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高」逐「新」 跑出麓谷加速度

星辰在線9月20日訊 年輪刻下足跡,歲月書寫崢嶸。1988年,麓山風起,湘江雲涌,肩負創新驅動發展重大使命的長沙高新區面世,骨子裡、血脈里就植入了追「高」逐「新」的深厚基因。

31年來,從曾經的彈丸之地到如今規劃面積達140平方公里;從首批30餘家入園企業到集聚六大主導產業,企業總數突破29000家、市場主體超37000家;從科技開發試驗區到創造多個世界第一、引領區域發展的創新高地……長沙高新區始終堅守創新創業夢想、激揚敢闖敢試精神,始終與共和國發展的光輝歷程、與改革開放的壯闊進程同頻共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麓谷時刻」,不斷為「長沙經驗」注入鮮活的內涵。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高新麓谷大地越發呈現出奮發有為、潛力迸發之生機活力。今年以來,長沙高新區把深入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和「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作為統領各項工作的主抓手,聚焦產業項目建設、營商環境優化、改革創新推進等領域狠抓落實,各項經濟指標「好於預期、快於同期、高於全省」。

數據顯示:1月至6月,長沙高新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13.5%,高於全市4.3個百分點,累計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02.3億元;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440.5億元,增長19.6%。規模工業科研與開發經費突破10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值592.3億元,增長13.5%。實現企業總收入1289億元,增長15.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6%,高於全市11.5個百分點。

當前,長沙高新區正圍繞「挺進全國十強,建設一流園區」的總目標,高質量打造「高新麓谷」,奮力擔當起全市加快創新驅動的戰略平台、促進長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這一使命。

產業鏈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項目立園、產業興區,這是長沙高新區一直堅守的主責主業。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和主力軍,長沙高新區一貫重視抓實項目建設,推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7月中旬,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深入長沙高新區,聚焦「產業項目建設年」「營商環境優化年」工作推進情況開展調研。「長沙高新區成立30餘年,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首要任務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在調研座談中,胡衡華對長沙高新區聚焦「兩個年」狠抓落實、持續發力所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強調要把智能製造的統領作用立起來,以智能製造統領產業升級、企業做強、科技創新。

8月底,長沙市第六批智能製造試點企業名單公布,其中長沙高新區有27家企業上榜,獲批總數位居全市第一。截至目前,長沙高新區擁有市級以上智能製造試點企業(項目)135個。亮眼的數據背後,是今年以來長沙高新區以推進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著力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推動形成以智能製造為統領的產業轉型升級新格局。

與此同時,長沙高新區在省「五個100」項目建設進展方面同樣形勢喜人。其中,納入省100個重大產業項目6個,納入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庫項目有10個,列入省重大產品創新項目11個,引進500強企業或項目3個,引進科技創新人才24人,數量均位列全市前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長沙高新區注重產業經濟發展的創新成色,通過創新發展商用密碼產業集群、區塊鏈產業等,有力支持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發展。同時,發揮創新動能作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升高、擴面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入規、上市工作正全速推進。

8月中旬,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胡忠雄到長沙高新區調研自主可控計算機及信息安全、增材製造、新能源裝備三條產業鏈建設工作,充分肯定三條產業鏈建設工作氛圍濃、勁頭足、來勢好,整體發展按照全年目標紮實快速推進。尤其是自主可控計算機及信息安全產業鏈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

市委、市政府對長沙高新區產業鏈建設高度重視、殷切關懷,是促使今年以來全區產業鏈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的強大動力和強勁支持。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長沙高新區共簽約引進市級產業鏈招商項目59個,其中牽頭產業鏈項目48個,總投資達362億元;累計新引進(獲批)市級以上各類技術創新平台30個(省級26個),解決鏈上企業資金需求共43億元。同時,全區還以5個牽頭市級產業鏈為核心,明確全區六大產業板塊18條產業鏈分工,18條鏈均配齊配強專業專職人員,構築了齊抓共管的產業鏈工作格局。

營商環境優化贏得齊聲點贊

8月份的最後一個工作日,來自省市主流媒體的記者一行圍繞審批改革、效能提速主題來到長沙高新區進行專題採訪。「感覺長沙高新區的服務真正贏得了企業和群眾的讚美。」「這幾天採訪了多地,我對長沙高新區的容缺審批、告知承諾制審批、『減負惠企』大行動印象最深刻。」採訪結束時,記者們分享了這樣的採訪感受。

不只媒體記者們有如此感受,來自長沙高新區企業代表的體驗更加直觀。「高新區為企業著想,政策執行力強,工作人員辦事效率、服務態度是非常好的。」中鋼天源全資子公司湖南特種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項目負責人劉維榮說,8月下旬,他所在的公司拿到了長沙高新區在全省率先試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告知承諾制以來的首張《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拿到這個證以後,我們就可以馬上進行施工圖審查,這至少讓我們省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其實,長沙高新區以在全市園區率先推出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為契機,著力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能,這僅是全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的一個方面。圍繞「營商環境優化年」工作目標,聚焦效能提速、實體經濟降成本、企業家權益保護、政策落地、企業幫扶五大專項行動,梳理年度目標任務131項,實行清單式管理,截至目前,已完成總任務的90%以上。

有這樣一組長鏡頭值得記述——

今年以來,長沙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全體班子成員率幫扶小組對500家重點企業開展幫扶,為企業解決融資難、子女入學、保障住房、公交出行等各類問題521個,銷號率達95.95%,企業幫扶實現了再提效;

通過開辦企業家培訓中心、組建法律公共服務平台,優化了企業孵化、國際商務、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人才等十大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經營提供政策、法律、人才、資金、技術、儀器、信息等要素,形成了全方位服務體系,平台服務實現了再提質;

首批50家區內企業通過「高新麓谷」法律服務平台獲得了法律服務,目前已有147家企業通過「信用麓谷」平台獲得純信用貸款3.12億元,創歷史新高,權益保護實現了再提升。

還有這樣一組數據值得關注——

今年1—7月,長沙高新區政務大廳共辦理各類審批事項約3.4萬件,同比增長17%;同期,長沙高新區新開辦企業4042家,同比增長19%。目前,在麓谷開辦企業數每天還在以凈增16家的速度快速增長,其中民營經濟總量占比超過70%,民營企業數量超過90%。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在8月底舉行的有關優化營商環境會議及調研中,長沙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再次明確表示,要堅持「營商環境是最好的政策,服務權是最大的權力」理念,緊扣「環節最少、效率最高、服務最優、風氣最好」和「服務無距離、業務無差錯、工作無積壓、企業無投訴」的「四最四無」目標,深化行政審批服務,以抓落實的韌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原丁(湖南基石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作為從北京到長沙高新區的創業人,這幾年來,已是「此間樂,不思蜀」。此間「樂」有三,其一為「集群效應」,高新區這幾年創新性科技企業發展迅猛,已經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為企業獲取市場、尋找供應鏈、招聘人才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利的產業環境;其二為「服務貼心」,對比下來,高新區以及我們所在的長沙中電軟體園的服務最貼心,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其三為「舒適宜居」,這裡房價適宜,幸福指數高,這幾年我們很多外地招聘的骨幹都在附近買了房,這對留住人才非常有利。

文華(長沙高新區麓谷街道麓景社區居民):我已經在麓景社區生活了12年,也帶了11年的廣場舞團隊,隊員們都來自五湖四海,我覺得居民業餘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居民的素質大大提高,街道社區對居民的生活很關心,社區的凝聚力提升很快,特別是對困難家庭的幫扶,我是看在眼裡的,讓人感到很暖心很溫馨。另外,我也發現,這些年來麓谷的人氣越來越旺、車流越來越密集,環境衛生方面上了一個大台階,在這裡生活幸福感安全感有目共睹。

(岑軍 整理)

攻堅克難合力推進 立體服務全面促進

產業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岑 軍

剛剛過去的8月份,長沙高新區緊抓項目建設施工黃金期,全區上下以有力、有效、有為的系列舉措促建設、抓投資、保進度,鋪展出項目現場塔吊林立、建設場面熱火朝天、部門幫扶熱情高漲的畫卷,而這也是今年以來全區產業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實現新突破的生動寫照。

當前,中電科集成電路成套裝備國產化集成及驗證平台建設項目鋼結構安裝仍在火熱進行,9月底將實現封頂;桑德集團長沙新能源智能網聯科技園鋰電池及其配套工程項目生產區二層結構樓面已完成,正在進行三層結構施工;天際汽車長沙新能源項目總裝車間正按進度推進,已完成主體結構的塗裝車間將於10月初封頂並開始設備進場;通達電磁能高端裝備產業化基地項目1、2號廠房已經封頂,10月底將進行試生產,年底前將正式生產……

一個個「滾燙」的建設場面,正是長沙高新區堅定不移抓產業、集中力量抓項目的生動體現。今年以來,緊緊圍繞「產業項目建設年」工作要求,全區搶抓時機、奮力拚搏,產業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項目建設高潮迭起

8月31日,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挖掘機械園區開工儀式在長沙高新區舉行。經土方轉運、地面平整、初勘詳勘、二次精平等系列工作,該項目迎來「打下第一根樁基」這一歷史時刻,標誌著中聯智慧產業城進入施工建設新階段。

在此之前,長沙高新區召開了重大項目建設工作暨「項目建設攻堅年」調度會議,進一步研究明確推進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的思路和舉措。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年指出,當前高新區已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項目建設高潮期,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他多次表示,這些在建項目都是推動長沙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要不遺餘力推進項目建設,促使項目早投產見成效。

近日,記者再次奔赴多個項目工地採訪。在桑德新能源項目工地腹地,這裡宏闊的施工場面讓人感到震撼——生產區一標段、二標段總共有10多台塔吊正在有序調運鋼材、模板,地面上,工人們正在進行廠房主體施工,三標段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相關建設按進度計劃推進。「10月下旬主廠房結構可實現封頂。」該項目現場負責人向新介紹。

「杉杉能源一期項目2.4萬平方米的研究院大樓9月中旬主體封頂,3號車間主體建築12月可完成,明年3月試生產。二期項目地塊地勘鑽機已進場,將根據地勘情況,通過招標確定設計單位開展廠房和產線設計,並依據實際情況加快施工建設進度。」站在項目指揮部五樓辦公室遠眺項目工地,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楊欣慰地說。

放眼當下,中國(長沙)信息安全產業園、湖南博世科二期、恆定網際網路教育基地等長沙高新區範圍內一批大大小小的項目都在平穩有序推進。今年以來,全區已累計開工項目15個,海憑、沐坤、宇培等14個項目相繼竣工,項目建設可謂高潮迭起、催人奮進。

服務促進到位給力

記者了解到,總投資約1000億元的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作為省市高度關注的「一號項目」,除省市層面高位推動外,長沙高新區專門成立了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建設協調指揮部,已形成區指揮部各工作組一天一調度,高新區管委會主要領導一周一調度,指揮部辦公室與中聯重科天天交流協調督促的一整套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為項目建設協調解決問題200餘個。

在前述項目建設調度會上,長沙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譚勇表示,要繼續全力以赴抓進度、針對問題抓攻堅、加強溝通形成合力,全力向年初確定的目標衝刺。他多次要求,全區優質服務24小時不打烊,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各個項目落得下、安得穩、發展得好。

可以說,促進項目建設,長沙高新區及有關部門的服務是立體式、全方位的。對此,湖南博世科基地二期項目負責人吳利感受頗深:「高新區服務的積極性、服務效率、響應速度,我在十幾年的從業生涯中還是第一次見到。」「前期報建還在進行中,招商、行政審批、規劃、住建就提前幫助梳理辦理流程、收集提供聯繫方式,使各個環節的審批速度比原計劃加快。」湖南博世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經理王娟說。

「周慶年書記、譚勇主任經常來我們這裡現場辦公,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劉楊坦言,高新區行政審批部門從一開始就給出了一張「辦事清單」,把項目報建過程中需要準備的資料和必備環節一次性告知項目方,按單收件、按時辦結,「因為這個機制順暢,企業就沒有那麼多憂慮了,我們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項目建設上,而不必來回跑找相關部門。」

更讓企業感動的是跑一次就把推進項目建設的關鍵事項辦好了。中電科集成電路成套裝備國產化集成及驗證平台建設項目,是一項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央地合作項目。「由於投資大,股權結構複雜,相應所需要的註冊資料多且繁雜,而我們又需要儘快拿到營業執照。」讓中電科第48研究所投資項目主管歐陽劼沒想到的是,高新區有關部門直接派出精幹力量,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僅用半小時就辦好了證照,「公司一成立更加快了項目資金募集和建設的進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Pb9W20BJleJMoPMkT2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