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交易員:全世界的散戶從來沒有在股市賺過錢,越看越觸目驚心

2019-07-22     羽琪財經

中國股市這些年持續低迷,很多朋友被腰斬,甚至損失超過80%、90%,蒙受巨大損失。A股市場上散戶沒有賺錢的比例超過95%,也就是90%的散戶從來沒有賺過錢。

散戶從來沒有賺過錢?

我確實講過類似的話,但這個結論不是我的,這個結論是誰的呢?這是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著名的教授羅伯特希勒教授講的。羅伯特希勒教授一生研究股市的波動,他在1998年出版過一本名叫《非理性繁榮》的書,他預測到當年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

根據很多經濟學者、金融學者的研究,確實在全世界的股市上,跑贏大盤的散戶投資者只有5%左右。很多市場上,能夠跑贏大勢的散戶所占投資者的比例,連5%都不到。

有學者對台灣的散戶做過研究。他們發現散戶之所以虧錢,27%是因為選股錯誤和交易時機錯誤,32%是散戶給機構投資者和券商做了貢獻,他們頻繁的交易實際上給券商上繳了大量的佣金。34%是因為散戶投資者頻繁的交易,給政府繳納各種稅費,像印花稅等等。還有7%是因為投資者不能夠選擇正確的投資時機。

其實,也有很多經濟學者、金融學者對中國的A股做了研究,大體上和台灣散戶的情況比較類似。所以前面講93%或者95%的散戶從來沒有賺過錢,這個結論大體上是對的。很多朋友,特別是散戶朋友,他們從來不計算炒股的時間成本所付出的精力這個成本,他們更不算他們所損失的利息。

牛市中,散戶為什麼還虧錢

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洞,六十個人一秒鐘卻挖不了一個洞,這是為什麼?一隻股票中的一個莊家可以把股票拉起來,為啥幾十萬散戶卻拉不起來?牛市中,散戶為什麼還是虧錢?

很多散戶肯定撇著嘴不服氣,先看看散戶在市場裡的地位。來一組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滬市投資者超過1.95億人,其中機構投資者64.3萬人,散戶已經超過1.94億人,散戶軍團占比超過99%。其中50萬以下市值的超過85%,當然,10萬以下是主力軍,占比超過55%。按照券商50萬的融資融券門檻,意味著散戶超過1.64億散戶無法從券商那裡融資放槓桿,就算牛市轟轟烈烈,絕大多數散戶只能用自己的錢干玩兒。2015年巔峰時期,兩融餘額超過2.27萬億,兩融餘額背後主力是可以放槓桿的機構,他們利用資金優勢對散戶全面進行圍獵。

資金有限的散戶在面對眼花繚亂的機會時,往往會進退失據,喜歡追漲殺跌,換手如換刀。按照上交所的統計數據,散戶在2018年之前持有的市值一度占到滬市的21%,他們卻貢獻了整個滬市交易的82.01%,占據市值壟斷地位的機構交易量只占到14.76%。常言道,人多力量大,現實很殘酷的,99%的散戶不可能心在一起,資金更不可能擰成一股繩,總是天然地覺得自己可以在主力的大腿上啃下一塊肉,事實上1%不到的機構一直在絞殺99%的散戶。

用數據說話,2016到2017年,滬市散戶總計虧損將近4000億,機構賺了將近8000億。可能很多人會疑惑,機構賺得怎麼是散戶虧的兩倍?這只是平均數,機構裡面也有韭菜,還有一部分比如暴風集團,從幾百元跌到幾塊錢,老闆們也成為被機構割掉的韭菜。2017年是最近三年散戶唯一賺錢的一年,平均每人盈利1593塊,機構盈利超過174萬。追漲殺跌的散戶真是一頓操作猛如虎,盈利不到兩塊五。

那麼到了牛市,散戶能賺錢嗎?很難。尤其是沒有經歷過牛熊轉換的散戶,熊市的時候總是期望有一天能夠回本,無法有效控制風險,時間一長就會絕望。往往熊市的底部就是大量的散戶銷戶離場的時候。而這個時候,機構已經開始大規模建倉。尺度APP上有文章深度解剖牛市中什麼樣的股票最賺錢,偏偏當機構們開始拉升的時候,散戶們還在懷疑,是不是主力又要來騙人。散戶往往在牛市走到1/3時才醒過神來,等股指拉高到50%的時候,他們開始往裡沖,由於上億散戶資金規模太小,無法建立投資組合,只能買一兩隻股票,加上他們沒有選股策略,喜歡頻繁操作,毫無原則地追漲殺跌。

很多散戶困惑,我頻繁操作過程中帳戶市值沒有變化啊。機構們為啥喜歡在底部建倉?因為底部籌碼價格低,相同資金可以獲得更多籌碼,所以這部分籌碼是利潤和市值的放大器。散戶在頻繁換倉的過程中儘管市值沒變,可是已經減少持股量,沒有了利潤放大器籌碼,實際上已經虧損了。加之熊市中的空頭思維,遇到震盪就想到避險,拋掉籌碼,拉升的時候再撿回來。如此反覆,手上的籌碼越來越少,絕對收益不斷下滑。在牛市過程中一旦換倉出現失誤,錯失了概念股的最佳上升期,就容易成為主力的接盤俠。

無論是熊市還是牛市,從交易量看,機構們不會頻繁調倉。尤其是到了牛市,機構們非常珍惜底部籌碼,散戶換一撥他們就拉一波,反覆撩撥散戶的情緒,等散戶們開始賣房加槓桿進場的時候,他們再用溫水煮青蛙的模式,讓散戶產生主力洗盤的錯覺,不斷將籌碼倒給散戶。散戶總是在失望中等待希望,當主力開始進場的時候,散戶們已經離場,將廉價籌碼徹底拱手相讓。投資是一場修行,管理不好自己盈利預期的散戶,底部的時候丟籌碼,牛市中不知不覺地虧錢。面對散戶的牛市之痛,也許,老百姓會說,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職業投資者和散戶的區別

1、對利的態度不同

大家都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但專業投資者始終把安全係數放在第一位,只有安全與風險比在3倍以上,專業投資者才敢追求足夠大的利潤;而業餘投資者往往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想一夜暴富。

2、投資判斷的方式不同

都靠篩選和甄別信息作為投資的判斷,但是專業投資者主要通過閱讀和學習,業餘投資者主要靠打探消息。對於一個投資品種的判斷,專業投資者通過閱讀和學習進行分析,有自己的價值判斷,然而通過打探消息的散戶,往往將最重要的部分交給他人。

3、對失敗看法的不同

專業投資者害怕失敗,但不會被失敗打倒,這是因為他的失敗在他風險管控範圍之內,業餘投資者會對失敗產生恐懼,甚至一蹶不振,這是因為他們從來不估算自己失敗後的結果。

4、對市場態度的不同

專業投資者無畏市場漲跌,不為市場「黑馬」所動,他們能平靜看待投資這件事,不會因為小幅虧損而心煩意亂,不會因為沒買到黑馬而萬分後悔,屬於自己的,他們就去爭取,自己得不到的,就由它而去。

5、投資環境的不同

這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專業投資者往往受到系統的教育和培訓,並且在一個較為專業的體系下進行投資買賣,這讓他們犯錯的機率極小。譬如,他們有專門做策略分析的,專門執行交易的,專門做資金管控的,三方相互牽制保證交易失誤機率的降低,而散戶投資者一般身兼多個角色,首尾不能兼顧,導致在交易精細化上處於劣勢。

以上,筆者列舉了5點職業投資者和散戶的區別。職業交易者雖然不代表成功,但往往,從他們當中出現成功投資者的機率要大的多。投資是個可以從事一生的職業,不存在退不退休,希望大家相互勉勵,養成正確且規律的交易習慣,從而給我們的交易生涯划上完美的句號。

籌碼分布

籌碼分布又稱成本分布,也就是股票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各有多少數量的股票。看下圖, 在移動成本分布圖上主要包含三種顏色的線條,白線、黃線和藍線。其中白線表示在當前股價下處於虧損狀態的籌碼,黃線顯示當前股價處於盈利狀態的籌碼。藍色線是市場所有持倉籌碼的平均成本。

股票的成本分布:

聚 齊全體流通盤的股東,大家按照買入成本把手中的股票放在相應的價位上,這樣股票就會堆積起來,某價位的股票多一些,就堆得高一些,反之,就矮一些。如果有 人賣掉手中的股票,就將賣方的價位股票拿掉,而堆積在買方價位上。這樣我們就可以形象地看到市場交易中所發生的成本移動情況。

任何一輪行情都是由成本轉換開始的,又因成本轉換而結束的。什麼是成本轉換,形象地說,成本轉換就是籌碼搬家,是指持倉籌碼由一個價位向另一個價位搬運的過程。它不僅僅是股介的轉換,更重要的是持倉籌碼數量的轉換,所以這是我們研究動態籌碼理論的原因。

三種「籌碼理論」特殊的方法:

1、獲利不拋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這裡說的「獲利不拋」是相對散戶「獲利即拋」而言,之前老鐵就說過,主力都是團隊作戰,他們的獲利目標很遠大,一般在獲利30%以下是很難看到主力拋籌的。這是主力的一大特性,也是我們跟蹤主力的一大方法。

這樣說可能有鐵粉質疑,那就請你看下圖!該股在7.8元-8.5元區間,形成一個非常大的籌碼峰,現在獲利已經達到40%,但是沒有絲毫的鬆動。如果是普通散戶持有的話,恐怕早就賣了,只有主力能一直拿到現在。

2、解套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說到解套,很多投資者又覺得奇怪了,主力也會被套嗎?這裡老鐵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們,主力也是人在操作,主力也會被套,這是毋 庸置疑的!15年股災中被套的機構、基金不計其數,就連大名鼎鼎的社保基金也有部分被套。

但是由於主力具有很多散戶不具有的優勢(資金、團隊、技術等),所以主力被套之後解套會相對容易,而且他們在解套之後並不像散戶一樣急著出貨,而是繼續持有獲取目標收益。這在籌碼圖中可以很清晰的體現出來,籌碼峰從股票從藍變紅不僅沒有變動,反而有凝聚的現象,這必然是主力所為。

圖中光標所指是去年6月21日,從籌碼圖來看,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籌碼峰,籌碼非常集中,但是大量籌碼都被套住了,如果根據籌碼峰原理來判斷,這時候還不敢確認是不是主力持倉。

但是一個月過後,該股大幅拉升,原來的籌碼峰已經由藍變紅(解套獲利),但是並沒有出現拋售籌碼的現象,根據老鐵的第二條原理,這肯定是主力在持有。如果你懂得籌碼理論,這個時候就應該放心持有,因為主力還會繼續拉升股價。

3、橫盤不出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一般來說,洗盤包括震盪式和打壓式兩種常見形勢,雖然主力的目的都是吸籌,但是對主力籌碼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震盪式洗盤主力成本相對較低,希望以時間換空間,吃掉散戶籌碼。而打壓式洗盤主力成本相對較高,他需要通過打壓股價,將散戶籌碼嚇出來,從而低位吸籌降低成本。

正因為如此,如果在長時間橫盤階段,相對較低的籌碼峰一點變動都沒有(一般散戶小幅獲利遇到橫盤都會出貨),這就說明該股有主力存在,後面股價拉升是必然事件。

籌碼分布識別主力坐莊流程

1、吸籌階段,股價在低位,獲利籌碼較少,上方套牢盤較多,股價要拉上去的話,一定要把上方的套牢盤給消化掉。

2、洗盤階段,股價在中位,獲利籌碼在逐步的增多,套牢盤逐步的減少,籌碼在逐步的轉移。

3、拉升階段,股價不斷的上移,籌碼上移,持有者都是出於獲利階段

4、派發階段,股價運行在高位,稍微再拉下,基本就要出貨了,底部的籌碼已經出的差不多了,都是在高位的獲利盤了。

散戶如何擺脫被收割的命運,如何正確進行投資!

正因為牛市總成為普通散戶、尤其是新入市股民的剿殺場所,所以市場上才盛行「一贏二平七負」之說。這種說法,實質上是零和思想的變種產品。以前我們在分析股市是否賭場這個問題時重點分析過,從總體上股市是在源源不斷地為國家和社會同時也為股民創造財富的。只是這個創造過程緩慢而悠長,它只對有耐心、能等待到財富兌現那一刻的人有效。

當時,我還打了一個比喻:市場就像一位知恩圖報的人,幾經波折,歷經苦難,終於發了財,他揣著錢,跑回來,想找當初給他資助的恩人以回報,卻發現再也找不到恩人了——但他又是大方的,不肯自私的,在他眼裡一切市場參與者都是恩人,於是他把賺到的錢公平地投入到了市場。也就是說,當初給他布施與投資的人可能已經退出市場,從而錯失回報的機會,而後來者或堅持到底的人反而成了最終受惠者。

講到這裡,我的觀點已經基本明確了:普通投資者是能夠顛覆被收割的命運的,前提是能正確地看待市場,正確地進行投資,並能在正確的道路上堅持到底

你不參賭,你就不會被收割;你堅持投資,你就能獲得當然的收穫。

也就是說,一贏二平七負是一種主動選擇的結果,而不是事物必然發展的結果。

有一個事實不容置辯:每一輪牛市過後,我們可以發現,從上一輪熊市堅持走過來的人,極少有再虧錢的——當然也有虧錢的,那極有可能自己又陷入了追漲殺跌的老路,否則是不會存在這種現象的。

所以普通投資者在正確地看待市場和投資之後,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情是:正確地認識到自己普通投資者的定位,保持住耐心,然後在投資的道路上堅持長期走下去。

只有做到這一點,在市場中長期穩定地獲利,才是有可能的。

持股市賭場觀點的人,很容易把各式機構當成普通投資者的對手盤,認為股市投資就是一種零和遊戲,而且在遊戲中機構占據明顯優勢,普通投資者占據明顯的劣勢,從而在一種不對等關係的博弈中,機構吃掉散戶,大賺散戶的便宜。

因為市場上參賭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甚眾,這種依靠不對等關係賺市場上其他參與方錢財的現象的確是經常性存在的,這就讓這種觀點的流傳有了豐厚的土壤。

但是,我們要提醒的是:雖然嫖娼這種現象在社會上廣泛存在,但這並不能構成我們也去嫖娼的理由和依據——你若不參賭,機構就無法把你當成對手盤,又怎能吃掉你的錢呢?

所以這種觀點,首先是把股市當成了賭場,其次才會把其他參與方當作對手盤。這種觀點下的操作手法,只對同樣持同類觀點與操作手法的人有效。 對堅持長期投資的人來說,是沒有用處的。 堅持賺企業和市場成長的錢,而不是投機開路,一心去掏別人口袋裡的錢,像經營企業一樣購買和持有股票,我們就不會重蹈賭徒總是被別人收割的命運。

退一步講,即使在市場中機構與普通投資者構成競爭關係,也並不必然意味著普通投資者天然處於下風。 相比於機構,普通投資者的確在消息渠道、研究實力、專業知識和技巧等方面處於不利地位,但是相應的,在主動權、機動性、時間成本等方面又占有明顯的優勢。

如果你也在潛心研究股市,不妨關注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戰艦(yk66009),了解更多更多財經資訊、經驗技巧和操作策略和強勢牛股思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O9IGWwBmyVoG_1Zk_Qt.html