發的表現也讓觀眾懷疑他演戲的態度,至少他轉型算是失敗了。

楊洋呢?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油膩出圈,《武動乾坤》也沒能挽尊,因為軍藝出身,待播的《特戰榮耀》飾演軍人倒是給觀眾很多期待感,但能否轉型成功還是個未知數。

至於李易峰,已經快成了轉型代言人了,幾乎每部作品出來都是轉型之作。《動物世界》時李易峰流量正盛,他卻空出一年檔期,「消失了8個月」,「看了劇本,又找原著來讀」,犧牲不少熱搜,換來小丑「鄭開司」一角,進步有目共睹。

本想著乘勝追擊,今年兩部《號手就位》《隱秘而偉大》都是正劇,很容易有話題度,但再一次證明正劇也不是萬能的,《號手就位》在豆瓣至今還沒有評分。

編輯

吳亦凡沒有影視作品暫可忽略不計。

如今這種轉型已經內卷到了00後流量。小小年紀的易烊千璽,最出圈的角色是《少年的你》里粗糙的叛逆少年,劉昊然、王俊凱也都試圖扮糙來以此轉型。

可一個流量到一個演員的轉型,可能要比一個素人到一個流量的質變還要艱辛,轉型遠沒有預想的那麼容易。

流量的出路

其實很多流量比粉絲和觀眾要更明白自己的處境,他們早就開始正視快速消耗「青春顏值」所帶來的危機感,他們開始選擇擺脫演技差的輿論困擾,尋求正劇上的演技突破,但結果卻大不相同。

成功從偶像劇演員轉型為主旋律新扛把子的杜江和黃景瑜,其實已經給出了「小鮮肉」如何成長為真正演員的明確路線。

首先,外形條件一定要過關。形象氣質上要有所突破,敢於拋棄精緻,去嘗試不同的角色類型。這類硬漢,尤其是跟軍人相關的角色,講究的就是一個精氣神,《我和我的祖國》里,杜江和朱一龍的演技各有千秋,但從外形來看,杜江腰背直挺,從觀感上比朱一龍更像一名軍人。

其次一定要拋棄偶像劇式的演法。冷靜不代表面癱、嚴肅不代表嘶吼、流淚也不用歇斯底里,演這類角色之前最好好好沉澱一下,在成熟的條件下,接受正劇的考驗,如若急吼吼加入正劇的大潮,恐怕被老戲骨吊打的滋味也不太好受。

而有些片方雖然嘗到了流量帶來的利益,卻也得警惕流量帶來的風險。比如前幾天電影《1921》的選角就徹底翻車了。

流量偶像雖然好用,但一來實力參差不齊,二來,偶像的人設有時候過於懸浮,與硬漢角色也不一定相符合。偶像的人設要長久保持,偶像本人也要長期曝光,導致他們在大眾眼中的既定印象可能過於鮮明,並不適合那些本身就富有特殊意義的歷史人物。一旦衝突,容易遭到輿論反噬。

所以,流量們千萬別以為闖入了硬漢圈,就轉型在望,萬事大吉了,多的是已知的危機和看不見的爭議。所以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道理,誰的表現力更多變,更符合角色的需求,誰才能擁有更多機會。演員是如此,想成為流量的演員更是如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i7IqHkBbyZbTSdklpv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