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國就有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這個思想就好比古代的「纏足」、「扎辮子」等陋習,在新中國成立前,就被新文化浪潮拍打在沙灘上。
時至今日,除了偏遠地區和一些封建家庭外,大部分新時代人類都遵循男女平等的思想。
那麼,新的問題就浮現在水面上,近十年來,這個問題備受爭議卻始終得不到正解。家庭在添置新成員時,究竟是男孩好還是女孩好?
小棉襖、皮夾克狹義對比
生活中,女孩被冠以「小棉襖」的稱呼,聽到這個詞彙,大家就應該理解到生女孩的作用。
女孩可以在家人遇到困難時噓寒問暖、憑藉可愛的形象治癒家人、並且在察言觀色和微小細節方面,女孩比男孩更加優秀。
男孩則是被冠以「皮夾克」的稱號,皮夾克,適合人們春秋季節穿搭,而冬天穿皮夾克擋不住風、夏天穿皮夾克又太熱。四季中,夏冬季節變化更明顯,春秋則是過渡季節。
打個簡單的例子,家人們開心的時候就是夏天,這時候男孩子見到家人開心,則會表現的更加活潑頑皮,這種頑皮程度超越了家人們開心的臨界值,得到的結果就是男孩開心,家人們則被男孩的開心頑皮打壓下來,熱度驟降。
家人沮喪的時候就是冬天,作為「皮夾克」,男孩子在安慰父母、治癒父母的方面並不如「小棉襖」,由此網上水軍得出結論,男孩子在關鍵的「夏冬」季節不堪重用。
當然,「小棉襖」和「皮夾克」只是網上的熱議和玩笑話,事實而言,社會上還沒有任何鐵打的證據證明誰比誰好。兜媽站在個人角度,帶領大家科學的評判下。
《家有兒女》三主角廣義理論
大家都知道《家有兒女》這部情景喜劇,劇中兩個離異家庭重組結合,宋丹丹飾演的劉梅和高亞麟飾演的夏東海,帶著三個孩子生活在一起。
劇中的孩子分別是楊紫飾演的夏雪、張一山飾演的劉星和尤浩然飾演的夏雨,三位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的孩子正好可以幫我們詮釋男孩和女孩在不同年齡段的差異。
我們先拿劇中的最小人物——夏雨舉例。
性別:男
年齡:7歲左右(小學生)
形象:活潑可愛頑皮
夏雨是劇中的可愛擔當扛把子,雖然他生性頑皮,總是製造一些讓人可笑的麻煩,但是小小年齡的他卻十分有擔當,男子漢氣概顯露無疑。
心理學上,夏雨正處於童年期的開端,正是好動而又懵知的年齡,頑皮和可愛並存,讓家長又愛又恨。、
同一年齡段,女孩相對安靜、穩重一些,生活和學習方面更加依賴家長,反過來說,家長的情緒變化,女孩比男孩更易掌控。
PK結果:可愛性相持、治癒性女勝、省心性女勝
名字:劉星
性別:男
年齡:13歲左右(初中生)
形象:聰明機靈,活潑好動,古靈精怪,調皮搗蛋,想像力豐富
劉星是劇中的靈魂角色,許多故事都是圍繞劉星這個「問題少年」展開,不過劉星帶給觀眾的笑點越多,越說明家長對劉星的煩惱程度越大。
13歲在心理學上被稱作少年期,這一時期孩子在情緒和情感上表現十分強烈,儘管他們對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逐步提高,但這一時期他們的衝動性依舊很高,內心世界十分複雜。
男孩的特點就是衝動、頂嘴、強調自我意識,但是性格不同的男生,在少年期的表現差異很大,也有部分男孩會變得更加懂事或聽話,這和後天教育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
女孩少年期的特點就是敏感、多疑、對異性有著更強烈的好奇心。這是因為女孩的青春期比男孩要早1~2年,她們的心理變化要比男孩更大。
這一時期,女孩會經常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對家長保留自己的小秘密,可愛程度驟降,許多時候甚至會給家長惹出意想不到的難題。
PK結果:可愛性相持、治癒性男勝、省心性相持
姓名:夏雪
性別:女
年齡:16歲左右(高中生)
形象:青春亮麗,健康活力
夏雪前期給觀眾們的認知並不好,頂撞繼母、故意製造矛盾點激怒家長,但在中後期,夏雪接受繼母后,瞬間化身成為「小棉襖」,幫助繼母度過暖冬。
夏雪正處於青春期的巔峰,已經有著強烈的自我認知,性格敏感、容易胡思亂想,同時她的思維模式比劉星、夏雨更全面,正是由於對繼母的未知和恐懼,讓她在劇中前期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
但是,一旦她的自我意識和獨立人格受到認可,就會重新變成乖乖女,成為父母的小棉襖。
男孩的青春期在這一時期也處於巔峰的開端,只不過男孩和女孩給父母製造的麻煩點並不相同,可以說,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是一樣的讓家長既喜歡、又討厭。
除了上面三個年齡段外,還有兩個年齡段沒有涉及到,它們分別是嬰幼兒期和青年期。
嬰幼兒期,寶寶都在襁褓中,要麼就在學習走路和說話的過程中,男女差異並不大。
青年期,男性逐漸變得成熟穩重,給家長一種無形的可靠感,會有一種家庭頂樑柱的感覺。
女性褪去了青春期的炸毛和尖銳的爪子,重新變得溫文爾雅,家長們可以再次披上「小棉襖」,感受到女兒的溫情愛意。
由此可見,生男孩好還是生女孩好,並沒有明確的結果,18歲前,男孩和女孩的變化差異很大,18歲後,男孩和女孩也會朝著各自不同的方向漸行漸遠,但是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愛,是永恆不變。
生男生女?我們一直搞錯了重點
前些天,兜媽就被好友問到這樣一個問題。
「兜她媽,你覺得我以後是生男孩好,還是生女孩好?」
兜媽笑著回應道,「生男孩和生女孩都是一樣的吧?難道說,你喜歡女孩,生下來男孩就不要他了嗎?重點不是生男生女,而是你想要跟誰生吧?」
好友聽到兜媽的話,當場就愣住了,眼珠子轉一轉,隨即大手拍在兜媽的肩膀上。
「你說的沒錯,只要我愛自己的老公,嫁對了人,生男孩和生女孩,結果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陪伴我和未來的寶寶、承擔家庭的人,是他,就對了」。
好友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一下就理解了兜媽話中的意義。
兜媽就非常慶幸自己嫁給了現在的老公,無論是孕產期間的呵護與陪伴,還是小小兜呱呱落地時,他對寶寶的寵溺與關愛,都讓兜媽非常感動。
事實上,無論是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我們都無法改變這個既定事實,畢竟生男生女並不是由我們做決定,還要看天意和機率,所以這個問題由始至終都沒有答案,我們所做的一切猜測和臆想都只是徒勞。
但有答案的是,作為女方,我們有自由與權利選擇跟誰生寶寶。只要自己的婚姻和未來選對了人,未來的寶寶是男是女也就不重要了,只要有他在,相信就算寶寶有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